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13T 2408-2016 三疣梭子蟹土池育苗技术规范
ICS65.150B51DB13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2408—2016三疣梭子蟹土池育苗技术规范2016-09-30发布2016-12-01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3/T2408—2016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北省农业厅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监测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泽璞、王凤敏、王合全、孙绍永、薛政、王钟强、曹洪泽。DB13/T2408—20161三疣梭子蟹土池育苗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三疣梭子蟹(PortunustrituberculatusMiers)土池育苗的场址选择、池塘与设施、育苗前准备、亲蟹的选择与培育、孵幼、幼体培育、仔蟹出池与运输等技术。本标准适用于三疣梭子蟹土池育苗的生产和销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536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产地环境要求SC/T2015梭子蟹苗种SC/T9103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亲蟹从已交配的成蟹中挑选出来,符合繁殖蟹苗要求的雌性三疣梭子蟹。3.2抱卵蟹亲蟹经强化培育后,性腺发育成熟,在适宜的生态条件下产卵,并将卵黏附于腹部附肢上,这种腹部携卵的亲蟹即抱卵蟹。3.3孵幼抱卵蟹腹部所携带的受精卵经胚胎发育,直至幼体出膜的培育过程即为孵幼。3.4DB13/T2408—20162蚤状幼体(Zoea)由孵幼得到的幼体称为蚤状幼体,蚤状幼体根据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共分四期,分别为Z1期、Z2期、Z3期及Z4期。3.5大眼幼体(Megalopa)大眼幼体又称蟹苗,是由第Ⅳ期蚤状幼体蜕皮变态而成,有极强趋光性。3.6仔蟹(Juvenilecrab)大眼幼体经第一次蜕皮变态成蟹形,称第I期仔蟹;第I期仔蟹蜕壳后,称第II期仔蟹,以此类推。4场址选择选择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电力供应方便,水质稳定,进排水方便,土质以沙泥质为好,场地环境和海水水质符合NY5362和GB11607的要求。5育苗主要设施5.1育苗池育苗池以长方形(长宽比2:1)、圆角为宜,呈“非”字形排列,面积以2亩~5亩为宜,塘埂面宽3m~4m,坡比1:1,池深1.5m~1.8m,水位1.2m以上,,池沟略向排水口倾斜,池塘的四角衬以60~80目筛绢网做成拦浪墙,以免幼体在起风时或池水水位变动时搁浅干死。5.2亲蟹培育池利用室外育苗土池或工厂化育苗场室内水泥池作为亲蟹培育池。5.3蓄水池蓄水池池深2.0m,可以彻底排干池水以便清池消毒,蓄水量为总育苗水体的1/3以上。5.4进排水设施从蓄水池到各育苗池采用明渠或PVC管进水,明渠需铺塑料薄膜或砌砖;PVC管直径110mm~160mm。排水管采用PVC管,用PVC插管封口,排水沟低于育苗池底40cm以上。6育苗前的准备6.1池塘维护整修育苗开始前对育苗池塘进行护坡整修,夯实堤坝,保持内坡面平整。6.2池塘消毒育苗开始前30天,池塘采用生石灰消毒,按150g/m2的量干塘法消毒,并清除池塘杂物,池塘进水前1~2天,用20g/m2的漂白粉溶液再次泼洒消毒。DB13/T2408—201636.3设置水位标志在池塘中间位置设置水位标志杆。6.4设备的安装调试育苗开始前对水泵、进排水管道、供电线路等设施进行安装调试,确保设备安全运行。6.5育苗工具准备蟹笼采用圆形或长方形塑料鱼筐,上口部以孔径不超过0.5cm的渔网编织覆盖,并用尼龙绳收口。7亲蟹的选择与培育7.1亲蟹选择未抱卵亲蟹要求附肢齐全、蟹体健壮、活动能力强、无外伤、体重每只200g以上的已受精的雌蟹个体,按每亩育苗池配备5~8只亲蟹;抱卵蟹要求为腹部坚实紧收、卵块坚实、边缘清晰,抱卵蟹早期卵块为淡黄色或桔黄色,色泽鲜明,按每亩育苗池配备3~5只抱卵亲蟹。7.2选购时间3月中下旬到5月。7.3亲蟹培育7.3.1未抱卵亲蟹培育选择面积为50m2~100m2的水泥池,池底面积的1/2铺设10cm厚的海砂,池水深度控制在0.6m~1m,盐度25‰~30‰,亲蟹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3~5个,入池时自然水温,并逐渐提高水温至20℃,日提温幅度不超过1℃,饲料投喂以沙蚕、贝肉、鲜杂鱼等为主,日投饵量为亲蟹体重的15%左右,以不剩食或少剩食为宜,每天适量换水及清理残饵,并不间断充气,保持水质清新,培育未抱卵亲蟹期间应及时挑出抱卵亲蟹到另外区域培育。7.3.2抱卵蟹培育室外土池培育:每只蟹笼放一只抱卵亲蟹,吊挂在室外土池内。每天傍晚适量投喂鲜活缢蛏、菲律宾蛤仔等小型贝类,3~5天换水1/3~1/2。室内水泥池培育:选择面积为25m2~50m2的室内水泥池,池水深度控制在0.6m~1m,盐度25‰~30‰,抱卵蟹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3~5个,水温控制在18~20℃,饲喂方法同7.3.1。8孵幼与布苗8.1育苗池进水孵幼前15天,将沉淀池内海水经孔径200目筛绢网过滤后注入育苗池,水位0.8m~1.0m,用30mg/L~50mg/L漂白粉消毒水体,约一周后(以余氯完全消失为准),接种硅藻类单胞藻并每亩施有机复合肥1.0Kg~1.5Kg进行肥水。8.2孵幼DB13/T2408—201648.2.1亲蟹消毒抱卵蟹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蟹卵呈灰白色,镜检胚胎心跳每分钟130~160次时将亲蟹装笼、消毒。亲蟹消毒方法是:抱卵蟹装笼后先浸浴在事先配制好的10mg/L的制霉菌素溶液中,浸泡时间为30分钟,然后在250mg/L的甲醛溶液中浸泡5分钟,以除去蟹体上的聚缩虫及致病菌等。8.2.2布苗育苗池水温持续稳定在18℃以上时,开始布苗。8.2.2.1室外土池布苗挑选1~2天内即可孵化排幼(胚胎心跳180次以上/分钟)的亲蟹消毒后连同蟹笼一起移入土池育苗池中排幼,每只笼装1只亲蟹,每亩池塘排幼用抱卵蟹数量通常为4~6只,随时检查排幼情况和幼提数量,使每池抱卵蟹在2日内排幼完毕,达到采苗数量后立即移走亲蟹。8.2.2.2室内水泥池布苗将培育成熟的抱卵蟹在育苗室内水泥池排幼培育,当梭子蟹幼体发育至Z2阶段时,经温度调节,使育苗池内水温与室外育苗土池水温温差不超过±2℃,将幼体移入室外土池中培育。8.2.3布苗密度以抱卵蟹土池挂笼采集幼体方式,布苗密度以每亩200~500万只Z1幼体为宜;以工厂化育苗室培育幼体移苗土池方式布苗,布苗密度以每亩100~200万只Z2幼体为宜。9幼体培育9.1饲料投喂9.1.1饲料品质配合饲料质量和安全卫生应符合GB13078和NY5072的规定。9.1.2Z1期~Z2期饲料投喂以活体轮虫为主,每天早上投喂1次,日投饵量使育苗水体中轮虫密度保持每毫升1~2个。同时,每天混合投喂螺旋藻粉、虾片等代用饵料,投饵量为1mg/L~2mg/L,日投饵2次。9.1.3Z3期~Z4期前期主要以活体轮虫、卤虫无节幼体为饵料,日投喂轮虫密度达到每毫升2~3个,卤虫无节幼体每天投喂1次,投饵量以1~2小时吃完为宜。后期加投活体卤虫成虫,日投喂量每亩5kg。9.1.4大眼幼体期以活体卤虫成虫为主,辅以活轮虫,日投喂1次,投喂量为每亩卤虫成虫10kg,轮虫5kg。9.1.5仔蟹I~II期以活体卤虫成虫为饵,日投喂1次,每亩投饵量15kg~20kg。仔蟹进入II期后,出苗前24小时停止投饵。DB13/T2408—201659.2水质管理9.2.1水质要求育苗期水质总体要求为:盐度25‰~35‰,溶解氧≥5mg/L,氨氮≤0.4mg/L,pH7.8~8.5。9.2.2水质调控育苗期间水质调控采取“分次加水、少量换水”的方式改善水质,即育苗开始时水位控制在90cm左右,梭子蟹蚤状幼体处于Ⅰ~Ⅲ期时,幼体每期变态前添加新鲜海水10%,Ⅳ期以后,添加海水至最高水位(一般不超过1.5m水深),加满后每天换水7cm~10cm直至出苗。水体透明度要求蚤状幼体Ⅲ期前不低于40cm,Ⅳ期以后保持水体透明度70cm以上。养殖用水的排放应符合SC/T9103的要求。9.3日常管理每天检查幼体的生长发育情况,观察幼体的活动和摄食情况,测量记录水体透明度、水温、盐度、pH值等池水指标,巡塘维护堤坝,防止漏水、漏苗。9.4病害防治做好饲料的投喂和水质的管理工作,防病及水质处理所用的药物应符合NY5071的要求,并掌握以下原则:a)使用的渔药应“三证”(渔药登记证、渔药生产批准证、执行标准号)齐全;b)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物,建议使用生态制剂。10蟹苗出池与运输10.1出池规格第Ⅰ期仔蟹蜕壳变态为第II期仔蟹后36小时即可出苗。10.2蟹苗质量要求符合SC/T2015梭子蟹苗种的规定。10.3出池方法采用灯光诱捕法。以200W白炽灯为光源,外配灯罩,放置在池塘四周,诱捕时间为19:00~23:00,用平底捞网捞入直径不小于80cm、高度不低于30cm的容器内。10.4蟹苗运输采用干运法:聚乙烯圆底塑料袋直径50cm,高80cm,装入经消毒、浸泡、清洗干净的无杂味的稻皮0.75kg~1.0kg,再装入幼蟹0.25kg,充氧,密封,装入厚纸箱中,在16℃±2℃可运输15h,运输时间过长或气温高于25℃时,稻皮应作降温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DB13T 2408-2016 三疣梭子蟹土池育苗技术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43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