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61∕T 991.5-2015 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5部分田间道路
ICS65.020B00DB61陕西省地方标准DB61/T991.5—2015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第5部分:田间道路LandreclamationconstructionofhighstandardfarmlandPart5:Pathoffarmland2015-11-24发布2016-01-01实施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61/T991.5—2015I目次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一般规定..........................................................................1 4田间道............................................................................2 5生产路............................................................................7 6农桥..............................................................................9 7交通涵...........................................................................10 表1田间道圆曲线弯道超高和加宽值....................................................2 表1田间道圆曲线弯道超高和加宽值(续).............................................3 表2田间道不同纵坡最大坡长..........................................................3 表3田间道路基宽度..................................................................4 表4田间道路基压实度................................................................4 表5田间道面层适宜厚度..............................................................5 表6田间道路拱横坡..................................................................6 表7生产路路面高度..................................................................8 表8农桥分类及标准..................................................................9 DB61/T991.5—2015II前言DB61/T991《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分为7个部分,每个部分可单独使用:——第1部分:规划与建设;——第2部分:土地平整;——第3部分:灌溉与排水;——第4部分:农田输配电;——第5部分:田间道路;——第6部分: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第7部分:辅助工程。本部分为DB61/T991的第5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陕西省国土资源厅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陕西省土地整理中心、陕西诚业土地勘测规划设计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史鉴、陈悦、张镝、丁天寿、崔耀武、魏宏安、张晖、叶伟。本部分由陕西省土地整理中心负责解释。本部分首次发布。联系信息如下:单位:陕西省土地整理中心电话:029-88450992地址:西安市雁塔区高新路52号高科大厦邮编:710075DB61/T991.5—20151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第5部分:田间道路1范围DB61/T991的本部分规定了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有关田间道路工程所涉及的一般规定、田间道、生产路、农桥、交通涵等方面的要求。本部分适用于陕西省内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批准建设的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可作为项目设计、建设管理、施工监理和主管部门对项目审查、审批、竣工验收的依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JTGB0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D4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62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陕西省农村公路技术标准》陕交发[2005]143号3一般规定3.1田间道路的基本组成3.1.1田间道路是指为农田耕作,农用物资运输等农业生产活动所修建的交通设施,包括田间道(机耕路)和生产路。3.1.2田间道除承担项目区农用物资、农产品运输外,还兼有村间道路功能。3.1.3生产路主要为农业机械和人工田间作业服务。3.1.4田间道路一般由路线、路基、路面、桥涵和沿线设施组成。3.2田间道路等级3.2.1田间道路是农村公路网的延伸,其等级应按照《陕西省农村公路技术标准》中相应不超过四级公路的“单车道”标准确定。3.2.2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将田间道和生产路各划分为一级和二级。3.3田间道路建设类型3.3.1田间道路建设分为改建和新建两种类型。3.3.2改建是指在现有道路基础上,进行路基整修、路面铺筑、设置边沟,增建涵洞和安全设施,提高道路标准和通行能力。3.3.3新建是指根据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和农业生产需要新修的道路。3.3.4田间道路不包括应列入“农村公路村村通”的道路工程。DB61/T991.5—201523.4田间道路布局3.4.1田间道路布局原则3.4.1.1田间道路应与田块、灌排沟渠、农田防护林等工程相结合。3.4.1.2田间道路布局应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少拆迁,尽可能避让文物和重要建筑物,保护环境且与当地景观相协调。3.4.1.3在平原微丘地区,路线应力求短而直,满足大规模机械化生产要求;重丘山区应充分利用地形展线,以减少工程量,降低费用;在人多地少的地区,道路应尽量减少占地;在人少地广地区,应尽量满足机械作业要求。3.4.2道路通达度为便利农业生产,应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提升道路通达度。平原地区通达度宜大于等于90%、丘陵区通达度宜大于等于80%、山地通达度宜大于等于70%。4田间道4.1路线4.1.1路线线位4.1.1.1路线应保持线型连续,平面顺适,纵面均衡,舒适。4.1.1.2线位应注意保护生态,避免大填大挖。4.1.1.3线位应避免穿越滑坡、泥石流、软土、沼泽、断层等地质不良地区。必须穿越时,应尽可能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技术措施。4.1.2设计速度田间道的设计速度宜为15km/h,其中,困难路段的设计速度宜为10km/h。4.1.3圆曲线最小半径田间道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应不小于10m,其中困难路段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取值应不小于8m。不设超高的田间道的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不小于90m;困难路段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取值应不小于60m。4.1.4弯道超高和加宽当圆曲线半径小于规定的最小半径时,应设置超高,并应在圆曲线两端各设置一段不小于10m的超高缓和段,超高横坡度最大值应不超过8%(在积雪冰冻地区应不超过6%)。当一级田间道的圆曲线半径小于等于250m、二级田间道的圆曲线半径小于等于150m时,应在曲线内侧加宽,并设加宽缓和段。设置的超高值和加宽值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田间道圆曲线弯道超高和加宽值圆曲线半径m超高值%一级田间道加宽值m二级田间道加宽值m250~20010.4—200~15010.6—DB61/T991.5—20153表1田间道圆曲线弯道超高和加宽值(续)圆曲线半径m超高值%一级田间道加宽值m二级田间道加宽值m150~10020.80.4100~70310.570~5041.20.650~3051.40.730~2561.80.925~2072.21.120~1582.51.254.1.5视距田间道在圆曲线和纵面上,应有一定的停车视距。当满足设计速度为15km/h、停车视距大于等于20m、处于积雪冰冻地区等任意一种条件时,停车视距宜适当增长。4.1.6道路坡度、坡长4.1.6.1一级田间道的最大纵坡宜取8%~10%,特殊困难情况下其极限值不得超过13%;二级田间道的最大纵坡宜取9%~11%,特殊困难情况下其极限值不得超过15%;平原地区不宜大于6%,在海拔大于2000m以上或严寒冰冻地区不宜大于8%。4.1.6.2横坡应以能满足雨雪水排除要求为准,一般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其值均宜取1.5%~2.0%(多雨地区宜取2.5%);砂石路面的取值可比上述横坡增加1%~1.5%。4.1.6.3田间道纵坡的最小坡长在设计速度为15km/h时不得小于50m。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见表2。表2田间道不同纵坡最大坡长纵坡坡比%最大坡长m412005100068007600840093001020010~151004.1.6.4任意连续3km路段的平均纵坡坡比不应大于5.5%;当大于5.5%时,应在不大于表2所规定的长度处设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坡比不应大于4%,长度不应小于100m.。条件受限制时,一级田间道缓和坡段长度不应小于80m,二级田间道缓和坡段长度不应小于50m。4.2路基DB61/T991.5—201544.2.1基本要求4.2.1.1路基除应满足一定高程和宽度外,还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应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能有效排除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4.2.1.2路基断面形式应与沿线自然环境相协调,避免因深挖、高填对其造成不良影响。4.2.1.3山岭、重丘区的路基在地形陡峻和不良地质地段不宜破坏天然植被和山体平衡;且其在狭窄的河谷地段不宜侵占河床,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防护工程或其他结构物。4.2.1.4陡坡上的半挖半填路基可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采用挡护工程稳定坡脚。当山坡高陡或稳定性差而不宜开挖时,可采用纵向桥结构。4.2.1.5沿河路基应满足设计洪水频率下的防洪要求,并设置必要的防护工程。4.2.1.6路基横断面形式应根据道路等级、技术标准,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挖填等情况确定。4.2.2路基高度地面排水良好时,路基高度宜为0.2m~0.3m(常年积水区的路基高度宜取0.5m);在沿河及易淹区,一级田间道的路缘标高应高出1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0.5m以上,二级田间道的路缘标高应高出5年一遇设计洪水位0.5m以上;有地下水浸蚀的路段,其路缘标高应高出地下水位0.5m以上。4.2.3路基宽度田间道的路基宽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田间道路基宽度道路类型车道数路面宽度m路肩宽度m路基宽度m一级田间道25.0~6.00.255.5~6.5二级田间道13.0~4.00.504.0~5.04.2.4路基填料路基宜就地取材,并应选用符合强度和粒径要求的合格材料。应优先选用挖方的合格填料填筑,如砂砾、碎石、片石等。4.2.5路基压实度田间道的路基压实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在特殊干旱地区或特殊潮湿地区,田间道的路基压实度可较表列数值适当降低。表4田间道路基压实度填挖类别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路基压实度%零填及挖方0~0.3≥0.
本文标题:DB61∕T 991.5-2015 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5部分田间道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10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