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0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高效解题模板课件(必修2)
模板七措施类非选择题解题模板【命题报告】措施类主观题作为高考政治四大题型之一,几乎每年高考都会出现在高考政治试卷之中,学生失分也比较严重。措施类设问一般以“怎么做”“建议”“要求”“做”“对策”“如何”“启示”等词语引领,要求学生针对有关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措施类设问能直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类设问是灵活多样的,既可以让学生直接提出有关问题的解决措施或对策,也可以让学生给有关主体(如党、政府、企业、公民等)针对某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建议;既可以结合书本提出理论建议,也可以结合材料提出具体的现实建议。【解题模板】1.围绕主体寻找答案(1)寻找主体“三步走”答题法(2)不同知识板块措施主体归纳第一步审设问,确定题型,确定显性行为主体第二步审材料,找出隐性行为主体第三步联系材料,围绕不同主体作答经济生活生产力角度(生产者、经营者)、市场(调节)、国家宏观调控(三种手段)、企业、消费者(观念、行动)政治生活党(党委、党员、民主党派)、政府、人大、政协、人大代表、公民等文化生活国家(政府)、社会、个人(观念、行动)2.“三联系”寻答案(1)联系教材,思考教材中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材料中类似问题的措施或方法。(2)联系材料,如果材料中呈现的是问题或困难,对症下药提出措施就是答案;如果材料呈现的是成功经验,对材料中的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并使之与教材中的理论相符合即是答案。(3)联系时政,从时政知识,党和国家现行的方针、政策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法治,是人类文明的成果,是现代社会治理经验的结晶。宪法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但实践中,我国宪法的至尊地位面临诸多尴尬:一些公民宪法意识淡薄,认为宪法与自己的生活没有太多关系;一些法律被束之高阁,成了“空中楼阁”;“大法”管不住“小法”;法律和行政法规与宪法相冲突,却没有得到及时清理和修改,各级权力部门的违宪行为没法被纠正。“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新时代需要与时俱进的宪法。2018年1月,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决定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随着宪法部分内容的修改和实施,中国社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要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并结合材料,从国家机关的角度谈谈如何维护宪法权威。(14分)【答案】原因: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能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供根本遵循。(2分)②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依宪执政。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分)如何做:①全国人大要行使监督权,及时纠正地方违宪行为,清理违宪法规,确保宪法在地方得到贯彻执行。(2分)②政府要依法审慎行使权力,严格依法行政,制定的地方性规章不得与宪法相抵触。(2分)③监察机关带头守法用法,严格依照宪法法律履职尽责,不断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监督执纪问责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反腐败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2分)④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分)⑤国家机关要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公民宪法意识。(2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侧重考查宪法(法治)的知识。本题有两小问,第一问是原因类主观题,回答为什么要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制度成果上升为宪法。第二问是措施类主观题,要求从不同国家机关的角度谈如何维护宪法权威。对于第一问,可从宪法的地位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以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层面思考。第二问是措施类试题,一般选择从不同主体角度阐述,而本题题眼已经限定了主体即国家机关角度,然后根据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角度思考即可。
本文标题:2020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高效解题模板课件(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76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