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高血压糖尿病管理PPT
1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省疾控中心慢病防治科李光春2内容提要基本概念高血压管理糖尿病管理工作要求评估指标3已成为威胁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可防、可治,预防效果优于单纯治疗(一)为何要对高血压糖尿病进行管理一、基本概念4高血压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从死亡率、患病率来看从危险因素暴露水平来看从疾病负担来看5据全国疾病监测资料统计显示,中国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呈持续上升趋势。从1991年到2000年,脑血管病、冠心病、支气管肺癌、肝癌、乳腺癌、糖尿病以及交通伤害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62000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近250万人,其中脑血管病139.5万、缺血性心脏病51.5万,高血压病23.7万。7中国慢病现患情况高血压患者2002年1.6亿,目前约2亿;估计糖尿病患者4000多万;心梗患者200万,年新发50万;脑卒中患者700万,年新发200万;我国每年癌症发病200万,死亡150万。7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长5.117.737.513.589.417.6512.3051015201959197919912002四次全国调查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现患率标化现患率9NoImage湖南省人群高血压流行趋势标化后,高血压患病率10年上升了73%,其中城市上升了90.4%,农村上升了55.5%。标化率(%)102002年,我国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18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分别达到6.1%、3.7%和1.8%,当时估计全国有糖尿病患者2346万人,空腹血糖受损者约1715万人,中老年人是糖尿病的主要受害人群。与1996年相比,仅仅6年时间,大城市人群患病率即上升40.0%。11目前,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及控制率都处于低水平。在知晓有高血压的人中,有效控制率只有6.1%,约323万人。12慢病危险因素水平持续上升,高血压成为重要的中间危险因素结局•心血管疾病•脑卒中•周围血管病变•癌症•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中间危险因素•血压•血脂•血糖•肥胖/超重行为危险因素•不平衡膳食•体力活动不足•吸烟•饮酒不可改变因素•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社会经济文化环境13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食物供应不断丰富的20年中,人们偏离“平衡膳食”的食物消费行为亦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肉类和油脂消费的增加导致膳食脂肪供能比的快速上升,以及谷类食物消费的明显下降,食盐摄入居高不下。14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居民身体活动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而人们自主锻炼身体的意识和行动并未随之增加。2000年全国体质调研和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一致表明:我国居民每周参加3次以上体育锻炼的比例不足三分之一,以30-49岁的中年人锻炼最少。15162002年我国男性吸烟率为66.0%,与1996年比,尽管吸烟率略有下降,但随着总人口的增加,男、女吸烟人数共增加了3000万。17疾病负担不堪重负经济负担生活质量恶化疾病负担间接经济负担包括因病损失的工作时间、因病而降低工作能力引起的经济损失,因病而引起的过早死亡损失的工作时间;陪护人员、亲友损失的工作时间。直接经济负担包括提供服务的费用(医药费、住院费和预防经费)和接受服务的费用(患者及陪护人员的差旅费、伙食费、营养食品费等生命年的损失经济负担182003年,我国居民因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等五种慢性病就诊高达6.51亿人次,占门诊总人次数的14.5%,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就诊分别达1.9亿人次与4703.9万人次。192003年因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等五种慢性病两周就诊患者中,劳动力人口约占一半。20慢性病多为终身性疾病,预后差,并常伴有严重并发症及残疾,使存活者的生命质量大大降低。以糖尿病为例,患者肾功能衰竭发生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17倍。2001年对我国30个省市大医院住院的糖尿病病人调查发现:73%糖尿病患者患有一种以上的并发症,其中60%患者合并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变,1/3合并糖尿病肾病,1/3合并眼病。21美国近几十年来,糖尿病死亡一直处于死因顺位的第七位糖尿病是导致以下情况的主要原因:非创伤性截肢(大约每年57,000例或每天150例)劳动力人口的失明(大约每年20,000例或每天60例)终末期肾病(大约每年28,000例或每天70例)糖尿病导致患者生命质量下降,造成严重失能。全世界每年300万人死于糖尿病2223慢性病给居民家庭和个人,尤其是给农村居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慢性病与贫困的恶性循环,将使人们陷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境。24陈竺部长在2009年糖尿病国际论坛会议上,发表题为《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思考与框架》的演讲,指出中国正处于快速的健康转型阶段,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人口老龄化,对健康的威胁由传染病转为非传染病。如果没有有效的措施,未来30年慢性病将会是井喷式爆发,中国要立即行动。慢性病主战场在基层,社区医生、社区护士是健康守门人。25可防、可治,预防效果优于单纯治疗26NCCD高血压危害特别严重高血压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对危险高达3-4倍。有研究表明:23.7%的急性冠心病归因于高血压,我国脑卒中发生危险的40%~50%归因于高血压。02040608010002468101214161820YearsoffollowupPercentage(%)ControlIntervention66%43%93%80%CumulativeincidenceofDiabetes*1986-1992Hazardrateratio0.49(95%CI0.33-0.73)1986-2006Hazardrateratio0.57(95%CI0.41-0.81)*AgeandclustervariableclinicadjustedCDQDPOSChinaDaQingDiabetesPreventionOutcomeStudyParticipantsintheinterventiongrouphadanaverageof3∙6feweryearswithdiabetes.Thenumberneedtotreatwas6peopletopreventacaseofdiabetes.0510152002468101214161820YearsoffollowupPercentage(%)ControlIntervention17.4%12.5%1986-2006Hazardrateratio0.83(95%CI0.48-1.40)1993-2006Hazardrateratio0.73(95%CI0.42-1.26)CardiovasculardiseasemortalityCDQDPOSChinaDaQingDiabetesPreventionOutcomeStudy29全国活动开始芬兰(二)高血压糖尿病诊断标准高血压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标准30全国活动开始芬兰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是指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经过至少3次不同日血压测量,均达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根据病因明确与否,高血压可分为继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31全国活动开始芬兰糖尿病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在我国人群中采用WHO(1999)诊断标准:依据临床症状、空腹、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值来进行判定。如果存在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等糖尿病症状,并且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如果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或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小时血糖(PG)水平≥11.1mmol/l也可诊断为糖尿病。32全国活动开始芬兰(三)高血压糖尿病干预重在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健康教育,识别、评价、控制慢病危害因素;二级预防:早发现、诊断、治疗;三级预防:防止发生病残,促进康复。33干预的科学基础处于低危险状态健康疾病进入疾病危险状态发生早期改变出现临床症状不同的预后疾病临床干预预防干预3419.04.20213434慢性病防控策略•冠心病•脑卒中•数种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和肺气肿疾病高危现象•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血糖•体重过重及肥胖•吸烟•膳食不合理•酗酒•缺乏运动•精神压力与紧张行为危险因素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患者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早期诊断个体化指导和干预规范化管理康复三个人群三个环节六种手段35二、高血压管理内容高血压的早期发现及途径高危人群的识别与干预患者的随访管理患者全面健康检查流程高血压筛查流程随访管理流程36(一)高血压管理内容高血压的早期发现及途径机会性筛查就医中通过血压测量发现或确诊高的血压患者;社区血压测量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重点人群筛查各级医疗机构首诊测压(35岁及以上)发现的高血压患者。高危人群筛查登记、确诊的高血压患者。37高血压的早期发现及途径健康体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职工健康检查时检出高血压患者。居民健康建档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中发现的高血压患者。收集社区内已确诊患者信息利用家庭访视等机会收集不在社区确诊的患者信息。38高危人群的识别与干预高危人群的识别标准具有下列一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视为高危人群:收缩压介于120~139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介于80~89mmHg之间;超重或肥胖(BMI≥24kg/m2和/或腰围男性≥85cm,女性≥80cm);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1且每周饮酒≥4次);长期膳食高盐(食盐量≥10克/日)。39高危人群的识别与干预高危人群的识别渠道机会型筛查:日常门诊检查、社区内巡回医疗、患者家庭访视等巡回以识别高危人群;健康体检:辖区职工体检和就业体检;重点人群筛查:35岁及以上首诊测量血压、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等机会识别高危人群。40高危人群的识别与干预高危人群的干预登记造册,建立信息库,进行定期随访和管理;针对危险因素,进行个体化生活方式指导;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41患者随访管理随访管理内容(7)测量血压。询问症状和生活方式(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心理状态等。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如出现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对于紧急转诊者,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身体测量:测量身高、体重、心率、腰围。计算体重指数(BMI)。42患者随访管理随访管理内容了解患者服药情况。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和临床表现,进行评估和分类干预。血压控制满意、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时间。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药物不良反应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2周时随访。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者,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43患者随访管理随访管理要求:按照危险分层,分别进行一、二、三级管理随访管理形式:门诊随访管理:适用于定期去医院就诊的患者。门诊医生利用患者就诊时开展患者管理,并按照要求填写高血压患者管理随访卡。社区随访管理:有条件的社区,对于行动不便或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定期去医院就诊的患者,社区医生可通过在社区设点或上门服务开展患者管理,并按要求填写高血压患者管理随访卡。条件不成熟的社区,对行动不便或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定
本文标题:高血压糖尿病管理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045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