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分散系课件
二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分散系1.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多集中在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上,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新课标全国卷中试题稳定在第7题。随着考试大纲的变化,本部分内容的考查力度将有加大的趋势,考生在备考时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2.对于物质性质与变化的考查,近几年高考题倾向于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切入点来考查化学知识,备考时考生要积累工业生产中的常见物质的名称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涉及的化学知识。3.近几年,高考对分散系及其性质的考查一般以某一选项的形式出现在选择题中,考查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胶体的丁达尔效应、透过性及其应用等,考生在备考时要学会用思维导图、对比记忆(如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来加强复习效果。总之,在选择题中主要以考查物质的组成和分类为出发点,以重大科技成果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为切入点,将有关物质的组成、分类、胶体知识融合于试题之中。预计今后的高考中基本概念与其他部分化学知识和能力的相互渗透和结合将会有所加强。1.物质的组成关系整合2.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特别注意】原子核发生改变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3.物质的分类与转化(1)常见物质分类标准及分类结果【特别注意】对物质进行分类时,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如HD是单质;硫酸钡难溶于水,却是强电解质;冰水混合物的本质是纯净物等。(2)常见的分类方法①交叉分类法②树状分类法(3)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一般转化关系4.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粒子小分子或离子大分子或多分子集合体大量分子的集合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1~100nm大于100nm外观均一、透明均一、透明或半透明不均一、不透明稳定性稳定较稳定不稳定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鉴别无丁达尔效应有丁达尔效应静置分层或沉淀(2018·全国2,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氮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读取题干】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雾霾形成的流程图。【调取储备】雾和霾的区别是什么?雾和霾是怎样形成的?A项,雾和霾的分散剂均是空气;B项,根据示意图分析雾和霾形成的原因;C项,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或减小)且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D项,氮肥会释放出NH3。【获取答案】CNH3作为反应物参加反应,转化为铵盐,因此NH3不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C错误。
本文标题: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分散系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0980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