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九年级物理全册 15.2 科学探究 欧姆定律(第2课时)课件 (新版)沪科版
第二课时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欧姆定律及其应用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跟导体的电阻成。2.公式:I=UR,式中各字母的含义及单位是:U——电压——();R——电阻——();I——电流——()。3.应用:已知I、R求U,可以用公式,已知U、I求R,可以用公式。正比反比伏特V欧姆Ω安培AU=IRR=𝑈𝐼正确理解、应用欧姆定律公式I=UR1.I、U、R的对应性:公式表示的是同一段导体上的I、U、R之间的关系,I、U、R指的是电路中“同一段导体”上相对应的物理量,切不可张冠李戴。2.公式变形:U=IR和R=UI,在应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这两个变形公式。3.统一单位:运用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进行有关计算时,需要注意I、U、R的单位分别是A、V、Ω。如果题目所给的单位不是上述单位,一般需要先进行单位换算,然后才能代入公式计算。4.公式意义:揭示了“导体中的电流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决定”这样一种制约关系,即通过某段导体电流的大小是电压、电阻共同作用的结果。【例题】根据欧姆定律I=UR,可变形得到R=UI。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解析: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答案:D点拨:公式R=UI只是一个量度式,不存在任何物理意义。不能误认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1234561.如图所示,用铅笔芯做成一个滑动变阻器,移动左端的铜环可以改变铅笔芯接入电路的长度。当铜环从A端向B端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和小灯泡亮暗的变化情况是()A.V示数变小,灯变亮B.V示数变大,灯变亮C.V示数变小,灯变暗D.V示数变大,灯变暗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当铜环从A向B移动时,电路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灯泡变亮,灯泡两端电压增大,答案为B。答案解析关闭B1234562.将一段电阻丝接在3V的电源上,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0.3A。若把该电阻改接在另一个电源上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0.2A,则此时的电源电压和该电阻的阻值分别为()A.2V15ΩB.3V10ΩC.2V10ΩD.3V5Ω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欧姆定律公式变形为R=𝑈𝐼=3V0.3A=10Ω;由于电阻不变,所以当I'=0.2A时,电源电压U'=I'R=0.2A×10Ω=2V。选项C正确。答案解析关闭C123456答案答案关闭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I=𝑈𝑅VAΩ3.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成正比,跟成反比,表达式为,U、I、R的单位分别是、、。123456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由欧姆定律公式变为R=𝑈𝐼=3V0.15A=20Ω,I'=𝑈'𝑅=6V20Ω=0.3A。答案解析关闭20Ω0.3A4.将一支铅笔芯接在3V电源两端,测出通过铅笔芯的电流是0.15A,则该铅笔芯的电阻为;若将这支铅笔芯两端的电压增加到6V,则通过它的电流是。123456答案解析解析关闭人体能够导电,所以是导体;30mA=0.03A,欧姆定律公式变形得:R=𝑈𝐼=36V0.03A=1200Ω。答案解析关闭导体1200Ω5.已知,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当通过人体的电流接近30mA时就会有生命危险。据此可以推断,人体是(填“导体”或“绝缘体”),人体电阻约。123456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答案解析关闭L20.15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读数为3V,它测量的是灯的电压。如果灯L1的电阻为60Ω,则电流表的读数为A。
本文标题:九年级物理全册 15.2 科学探究 欧姆定律(第2课时)课件 (新版)沪科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887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