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2∕T 2195-2012 堤内池塘半流水养殖河蟹技术规程
ICS67.120.30B52备案号:36385-2013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DB32/T2195-2012堤内池塘半流水养殖河蟹技术规程Ruleforsemi-flowaquaculturetechniquesofcrabonthepondinthedyke2012-12-28发布2013-02-28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2195-2012I前言流水养鱼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养殖方式。长江堤内半流水生态养殖主要是科学利用由潮汐自然形成的水位落差,直接从长江水体中导引水流灌入堤内池塘(或低洼地)。通过养殖水体的不断交换为养殖对象提供高溶氧并带进部分饵料生物,达到优质高效的目的。本标准的编写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进行。本标准由泰州市农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靖江市农业委员会、靖江市水产技术指导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桂庆、戴玉红、沈林宏、顾树信、徐正东。DB32/T2195-20121堤内池塘半流水养殖河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以下简称河蟹)堤内池塘半流水养殖的环境条件、池塘建造、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日常管理、捕捞收获等技术。本规程适用于有自然落差水源的堤内池塘半流水河蟹养殖,池塘饲养也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T13078饲料卫生标准GB18406.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536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NY/T5065无公害食品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5073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2001)第[168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半流水生态养殖Halfflowingwaterecologyisbreed.是指利用由长江潮汐自然形成的水位落差,直接有控制地从长江水体中导引水流灌入堤内池塘(或低洼地),通过养殖水体的不断交换为养殖对象提供高溶氧并带进部分饵料生物,利用养殖对象的自然属性与环境和谐共存。3.2堤内Betweenthedyke.系指长江江边堤坝内与陆地相接的一侧。4环境条件4.1养殖场地的选择应符合GB/T18407.4中3.1及3.2的规定。选择水源、光照充足,保水性好,长江水位落差2.0m左右的区域。4.2养殖用水水源直接导引长江水体,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5池塘建造DB32/T2195-201225.1建塘堤内池塘(或洼地)改造以便于发挥小生态效益和便于操作管理为原则。设计布局应分三个区域,水源沉淀区(进水处)、尾水处理区(排水处)各占总面积7%~10%,中间养殖区占总面积80%~86%,坡比按1:2.5,水源沉淀区、尾水处理区底部均低于养殖区30cm~50cm,区与区之间留一低坝。进水区用于沉积江水中的泥沙,尾水处理区用于净化随养殖用水排出的蟹虾鱼的排泄物,中间养殖区排出的尾水经排水区净化设施(如人工湿地)净化达长江饮用水标准后排入长江。洼地修整后塘埂夯实,塘底平坦,保水深度1.0m~1.5m,两侧挖有洼漕,便于排水。池塘以1hm2以上为好,洼地以3hm2以上为好。5.2进排水设施整个设施分进水控制闸、排水控制闸、导流通道及启闭装置等部分。其结构、位置的确定,应保证池水的交换充分以及生产的安全性,导流口采用八字型散流式。进排水口位置应与池塘(洼地)的形状、大小相适应,如池塘面积较大时,应专门开挖进、排水渠,力求避免池塘中的涡流、短路及死角的存在,提高池水的有效利用程度。进排水道管径(或过水断面)的大小,可依流量及适宜的流速确定。5.3防逃设施中间养殖区池塘四周用塑料薄膜、石棉瓦、钙塑板、聚乙烯网片、水泥板墙、砖墙等建造好防逃设施,建造形式因地制宜,四周可采用聚乙烯网围成倒檐状,防逃墙高60~70cm,其中埋入土内15~20cm,倒檐宽40cm,夹角75°左右,防止河蟹外逃,各区间用聚乙烯网片隔开并装倒檐。6放养前准备6.1清塘消毒秋冬排干池水,去除淤泥,淤泥厚度不超过10cm,晒塘冻底,种苗放养前15~20d,每667m2用生石灰75kg~100kg,全池泼洒底消毒;7~10d后,进水50~60cm;进排水口用孔径为282um的筛绢网过滤。6.2水草栽培与处理6.2.1水草栽培6.2.1.1栽培品种适宜栽培的水草品种有:苦草、伊乐藻、马来眼子菜、菹草、轮叶黑藻等,栽培品种应因地域选择,注重水生植物的多样性和保持多种水草的适当比例。6.2.1.2栽培方法水草栽培方法按NY/T5065附录B的要求执行,一般在进、排水口应适当密栽,水草盛势时覆盖率达70%,养殖区域覆盖率不超过60%,养殖水域水草栽培布局应视具体环境、养殖密度等情况而定。6.2.2水草处理在饲养的中后期,应加强对水草的管理,如果水草生长过旺,塘载量过大,应当及时蔬稀或清除。6.3施肥池塘清整后7~10d进水50~60cm,一次施足基肥,采用发酵腐熟后的粪肥,每667m2施用量200kg~250kg。6.4螺蛳投放清明前每667m2投放清洁的活螺蛳300~350kg,7月份视池塘螺蛳情况每667m2补投喂150kg左右。7苗种放养:7.1蟹种放养: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行动敏捷、附肢齐全、指节无损伤、无寄生虫附着的扣蟹,蟹种规格为140只/kg~180只/kg,每667m2放养400~500只,放养前用0.3%~0.4%的食盐水溶液浸洗5~10min后下塘,2月底放养结束,选择晴朗暖的天气进行放养,避免冻害。7.2混养品种放养3月份前放养长江青虾种,规格为1000~1500尾/kg,每667m2放养3~5kg。3月上旬放养异育银DB32/T2195-20123鲫苗种,投放规格32~56g/尾,每667m2放养80~100尾。6月中旬投放4~5cm的长江翘嘴鳜繁育的一代鱼种,在塘内用网片分隔出一小区培育至体长10~15cm后放进大塘。常规鱼苗种每667m2套养10kg左右,放养规格有斤两鱼种和当年夏花两种。8日常管理8.1投饵8.1.1饵料质量应符合GB13078的规定8.1.2饲料品种植物性饲料:豆饼、小麦、花生饼、玉米、蚕沙、地瓜、海带粉、各种水草。动物性饲料:螺蛳、河蚌、小杂鱼等。配合饲料:按照河蟹生长营养需要,应符合NY5072的规定制定的颗粒饲料。8.1.3投饵原则螺蛳投放一般一次性投放结束,配合饲料应根据河蟹不同生长期的营养需求,适当调整配方加工后投喂,采用少量多次、多点投喂的方法,每天投喂2~3次,饲养早期每天投喂3次,中后期每天投喂2次,每天上午、下午投喂于水较深的草根处,傍晚投喂于浅滩上。投喂量以两小时左右吃光为准,水草投喂饲应根据河蟹生长和塘内水草生长情况确定,蜕壳期间增加投量。具体操作应符合NY/T5065的规定。8.2水位控制长江潮汐每天两次,高平潮到低平潮的时间,一般为3~4.5h,落差1.0~3.5m。在掌握长江潮汐(早、晚潮)涨落规律的前提下,适时控制水源沉淀区(进水处)、尾水处理区(排水处)和中间养殖区的水位。养殖前期水源沉淀区和中间养殖区水位控制在1.0m以内,后期1.5~1.8m,保证半流水的流速后期高于前期,尾水处理区的水位在前后期都低于中间养殖区。8.3水质管理8.3.1养殖池水质养殖池塘水质应符合NY5361规定。8.3.2半流水控制进入养殖池的水量和次数,随高潮位、低潮位、养殖前期和养殖后期有差异。一般前期(2~5月)每天开启闭装置换水一次,中后期(6~10月)每天换2次,原则是水源沉淀区(进水处)补足池水,保持一定的贮水量。换水方式主要是利用潮汐自流灌排,涨潮时进水,落潮时排水,整个养殖系统始终处于半流水状态。整个养殖期间保持水质清新,溶解氧保持6.0mg/L以上。8.3.3生态保护剂的使用生石灰在养蟹生产中应注意,一是选择没有风化的块状生石灰;二是养殖过程中生石灰的使用时间一般在中后期,使用周期为10~20d一次,水深1m的池塘每667m2用量为10~15kg,三是生石灰不可与卤素类消毒剂、杀虫剂等同时使用,一般应叉开5~7d。沸石粉是一种非常好的吸附剂,它可吸收大量的有害物质,如氨氮、硫化物等,同时它还是微生物的有效载体,增强有益生物处理有害物质的效果,其次,也可增加养殖水体中微量元素,使用量一般每667m2用15~25kg。8.3.4有益藻类培养放养前一星期,即可引灌江水,施足基肥,透明度控制在30~40cm之间,培育有益藻类,利用有益藻类吸收养殖水体中过剩的营养物质,抑制对养殖生物有害的藻类生长繁殖,从而稳定水质。8.4巡塘每天巡塘两次,检查防逃设施有否损坏,如有发现及时修复,检查河蟹吃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减少饲料浪费。8.5病害防治DB32/T2195-201248.5.1预防方法养殖过程中坚持以预防为主,应采取如下措施:a)干塘清淤和消毒;b)苗种检疫和消毒;c)防止水蛇、老鼠等敌害生物入侵,如发现应及时捕杀;d)控制水质为主,5~8月份定期用生石灰调控水质;e)中草药药饵定期投喂,7~8月份定期用大蒜、五倍子、板蓝根等中药粉剂拌饵制成药物饲料投喂,预防病害。8.5.2治疗方法药物的使用按照NY5071和NY5073标准执行。疾病防治坚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强调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坚持采用生物、无残留药物,消毒以生石灰、卤素类、季胺盐类为主,内服选用板兰根、五倍子、仙鹤草、蛇床等中草药。发病期间应根据病原体特征、病灶症状、危害程度等对症选药,合理给药,同时根据药物在河蟹体内代谢的规律,适当调整用药浓度、用药次数、用药间隔时间,注意休药(停药)期。9捕捞收获9.1捕捞9月~10月直接在池内设置地笼张捕,10月~11月利用河蟹有逆流而上的习性,采用流水捕捞法,先排水后注水,使池水形成水流,在上水头设网具捕捞,最后干塘捕捉。9.2暂养在水质清新的塘中放置上有盖网的防逃设施网箱或大笼,捕捞的成蟹应经2h以上的暂养,待吐泥滤脏后进行销售。暂养箱(或笼)可设置在进水口附近。9.3运输暂养后的成蟹应根据市场需求分规格,分雌雄,分袋包装,保温、保湿运输至市场销售。10量指标与养殖周期放养指标、养殖周期、商品规格及产量指标见表1。表1放养指标、养殖周期、商品规格及产量指标放养养殖周期商品规格预计产量品种规格蟹100~200只/kg8~9月125~250g/只45~55kg/亩青虾1000~1500尾/kg4月3~7g/尾7~10kg/亩鳜5~10cm/尾5~6月400~780g/尾3~5kg/亩异育银鲫30~50尾/kg10月150~250g/尾10~13kg/亩常规鱼4~8尾/kg10月750~1300g/尾13~15kg/亩2~4cm/尾10月100~150g/尾8~10kg/亩
本文标题:DB32∕T 2195-2012 堤内池塘半流水养殖河蟹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050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