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6T 739-2013 有机双季稻生产技术规程
ICS65.020.20B21备案号:41017-2014DB36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739—2013有机双季稻生产技术规程ProductionTechnologyRegulationofOrganicDoubleCroppingRice2013-11-21发布2014-02-01实施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6/T739—2013I目次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一般要求..........................................................................1 5栽培技术..........................................................................2 6病虫草害防治......................................................................6 7收获、运输、贮藏要求..............................................................7 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8 附录B(规范性附录)有机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10 附录C(规范性附录)有机水稻病虫害防治允许使用的植物保护产品及方法.................12 DB36/T739—2013II前言本标准编写规则符合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本标准由江西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兰根、李祖章、郑立平、张爱民、何俊海、罗林广、姚英娟、刘增兵、张灿权。DB36/T739—20131有机双季稻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机农业双季稻生产的有关定义、生产技术以及收获、运输、贮藏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有机双季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9630.1有机产品第1部分:生产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525有机肥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安全间隔期昀后一次施药、施肥到作物收获时允许的间隔天数。3.2安全排水期稻田施肥及施药后不宜排水的间隔天数。4一般要求4.1产地环境应符合GB/T19630.1的规定。4.2转换期应符合GB/T19630.1的规定。DB36/T739—201324.3平行生产应符合GB/T19630.1的规定。4.4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4.5肥料使用准则4.5.1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4.5.2不应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和未经有机认证机构认证的商品有机肥料。4.5.3不应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有机肥料及矿质肥料等)。4.5.4附录A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4.5.5安全排水期5d~7d。4.6农药使用准则4.6.1农药使用应符合GB4285、GB/T8321的规定。4.6.2不应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4.6.3可以使用经认证机构有机认证的生物制剂进行病虫害防治。4.6.4附录C有机水稻病虫害防治允许使用的植物保护产品及方法。4.6.5安全排水期5d~7d。4.7有害生物控制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稻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出发,综合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不应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5栽培技术5.1品种选择选用抗虫、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组合),并注意定期更换。不应使用转基因品种。5.2产量结构早稻:有效穗数20万/666.7m2~24万/666.7m2,每穗粒数80粒~120粒,结实率80%~90%,千粒重26g~27g。晚稻:有效穗数18万/666.7m2~22万/666.7m2,每穗粒数100粒~150粒,结实率85%~95%,千粒重26g~28g。5.3生育指标早稻:3月15日~3月30日播种,基本蔸1.8万/666.7m2~2.2万/666.7m2,基本苗4万/666.7m2~5万/666.7m2;6月15日~6月25日抽穗,全田穗数为20万/666.7m2~24万/666.7m2;7月12日~7月22日成熟。晚稻:6月20日~6月30日播种,基本蔸1.8万/666.7m2~2.2万/666.7m2,基本苗4万/666.7m2~6万/666.7m2;9月10日~9月20日抽穗,全田穗数为18万/666.7m2~22万/666.7m2;10月20日~11月5日成熟。5.4育秧DB36/T739—201335.4.1秧田准备秧田应选择避风向阳、土壤肥沃、结构良好、熟化程度高、排灌方便、运输方便的稻田。早稻在冬前翻耕,施腐熟的有机肥1500kg/666.7m2~2000kg/666.7m2,在播种前2d~5d干耕水整、耕平耙烂,做成湿润通气秧床。晚稻在翻耕前施腐熟有机肥1500kg/666.7m2~2000kg/666.7m2,然后翻耕,在播种前2d~5d耕平耙烂,做成湿润通气秧床。5.4.2秧床制作5.4.2.1秧床规格秧床长10.0m~12.0m,畦面宽1.4m~1.5m,沟宽0.25m,沟深0.15m~0.20m;田周围沟宽0.30m,深0.25m。5.4.2.2秧床质量播种前3d~5d干耕水整、耕平耙烂,开沟做床,排水晾床,播前2d铲高补低,填平拍实,床面应“实、平、光、直”,做成湿润通气秧床。5.4.2.3秧田面积早稻湿润育秧秧田与大田面积栽插比例1∶12;抛秧秧田与大田面积栽插比例1∶40;晚稻湿润育秧秧田与大田面积栽插比例1∶10;抛秧秧田与大田面积栽插比例1∶35。5.4.3播种育苗5.4.3.1品种与播种期选择早晚稻组合宜用“中熟配中熟”的模式为主,可适当采用“中熟配迟熟”或“早熟配迟熟”的模式。早稻选用早、中、迟熟品种均可以用,选择余地很大,但双抛田的早稻抛秧一般不宜选用迟熟品种,以免影响二晚抛栽;早稻的播种期确定主要以播种期的日平均温度为指标,一般地膜保温湿润育秧当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0℃、裸地湿润育秧当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2℃时,可抢晴播种,一般在3月15日~3月30日。晚稻根据早稻品种熟期和晚稻安全抽穗的要求安排播种时间,一般迟熟品种在6月5日~15日之间播种、中熟品种在6月16日~25日之间播种、早熟品种在6月25日~7月5日之间播种。5.4.3.2播种量早稻:抛秧每666.7m2大田用种量杂交稻2.0kg~2.5kg、常规稻4.0kg~5.0kg;移栽每666.7m2大田用种量杂交稻1.8kg~2.2kg、常规稻4.0kg~5.0kg。晚稻:抛秧每666.7m2大田用种量杂交稻1.5kg~2.0kg、常规稻3.0kg~4.0kg;移栽每666.7m2大田用种量杂交稻1.0kg~1.5kg、常规稻3.0kg~4.0kg。5.4.3.3种子处理晒种:通常在播种前3d~7d选晴天进行晒种,早稻晒2d,晚稻晒1d。选种:经风选、筛选后,再用15%的盐水选种,选后冲洗干净,杂交稻为节省用种,可将饱满粒和秕粒分开浸种、分开播种、分级管理。种子消毒:石灰水浸种:用1%的石灰水清液浸种,注意浸种时不要破坏水面上的石灰膜,同时,水深要高出种子3cm以上,对各种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DB36/T739—20134浸种:水稻种子一般要吸到自身重25%~40%的水量才能发芽,早稻要间歇浸种60h~72h,晚稻要间歇浸种24h~36h,以使种子吸足水分。催芽:一般种子在50℃温水中预热5min~10min,再起水沥干,密封保温,温度控制在30℃~35℃,露白后就要播种,切忌催芽过长而导致播种时断芽。催芽标准:种根长度为稻谷的1/2,芽长为稻谷的1/4。5.4.3.4营养土的配制及使用有机肥占营养土总量的25%~30%,再用过筛的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偏酸、无草籽的山地腐殖土、菜园土或旱田土作母土,占营养土总量的70%~75%,混均过筛按每平方米苗床需15kg营养土准备备用。湿润育秧把80%营养土均刀撒在整平的床面上,在翻种前浇透水,用刮板刮平,准备播种;抛秧用80%营养土与稀泥混刀,然后均刀铺在秧盘上,用刮板刮平,准备播种;播种后用剩余的20%营养土盖种。5.4.3.5播种移栽秧田早稻秧田大田比按1:12、晚稻秧田大田比按1:10均刀播种,培育壮秧。抛秧秧田按盘播种,早稻561孔秧盘每盘播芽谷杂交稻55g~75g,折合干种45g~55g,常规稻120g~150g,折合干种90g~110g;434孔秧盘每盘播芽谷杂交稻45g~55g,折合干种33g~42g,常规稻90g~110g,折合干种66g~84g;晚稻434孔秧盘每盘播芽谷杂交稻30g~40g,折合干种23g~31g,常规稻60g~80g,折合干种46g~62g;356孔秧盘每盘播芽谷杂交稻25g~32g,折合干种19g~25g,常规稻50g~65g,折合干种38g~50g。注:指种子发芽率为90%时的用量,若发芽率每增减1个百分点,播量相应增减2g。5.4.3.6压种保温移栽秧田播后用扫把将谷轻压入泥;抛秧盘播后轻压谷或用扫把将谷扫入孔穴中,清除秧盘上余土,盖剩余的20%营养土,然后早稻盖膜保温,晚稻盖草防晒防雨防鸟害。5.4.4秧田管理5.4.4.1调控温度早稻出苗期温度应控制在30℃上下,超过35℃,应揭开膜两头,出苗至1叶1心期膜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1叶1心期至2心1叶期,白天应揭开膜两头通风,膜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2心1叶期后应选择天气好的晴天揭膜。晚稻现青后应在傍晚揭去覆盖物,揭后洒足水,以防生理失水死苗。5.4.4.2调控水分早稻揭膜前保持秧床湿润不发白,缺水补水;揭膜至3叶期前建立平沟水,保持秧床湿润不发白,润土含水透气;3叶期后视天气情况勤灌跑马水,做到前水不接后水;移抛栽前3d~4d,灌半沟水蹲苗。5.4.4.3追肥对秧苗肥力差或基肥不足的田块,根据秧苗的长相,在秧苗2叶1心到三叶时,可用有机肥撒施于床面,因具体情况决定施用量,施肥后及时浇透水;或用腐熟的人粪尿1000kg/666.7m2兑水浇施;或用腐熟的沼液2000kg/666.7m2兑水浇施。5.4.4.4秧床除草DB36/T739—20135在撤膜炼苗时,人工拔除床面杂草。5.4.4.5防病灭虫抛秧前3d~5d,用生物农药制剂打一次送嫁药,以防治病虫害。5.5大田管理5.5.1灌溉水质要求应符合NY/T391的规定。5.5.2埋秆整地早稻:冬闲田利用冬季农闲时间,要求耕翻深度在20cm以上翻埋头年晚稻遗留下来的秸秆,耕翻前人工将秸秆均刀分散开,耕翻后保持原状备用;绿肥田在
本文标题:DB36T 739-2013 有机双季稻生产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002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