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41∕T 1761-2019 堤坝白蚁防治技术规程
ICS93.160P55DB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1761—2019堤坝白蚁防治技术规程2019-02-13发布2019-05-13实施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41/T1761—2019I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则..............................................................................25蚁情检查..........................................................................36危害程度判定......................................................................47预防措施..........................................................................48灭治措施..........................................................................59白蚁监测站........................................................................610堤坝工程建设白蚁防治.............................................................711药物管理.........................................................................812应急处理.........................................................................8附录A(资料性附录)堤坝工程白蚁危害检查用表........................................9附录B(资料性附录)堤坝工程白蚁危害检查报告编写要求...............................12附录C(资料性附录)堤坝白蚁蚁巢真菌指示物特征表...................................13附录D(资料性附录)堤坝工程白蚁监测站检查维护用表.................................14DB41/T1761—2019II前言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科华水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河南省科达水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河南省水利厅。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强、申季维、冯林松、何芳婵、张保中、吕正勋、郝超、茹新宇、李世伟、杜磊磊、祝林彦、卢红卫、史新伟、张保卫、张志军、高贝贝、郭延峰、范平、封德宏、熊朝儒、李洁、翟宇、王长生、朱关震、曲燕、吴鹏、王地、晁阳、任浩宇、毛艳萍、吴晓燕、赵隆、刘子畅、付小培、吴永杰、韦玉芬、王莉莉、张改青、闫伟、魏焕雷、李书国、曲静、王松山、张文山、郑飞、刘新建、云鹏飞、孟陆军、韩红宾、王利娟。DB41/T1761—2019III引言白蚁属较为古老的社群性昆虫,距今已有2~3亿年的历史。对水利工程的危害由来已久,主要是土质堤坝提供了适宜白蚁生存的食物和温湿度。历史上,我国白蚁的危害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和白蚁繁殖周期规律的影响,河南白蚁危害日趋严重。白蚁在水利工程内部掘土建巢,修筑四通八达的蚁道,破坏了工程主体的结构完整性,导致工程挡水功能降低或失效,引发散浸、渗漏、跌窝等险情,严重时导致溃堤垮坝,是水利工程安全的重大隐患。为规范管理我省堤坝白蚁防治工作,保障工程安全,结合河南水利基本情况,特制定本标准。DB41/T1761—20191堤坝白蚁防治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堤坝白蚁防治中的术语和定义、总则、蚁情检查、危害程度判定、预防措施、灭治措施、白蚁监测站、堤坝工程建设白蚁防治、药物管理和应急处理。本标准适用于堤坝白蚁的防治,其他水利工程白蚁防治可也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286-2013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T50768-2012白蚁防治工程基本术语标准SL62-2014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210-2015土石坝养护修理规程SL274-2001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蚁患区受白蚁危害的堤坝主体工程及其周边区域。其区域范围水库大坝一般为坝体及保护范围,堤防一般为堤身及护堤地。3.2蚁源区在一定范围内有白蚁发生且可能转移危害到堤坝工程主体的区域。其范围一般为水库大坝蚁患区向外延伸500m~1000m,河湖堤防蚁患区向外延伸100m~500m。3.3蚁巢白蚁居住的场所。由主巢和若干副巢组成。成年主巢有菌圃、泥隔膜、泥骨架和蚁王、蚁后居住的王室。3.4蚁路白蚁外出觅食、取水,或者为连接各巢腔而修筑的通路。是白蚁活动时避光、避敌害的系统。小蚁路经过几次汇合后,路孔径逐渐变大,直到变成拱形的主蚁路,主蚁路是菌圃联系主巢及由巢腔外出采食的主干道,其断面形状为马蹄形,拱高大于底宽。采食道是主蚁道通向采食点的通道,其断面形状为扁平形,形似韭菜叶。DB41/T1761—201923.5泥被、泥线白蚁在外出活动时,工蚁从巢内搬出均匀小土粒加上它的唾液制成厚度1mm左右的薄层泥皮,覆盖在所取食物上或蚁路上的遮蔽物。片状蚁路称为泥被,线条状蚁路称为泥线。3.6分群孔工蚁在主巢附近为有翅成虫修筑的空穴。是在白蚁分群季节里,巢内发育成熟的长翅繁殖蚁从巢内爬出地面,进行移殖分飞专用的孔道。其形状因蚁种而别。黑翅土白蚁的分群孔呈半圆形,未分群前呈圆锥形凸出地面的小土堆。3.7侯飞室分群孔与主道之间的通道,是有翅成虫分飞前暂时停留的场所。3.8菌圃堤坝白蚁蚁巢的主体。是培养白蚁“粮食”(白球菌)的基质,蚁巢内温度、湿度的调节器,为质轻、多孔海棉状的疏松组织。3.9饵料投放在白蚁引诱坑(堆)中,用于诱集或监测白蚁、供白蚁取食的物质。不含灭杀白蚁药物的有效成分。为增引诱效果,常添加引诱剂、取食刺激剂或标记信息素等。3.10饵剂供白蚁取食并含有灭杀白蚁药物有效成分的物质。3.11白蚁监测站装有饵料,用于监测白蚁活动的装置。3.13药物屏障利用防治药物,在保护区域内形成的防止白蚁侵入的屏障。3.14物理屏障利用碎石、金属网(套)、PVC护板等材料作为阻止白蚁进入保护对象危害的屏障或隔离沟。4总则4.1白蚁防治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采用环保型白蚁防治技术,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4.2堤坝工程管理单位应坚持白蚁危害普查。黄河以南地区每3年、黄河以北地区每5年应进行一次全面的白蚁危害排查。4.3列入基本建设项目的堤坝工程,白蚁防治按照基建程序组织实施;未列入基本建设项目的堤坝工程,管理单位应制订年度白蚁防治计划,落实防治经费。4.4堤坝白蚁防治技术除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DB41/T1761—201935蚁情检查5.1检查时间5.1.1蚁情日常检查:一般结合堤坝工程日常管养维护巡查工作进行。5.1.2蚁情定期普查:普查时间宜选为每年的4月至6月间、9月至l1月间。5.1.3蚁情专项检查:在堤坝工程新建、改建、扩建以及除险加固等项目主体工程设计阶段进行。5.2检查方式5.2.1蚁情日常检查:由堤坝工程管理人员对工程管理范围内进行常规检查,重点检查历史有蚁部位。5.2.2蚁情定期普查:在白蚁防治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对工程各部位进行全面检查。5.2.3蚁情专项检查:由白蚁防治专业技术人员和勘察单位人员共同承担,进行集中检查。5.3检查范围5.3.1蚁患区的检查范围:水库大坝坝体、大坝两端及坝脚线以外100m范围以内区域;堤防工程堤身及护堤地。5.3.2蚁源区的检查范围:水库大坝两端及坝脚线以外300m~500m范围区域;堤防工程堤身及护堤地以外30m~50m范围区域。5.3.3在上述区域之外毗邻处有山体和树林的,应扩大检查范围至1000m,有条件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展检查范围。5.4检查内容5.4.1检查工程主体是否有湿坡、散浸、漏水、跌窝等现象,辨析是否因白蚁危害引起。5.4.2检查工程主体及周边地区白蚁活动痕迹,主要观察泥被、泥线分布密度,修筑泥被、泥线土料的粗细、厚薄、分群孔的数量、形状、工蚁和兵蚁的体形、体色等特征,初步判断危害堤坝的蚁种。5.4.3检查堤坝工程迎水面浪渣中是否有白蚁蛀蚀物。5.4.4检查堤坝工程表面有无真菌指示物及其类别、数量、分布密度。5.5检查方法5.5.1直接查找法:在堤坝工程蚁患区及蚁源区查找泥被、泥线、分群孔和真菌指示物,查找白蚁喜食物里有无白蚁活动或活动时留下的痕迹,判断是否有白蚁危害及危害程度。5.5.2引诱法:——引诱堆:以3m~5m间距,将饵料直接放在堤坝工程背水坡表面,用草皮覆盖,或用土块或石块压好;——引诱坑:以3m~5m间距,在堤坝工程背水坡挖长、宽各0.4m、深0.2m~0.3m的坑,将饵料放置在坑内;——引诱桩:以2m~3m间距,将白蚁喜食的带皮干木桩以长0.5m、直径50mm的尺寸,削尖后插入工程土体内。5.5.3仪探法:可采用探地雷达法、高密度电阻率法等物探仪器探测白蚁巢穴。5.6记录与标记5.6.1应及时将检查情况记录在现场检查记录表上,记录桩号、高程、痕迹类型,并将白蚁活动位置标注在平面图上。(参见附录A)DB41/T1761—201945.6.2检查时应在有白蚁活动痕迹或仪器探测到有白蚁巢穴的位置设置明显的标记或标志。6危害程度判定6.1白蚁蚁情检查结束后,应根据检查情况进行危害程度判定,堤坝白蚁危害程度分为重度危害、中度危害、轻度危害三级。6.2满足下列情况之一的白蚁危害为重度危害:——因白蚁活动造成漏洞、跌窝、滑坡等危害堤坝工程安全的险情;——工程主体有贯穿性蚁道;——工程主体坡面上发现有成年巢,巢龄15年以上;——工程主体坡面上发现众多分群孔,每1000m2多于1处;——工程主体坡面上发现泥被、泥线等白蚁活动迹象每100m2多于1处。6.3满足下列情况之一的白蚁危害为中度危害:——工程主体坡面上发现分群孔;——工程主体坡面上发现泥被、泥线等白蚁活动迹象,每1000m2多于1处;——工程主体周边100m以内,30%以上存在白蚁危害。6.4满足下列情况之一的白蚁危害为轻度危害:——蚁患区发现泥被、泥线、分群孔等白蚁活动迹象;——蚁源区发现成年白蚁巢。6.5每次普查结束后应及时填写普查汇总表,并编写检查报告。(参见附录B)检查报告应包括调查概况、结果、分析和防治建议,并逐年将检查资料整编收录,建立白蚁防治档案。7预防措施7.1药物屏障7
本文标题:DB41∕T 1761-2019 堤坝白蚁防治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890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