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22T 2307-2015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规程
ICS11.060.01C05备案号:47320-2015DB22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T2307—2015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规程Procedureandstandardoforthodontictreatment2015-09-28发布2015-11-01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307—2015I前言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提出。本标准由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本标准起草人:朱宪春、王艳、郭婧芳、唐冠群。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307—20151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规程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规程,包括问诊、临床检查、检查结果分析、错牙合畸形的诊断、矫治计划的制定、矫治。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口腔正畸专业人员针对目标人群进行专业化口腔正畸工作的诊断与治疗操作。2问诊2.1主诉询问病人昀关注的问题,希望达到的治疗效果。2.2既往病史既往病史包括:a)全身急慢性疾患;b)侵犯上皮系统的疾患;c)影响全身营养状况的疾患;d)鼻、咽、扁桃体炎症、慢性疾患、先天畸形;e)颅颌面与牙齿外伤史;f)药物史;g)过敏史;h)牙科患病史、治疗史。2.3家族史家族遗传病史,家族错牙合畸形病史。2.4社会行为史患者心理状态和自身对治疗的认识,包括:a)患者矫治错牙合畸形的动机;b)对自身畸形的评价及预期的矫治效果;c)患者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d)对正畸治疗的态度和合作程度。2.5口腔功能主要包括:a)喂养方式与姿势;b)吮吸方式;c)咀嚼功能;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307—20152d)呼吸功能;e)吞咽功能。2.6口腔不良习惯不良习惯包括:a)吮指习惯;b)舌习惯;c)唇习惯;d)咬物习惯;e)睡眠习惯。3临床检查3.1生长发育的判断生长发育包括:a)身高、体重;b)性成熟与性器官发育。3.2临床牙合、颌、面检查3.2.1面部比例与协调性面部比例与协调性包括:a)正面观;b)面部对称性检查;c)口唇闭合;d)颏唇沟;e)侧面观;f)面型。3.2.2牙牙合检查牙牙合检查包括:a)牙合型;b)乳牙状况及乳恒牙替换;c)牙齿萌出顺序;d)咬合关系;包括:1)第一恒磨牙关系、尖牙关系;2)前牙覆牙合、覆盖;3)前牙开牙合;4)牙列拥挤。3.2.3关节检查关节检查包括:a)疼痛史;开口受限、弹响症状;外伤史;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307—20153b)检查:开口度、开口型;双侧区压痛、弹响。3.2.4齿槽座检查上下齿槽座丰满度。3.2.5模型检查3.2.5.1模型类型包括:a)记存模型;b)研究模型;c)工作模型。3.2.5.2模型测量包括:a)牙弓形态;b)牙弓对称性;c)牙合曲线曲度;d)牙弓长度与基骨弓长度;e)牙弓宽度与基骨弓宽度。3.2.6X线检查X线检查包括:a)头颅侧位片;b)头颅正位片;c)曲面断层片;d)颞下颌关节片。3.2.7面牙合像的拍摄面牙合像的拍摄包括:a)正侧自然面像;b)45度侧面像;c)正侧微笑面像;d)口内拍摄正侧牙合像;e)上下牙弓咬合像。3.2.8口腔软组织检查3.2.8.1唇舌系带检查包括:a)上唇系带的形态及附丽;b)舌系带的形态及附丽。3.2.8.2牙周组织检查包括:a)牙龈炎;b)牙龈萎缩;c)牙周炎。3.2.8.3唇的检查包括:a)唇隙;b)唇形态;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307—20154c)唇功能。3.2.8.4舌的检查包括:a)大小;b)形态;c)位置;d)姿势。3.2.8.5颊的检查包括:a)颊部的丰满度和对称性;b)息止颌位时和功能运动中颊肌压力大小、改变程度;c)双侧颊肌压力的对称性。3.2.9口腔功能口腔功能包括:a)吞咽方式;b)咀嚼运动方式;c)语音;d)呼吸方式。4检查结果分析4.1模型测量结果分析:a)拥挤度分析;b)Bolton分析。4.2X线头影测量结果分析见附录A。4.3面像分析包括:a)对称性分析;b)面部水平及垂直向比例分析;c)上下唇闭合状态分析;d)切牙暴露量分析;e)鼻唇沟、颏唇沟深度;f)侧面型分析。5错牙合畸形的诊断5.1Angle分类5.1.1第一类错牙合,中性错牙合5.1.2第二类错牙合,远中错牙合1)第一分类:磨牙为远中关系,上颌前牙唇向倾斜;2)第一分类,亚类:一侧磨牙为远中关系,而另一侧为中性关系,上颌前牙唇向倾斜;3)第二分类:磨牙为远中关系,上颌前牙舌向倾斜;4)第二分类,亚类:一侧磨牙为远中关系,而另一侧为中性关系,上颌前牙舌向倾斜;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307—201555.1.3第三类错牙合,近中错牙合第三类,亚类:一侧磨牙为近中关系,而另一侧为中性关系。5.2毛燮均错牙合分类法5.2.1第Ⅰ类:牙量骨量不调,包括:a)第1分类:牙量相对大于骨量;b)第2分类:牙量相对小于骨量。5.2.2第Ⅱ类:长度不调,包括:a)第1分类:上颌或上牙弓长度较小,或下颌或下牙弓长度较大,或二者兼之;b)第2分类:上颌或上牙弓长度较大,或下颌或下牙弓长度较小,或二者兼之;c)第3分类:上颌或上牙弓前部较小,或下颌或下牙弓前部长度较大,或二者兼之;d)第4分类:上颌或上牙弓前部长度较大,或下颌或下牙弓前部长度较小,或二者兼之;e)第5分类:上下颌或上下牙弓长度过大。5.2.3第Ⅲ类:宽度不调,包括:a)第1分类:上颌或上牙弓宽度较大,或下颌或下牙弓宽度较小,或二者兼之;b)第2分类:上颌或上牙弓宽度较小,或下颌或下牙弓宽度较大,或二者兼之;c)第3分类:上下颌或上下牙弓的宽度过小。5.2.4第Ⅳ类:高度不调,包括:a)第1分类:前牙牙槽过高,或后牙牙槽过低,或二者兼之;b)第2分类:前牙牙槽过低,或后牙牙槽过高,或复合机制。5.2.5第Ⅴ类:个别牙齿错位,由局部变化所造成的个别牙齿错位,不代表牙合、颌、面的发育情况,也没有牙量、骨量的不调。5.2.6第Ⅵ类:特殊类型,凡不能归入前五类的错牙合畸形统属此类。6矫治计划的制定6.1确定矫治目标。6.2选择矫治适应症及时机。6.3选择矫治方法。6.4预测评估疗效。6.5其他必须考虑的因素:a)矫治器的选择;b)矫治疗程、预算、风险和效果。6.6征求患者及家长的意见,修正矫治计划,签订知情同意书。6.7矫治开始前准备:a)牙周洁治;b)龋齿的治疗;c)拔除滞留乳牙;d)拔除智齿以及减数的牙齿。7矫治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307—201567.1托槽、颊面管定位粘结步骤7.1.1清洁牙面用抛光橡皮加牙膏轮清洁牙面。7.1.2冲洗牙面用气水枪水冲洗牙面。7.1.3吹干牙面用气水枪吹干牙面。7.1.4酸蚀牙面放置张口器,用酸蚀剂(37%正磷酸,推荐使用APF酸蚀剂)酸蚀牙面30″,酸蚀面积应与托槽底板面积相当,避免过大的酸蚀面积,避免酸蚀剂接触牙龈。7.1.5冲洗牙面用气水枪水冲洗牙面15″,冲洗时吸引器跟随吸水。7.1.6吹干牙面颊侧使用隔湿棉片和前庭区使用棉卷隔湿,打开张口器吸唾管吸唾,用气水枪吹干牙面。7.1.7粘结剂制备双组分化学固化粘结剂:用调棒均匀混合两种液体,用棉捻或毛刷均匀涂布牙面待粘结处,酸蚀部位均应涂布。用调棒均匀混合两种糊剂,用调棒置于托槽底板上。7.1.8托槽、颊面管就位粘结时首先使托槽、颊面管底板近龈缘处先接触牙面,然后使托槽、颊面管底板从龈方向牙合方贴紧牙面,去除多余的粘结剂。7.1.9托槽、颊面管定位使用牙周探针或杆式定位器调整托槽、颊面管的位置,使托槽牙合方底板边缘和切牙的切缘平行,托槽长轴位于尖牙、双尖牙的轴嵴上,颊面管位于后牙颊沟处并与颊侧近、远中尖的连线平行,托槽、颊面管底板的中心位于临床冠的中心。临床冠中心位置的确定应视牙龈位置及牙冠大小而定,避免出现较大的台阶。定位标准见表1。表1托槽、颊面管定位标准单位为毫米牙位上颌牙下颌牙中切牙4.54.0侧切牙4.04.0尖牙5.05.0第一双尖牙4.54.5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307—20157表1(续)托槽、颊面管定位标准单位为毫米牙位上颌牙下颌牙第二双尖牙4.04.5第一磨牙4.04.0第二磨牙3.04.07.2矫治弓丝的分类及选择7.2.1矫治弓丝的分类矫治弓丝的分类见表2。表2矫治弓丝的分类弓丝种类常用尺寸NiTi圆丝0.012″/0.014″/0.016″/0.018″NiTi方丝0.014″×0.025″/0.016″×0.022″/0.017″×0.025″/0.018″×0.025″/0.019″×0.025″SS方丝0.017″×0.025″/0.018″×0.025″/0.019″×0.025″β钛丝/麻花丝0.019″×0.025″7.2.2矫治弓丝的选择7.2.2.1NiTi圆丝主要用于初步排齐牙齿。7.2.2.2NiTi方丝进一步排齐整平牙齿。7.2.2.3不锈钢(SS)方丝关闭拔牙间隙,转矩控制。7.2.2.4β钛丝/麻花丝精细调整。7.3矫治步骤7.3.1第一阶段:排齐整平阶段7.3.1.1排齐是使唇(颊)向、舌(腭)向、近远中、高低位以及扭转倾斜牙齿排列整齐,解除拥挤;整平是使牙弓合平面变平,Spee曲线变浅。此期约需3个月~6个月。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307—201587.3.1.2临床常用0.012″、0.014″、0.016″、0.018″NiTi圆丝进行牙齿的排齐,运用0.014″×0.025″、0.016″×0.022″、0.017″×0.025″、0.018″×0.025″、0.019″×0.025″NiTi方丝进行牙齿的进一步排齐以及牙牙合曲线的整平。7.3.2第二阶段:关闭拔牙间隙7.3.2.1关闭拔牙间隙昀重要的是间隙的分配与支抗的控制问题,针对不同病例,定量控制前后牙段向拔牙间隙移动距离,确定支抗类型(强、中、弱)。7.3.2.2临床常用0.018″×0.025″、0.019″×0.025″SS进行拔牙间隙的关闭。7.3.3第三阶段:精细调整7.3.3.1精细调整阶段的目的是按正常牙合的六项标准以及功能牙合的标准对牙位与牙合关系进行进一步改善。7.3.3.2临床常用0.017″×0.025″、0.018″×0.025″、0.019″×0.025″SS以及0.018″×0.025″β-钛丝进行矫治后期的精细调整。7.3.3.3矫治结束时应达到Andrews正常牙合六项标准:a)磨牙关系;b)牙齿近、远中倾斜;c)牙齿唇(颊)-舌向倾斜;d)旋转;e)邻面接触;f)牙合曲线。7.3.4第四阶段:保持保持器戴用注意事项:a)戴用时间,矫治结束后第一年,需全天戴用;矫治结束后第二年,仅夜间戴用;b)复诊时间,1次/3月;c)医嘱:1)注意口腔卫生的护理以及保持器的卫生清洁;2)吃饭时不戴用保持器,饭后清洁牙齿与保持器并立即戴用;3)保持器不能浸于开水与酒精之中;4)随诊。7.4矫治结束时信息采集7.4.1牙周洁治后制取结束记存模型。7.4.2拍摄结束面像、口内像。7.4.3拍摄结束时头颅侧位片、头颅正位片、曲面断层片。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307—20159AA附录A(规范性附录)X线头影测量结果分析A.1头影测量标志点A.1.1颅部标志点:a)蝶鞍点(S):蝶鞍影像的中心;b)鼻根点(N):鼻额缝的昀前点。这是前颅部的标记点,代表面部与颅部的交接处;c)耳点(P):外耳道昀上点;d)颅底点(Ba):枕骨大孔前缘之中点,常作为
本文标题:DB22T 2307-2015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69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