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2课时)课件 (新版)湘教版
第二课时地球运动(公转)与气候四、地球运动(公转)与气候1.公转(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周期是,产生了的更替。(2)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的固定夹角。(3)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4)除了,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和“”现象。自西向东一年四季66.5°南北回归线赤道极昼极夜(5)四季的更替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四季。在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太阳照射春夏秋冬中纬度①A春分:每年日前后,太阳光线直射,全球昼夜。②B夏至:每年日前后,太阳光线直射,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现象。③C秋分:每年日前后,太阳光线直射,全球昼夜平分。④D冬至:每年日前后,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现象。3月21赤道平分6月22北回归线极昼9月23赤道12月22极夜2.五带的划分(1)依据:各地获得的多少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是否有和现象。(2)名称:带、带、南温带、带、南寒带。(3)界线:和。太阳光热垂直照射极昼极夜热北温北寒回归线极圈1.太阳直射点移动有什么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在南北回归线上每年只有一次直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每年有两次直射现象。具体的移动规律如下图所示。(1)3月21日前后——春分日,太阳光直射赤道(0°纬线);(2)6月22日前后——夏至日,太阳光直射23.5°N;(3)9月23日前后——秋分日,太阳光直射赤道(0°纬线);(4)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太阳光直射23.5°S。【例1】当小明翻开日历看到下面节气时,地球大约运行在图中的什么位置上?()A.A点B.B点C.C点D.D点解析:由图可知,当地球公转到A、B、C、D的节气分别是冬至、春分、夏至、秋分。2014年3月21日是春分,故选B项。答案:B2.五带的划分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名称范围特点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阳光直射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多,终年炎热,无极昼、极夜现象北温带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无阳光直射现象,无极昼、极夜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四季变化明显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北寒带北极圈以内无阳光直射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少南寒带南极圈以内【例2】下列关于五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热带都在低纬度地区B.温带都在中纬度地区C.高纬度地区都在寒带D.低纬度地区都在热带解析:低纬度(0°~30°),热带(23.5°N~23.5°S);中纬度(30°~60°),温带(23.5°~66.5°);高纬度(60°~90°),寒带(66.5°~90°)。可见热带都在低纬度地区是正确的。答案:A1234561.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陨石坠落事件,造成1200人受伤。陨石坠落事件发生当天,地球运行在图中的()。A.①段B.②段C.③段D.④段答案答案关闭D1234562.我国某地的一口井,每年两天有太阳光线直射井底,该地的纬度是()。A.30°SB.30°NC.20°SD.20°N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每年两天有太阳光直射井底,说明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的机会,因此,应该在热带区域内,而不是在回归线上。所以A、B两项是错误的。另外,题干中指出是我国的地方,我国在北半球,C项在南半球,故选D项。答案解析关闭D1234563.地球上四季更替最明显的地区是()。A.低纬度地区B.中纬度地区C.高纬度地区D.两极地区答案答案关闭B1234564.一年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日期是()。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答案答案关闭B1234565.我国白昼最长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答案关闭B1234566.填表对比五带的不同。比较项目范围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有无阳光直射现象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温带寒带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热带位于回归线之间,有阳光直射,所以获得的热量多;寒带位于极圈之内,地处高纬度,没有阳光直射,但是有极昼、极夜现象,获得的热量少;温带处于两者中间,没有阳光直射的机会,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获得的热量较多,四季变化很明显。答案解析关闭比较项目范围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有无阳光直射现象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多有无温带回归线和极圈之间较多无无寒带极圈之内少无有
本文标题: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2课时)课件 (新版)湘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855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