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41∕T 1632-2018 常春藤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ICS65.020.20B05DB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1632—2018常春藤扦插育苗技术规程2018-06-19发布2018-09-19实施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1/T1632—2018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玉安、杨书才、蒋拴丽、冯建、杨录军、王俊、王瑞华。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王书锁、王华、王俊琪、李小娟、武娟。DB41/T1632—20181常春藤扦插育苗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常春藤扦插育苗的术语和定义、扦插繁殖、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苗木质量。本标准适用于常春藤的扦插育苗。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8321.4—200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GB/T15063复混肥料(复合肥料)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JB/T10286—2013日光温室技术条件JB/T10594—2006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常春藤常春藤(Hederanepalensisvar.sinensis(Tobl.)Rehd),五加科常春藤属多年生常绿攀援灌木;茎长3m~20m,有气生根;叶片革质,常为三角状卵形或三角状圆形,稀有三角形或箭形;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或2~7个组成顶生短圆锥花序;果实球形,成熟时红色或黄色;花期9~11月,果期次年3~5月。分布地区广,北自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河南、山东,南至广东、江西、福建,西至西藏波密,东至江苏、浙江的广大区域内均有生长。垂直分布海拔自数十米至三千五百米。常春藤为阴性藤本植物,适应性强,耐阴,也能生长在全光照的环境中,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有一定的耐寒性,喜疏松肥沃的土壤。4扦插繁殖4.1场地及设施扦插繁殖宜在设施内进行,设施宜选在地势平坦、通风良好、光照充足、排灌方便、交通便捷的场地。设施内宜配套温控系统、遮阳系统、灌溉系统、弥雾加湿系统、施药系统、水处理系统等设施。设施结构与性能应符合JB/T10286—2013、JB/T10594—2006的规定。DB41/T1632—201824.2扦插基质常春藤扦插基质宜选用优质泥炭与珍珠岩混合基质,泥炭粒径为0mm~8mm,珍珠岩粒径3mm~5mm;泥炭:珍珠岩以体积比3:1混合均刀,加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搅拌,基质最终含水量为60%~70%。4.3扦插容器4.3.1容器选择根据栽培目标选择扦插容器。小盆栽栽培宜选择90mm盆径的盆具及盛放盆具的托盘;用作垂吊栽培宜选用180mm、230mm或360mm盆径的盆具;用作露地栽培育苗,选用口径适宜的穴盘或营养钵。4.3.2容器处理新采购的扦插容器无需处理,重复利用的容器应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0.5%的高锰酸钾溶液处理后备用。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4—2006的规定。4.4插穗插穗应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上剪取,选用当年生嫩枝。插条宜保留两个节,两片叶,插条长度在2cm~2.5cm,插条上下剪口均需剪平口;上剪口在上位节以上0.3cm~0.5cm,下剪口在下位节以下1.0cm~1.5cm。插穗宜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泡2min~3min,阴干备用。4.5扦插时间设施扦插育苗可周年进行;露地扦插育苗宜在4~9月进行。4.6扦插将基质填充到扦插容器中,轻墩、勿压,备用。处理后的插条均刀插入基质,深度为1.5cm~2cm。盆栽育苗,株间距1cm~1.5cm,均刀插满全盆;穴盘扦插单穴单株。4.7生根期管理4.7.1环境要求控制光照3000lm/m2~4000lm/m2,温度23℃~25℃,湿度75%以上,保证通风良好。4.7.2水分管理扦插后,依据基质含水量变化适时浇水,前两次浇水在水中加入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同时加入生根促进剂。浇水量控制在基质含水量40%~70%为宜,忌大水浇灌。空气湿度保持在80%~85%。用水应符合GB5084—2005的规定。4.7.3肥料管理DB41/T1632—20183扦插繁殖期肥料补充以叶面喷施为主,扦插两周左右开始补充,周期为7天,前期喷施磷酸二氢钾1000倍液,后期改用N:P2O5:K2O=20:20:20的全元素复合水溶肥1000倍液。肥料使用应符合GB/T15063、NY/T496—2010的要求。4.7.4场地清洁及消毒及时清除设施内杂草、病残叶、枯枝败叶,减少病虫害孳生。场地及设施定期消毒,宜选用0.2%高锰酸钾溶液或百时清(80%的烷基氯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俗称季铵盐)500倍液喷洒,一周一次。5苗期管理经过生根期的精细管理,7d左右愈伤组织开始形成,15d~20d可以生根,30d左右叶腋处有新芽萌发,在原设施内直接转入苗期管理。5.1水分管理结合基质干湿度适当调整浇水周期,保持基质湿润,忌大水浸泡。空气湿度保持在60%~85%。5.2肥料管理进入苗期后宜及时补充肥料,施肥以薄肥勤施为原则。肥料宜选用N:P2O5:K2O=20:20:20的全元素复合水溶肥,初期使用浓度为2000~3000倍液,逐渐增加到1000倍液。施肥可以结合浇水进行,宜两次肥一次水,肥水间隔进行。5.3光照管理初期光照为6000lm/m2~8000lm/m2,苗龄50d~60d后,光照强度增加到8000lm/m2~10000lm/m2,最高不宜超过15000lm/m2。5.4温度管理常春藤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8℃,周年生产控制最低温度不低于15℃,最高温度不高于35℃。5.5通风管理加强场地内通风,特别要加强夏季的通风管理,避免病害发生。5.6场地清洁及消毒场地清洁及消毒同4.7.4。6病虫害防治6.1病虫害防治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环境控制为主,化学防治为辅。DB41/T1632—201846.2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常春藤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灰霉病、叶斑病、疫病和日灼;主要虫害有:红蜘蛛、白蜘蛛和蓟马等。常春藤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7苗木质量植株健壮,根系发达,茎粗壮,茎长15cm~20cm,叶色浓绿,无病虫害。DB41/T1632—20185AA附录A(资料性附录)常春藤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常春藤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见表A.1。表A.1常春藤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序号名称发生条件为害症状防治方法1炭疽病由炭疽真菌引起的重要病害。一般在髙湿条件下发生。初期在叶片上形成黄褐色近圆形病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逐渐扩大呈暗褐色,后期病斑上会生长褐色或黑色病菌孢子囊群。危害严重的感病叶片坏死脱落。1、环境控制:控制栽培场地内的空气湿度。2、化学防治:可选用70%甲基硫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2灰霉病由灰葡萄孢真菌引起。一般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发生。主要在叶片边缘呈大的水浸状褐色斑,逐渐扩大,组织坏死;高湿产生灰霉。1、环境控制:严格控制栽培场地内的温度、湿度、通风环境条件。2、化学防治:可采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发病初期喷施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霉灵(乙霉威+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叶斑病由极毛杆状细菌侵染引起。在栽培场地内温暖潮湿时容易发生。发病初期叶面出现小圆形褐色斑,有油渍状晕圈,后增大至4mm~5mm黑色病斑,有时多角形,有些斑缘有褐色物。1、环境控制:严格控制温室湿度。2、化学防治: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粉剂4000倍液喷雾防治。4疫病由疫霉真菌侵染引起的重要病害。一般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特别是基质湿度过大时容易发生。表现为植株下部叶片腐烂脱落,茎基部开始呈暗绿色水渍状,后变成黑褐色坏死,根表皮腐烂,枝叶枯萎。1、环境控制:控制栽培场地的温湿度,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加强场地内通风,尤其高温髙湿的栽培季节,要特别重视环境控制。2、化学防治:可用25%甲霜灵水剂750倍液或72%霜霉威水剂750倍液喷雾或72%霜霉威水剂800~1000倍液灌根。5日灼由栽培场地光照控制不当引起的,特别是基质湿度不够、空气干燥的情况下,光照过强会引起日灼。表现为植株叶片萎蔫、灰白色至灰色;光照过强则叶片叶肉组织直接坏死,叶片出现大片坏死白斑。结合植株健康状况和栽培场地的环境条件,合理调控光照强度。6红蜘蛛和白蜘蛛在栽培场地空气干燥和温度高的环境条件下发生。主要在叶片背面吸食汁液,破坏叶肉组织,叶片表面表现为白色斑点,随着为害的加重叶片黄化枯萎脱落。1、环境控制:加强栽培场地温湿度等环境的控制。2、化学防治:宜选用15%哒螨灵乳油1200倍液或24%阿维•螺螨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DB41/T1632—20186表A.1常春藤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续)序号名称发生条件为害症状防治方法7蓟马在高温低湿的环境条件下易发生。主要在叶片表面吸食汁液,危害与红蜘蛛相似。1、环境控制:加强栽培场地温湿度管理。2、化学防治:使用卉健21%悬浮液3000~4000倍液或阿克泰25%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为噻虫嗪)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DB41∕T 1632-2018 常春藤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897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