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2∕T 2233-2012 二氯喹啉酸对水稻产生药害的诊断技术规程
ICS65.020B17备案号:37010-2013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DB32/T2233-2012二氯喹啉酸对水稻产生药害的诊断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valuatingthePhytotoxicityofQuincloracinPaddy(OryzaSativaL.)Plants2012-12-28发布2013-02-28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2233-2012前言为规范水稻对稻田常用除草剂产生药害的诊断,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苏省泰兴市农委植保站。本标准起草人:李永丰、徐优良、李建伟、李宜慰、杨霞。DB32/T2233-20121二氯喹啉酸对水稻产生药害的诊断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二氯喹啉酸对幼苗期水稻产生药害的症状表现特征、发生原因及诊断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水稻秧田、水稻水旱直播田,机插秧田及移栽水稻田。在水稻2.5期至6叶期未按农药产品标签使用二氯喹啉酸单剂及以二氯喹啉酸为成分的二元除草剂混配剂(计混配剂中的二氯喹啉酸有效含量)或者按农药产品标签用药后,突遇不良天气对水稻药害的鉴定。本文件不适用于其它稻田除草剂品种如酰胺类与磺酰胺类除草剂品种、前茬作物使用化学除草剂后的土壤残留药害或者草甘膦、百草枯及草铵膦的漂移药害。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796—83农药包装通则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GB/T8321.5-200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GB/T8321.9-200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九)GB/T19378-2003农药剂型名称及代码GB20813-2006农药产品标签通则NY/T1853—2010除草剂对后茬作物影响的试验方法NY/T1155.8-2007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除草剂第8部分3稻株药害症状分级3.1症状表现时期施用除草剂后,药后10~20天水稻生长处于不正常状态,表现为三级药害症状。3.2症状分级3.2.10.5级水稻叶片形态:秧苗心叶、嫩叶扭曲、部分心叶葱管状直立,但是能够恢复正常生长。3.2.21级水稻植株形态:茎基部膨大,变硬,变脆,心叶变窄,并扭曲成畸形,纵卷或葱管状直立,移栽到大田后长出的分蘖苗或者直播田稻株出现相同症状后7~10天分蘖仍可正常生长,但整株水稻主茎难以恢复生长。3.2.32级水稻生长变化:新生叶变黄、萎缩、扭曲而包在外层叶鞘中久不伸出,根系变短致使植株生长停滞,分蘖苗畸形,植株不能恢复生长。调查人员使用稻株药害症状分级标准前须进行训练。4水稻药害诊断DB32/T2233-201224.1二氯喹啉酸不合理使用技术诊断二氯喹啉酸不合理使用项目与技术指标见表1、表2。表1水稻叶龄≤2.5,在水稻水育秧田、旱育秧田、机插秧田及水、旱直播稻田施用二氯喹啉酸剂型及含量施药方法使用时期每666.7㎡每次制剂有效施用量(g)(兑水30Kg/666.7㎡)使用次数50%可湿性粉剂喷雾水稻叶龄≤2.525~30≥1水稻叶龄3~5≥37.5~45≥125%悬浮剂喷雾水稻叶龄≤2.525~30≥1水稻叶龄3~5≥37.5~45≥1表2水稻机插秧田、移栽田及水稻叶龄>5的水、旱直播稻田剂型及含量稻田类型施药方法使用时期每666.7㎡每次制剂有效施用量(g)(兑水30Kg/666.7㎡)使用次数50%可湿性粉剂机插秧喷雾水稻叶龄2~3≥301水稻叶龄3~5≥37.5~45≥1移栽田喷雾移栽后5-7天≥45≥1水直田喷雾水稻6叶≥45≥1旱直播田喷雾水稻6叶≥45125%悬浮剂机插秧喷雾水稻叶龄2~3≥30≥1水稻叶龄3~5≥37.5~45≥1移栽田喷雾移栽后5-7天≥45≥1水直田喷雾水稻6叶≥45≥1旱直播田喷雾水稻6叶≥45≥14.2二氯喹啉酸合理使用,突遇不良天气技术诊断在水稻水育秧田、旱育秧田、水旱直播稻田、机插秧田、移栽田按GB/T8321.5-2006与GB/T8321.9-2009合理用药,但是药前7天至药后10天期间,当地日均气温较常年高出正常年份3.5℃以上,同时段内最高日气温也明显高于往年,此时伴随干旱无降水,水稻药后10-15d易出现药害症状。5调查、记录和计算方法5.1气象资料施药期间气象资料,应从试验地或最近的气象站获得降雨(降雨类型、降雨量以mm表示)、温度平均温度、最高和最低温度(以0C表示)、风力、阴晴、光照和相对湿度等资料,特别是施药当日及前后15天的气象资料。整个施药期间影响药效结果的恶劣气候因素,如严重或长期干旱、无雨等均须调查记录。5.2水稻药害的田间调查和记录水稻受害株数以水稻叶片形态、水稻植株形态与水稻生长变化三种症状药害进行调查,记录每种症状的水稻株数。水稻育秧田因未按二氯喹啉酸标签合理施用而引起的水稻药害一般在移栽后10-15d,水稻本田期表现,因此,在本田期调查水稻药害可全面反映二氯喹啉酸对水稻产生药害症状。计算水稻受害株数总株数,对整个田块进行调查或在每个田块随机选择10~15个样方,每个样方0.25~1㎡,进行抽样调查,记录三种症状药害的株数。抽穗期有效穗数的调查方法同水稻受害株数的调查。5.2.1调查时间和次数调查时间根据水稻的栽培类型、施药时间和水稻受害症状出现时间而定,具体调查次数如下:第一次调查:药害后10-25天(水稻受害株数调查);DB32/T2233-20123第二次调查:齐穗期水稻的有效穗数。5.2.2除草剂受害率的计算方法按公式(1)计算。式中:X—受害率,单位为百分率(%);N—同级受害株数;S—稻株药害症状级别数;T—样方水稻总株数;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5.2.3齐穗期有效穗数损失率计算方法在通常情况下,不同品种水稻获得高产稳产的齐穗期有效穗数为20万穗/667㎡左右,准确的数值因水稻品种而异。按公式(2)计算。X=(CK–PT)×100%.....................................................(2)CK式中:X—有效穗数损失率,单位为百分率(%);PT—药害田块水稻抽穗期调查有效穗数;CK—水稻品种在正常高产栽培条件下的有效穗数;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6鉴定结果的评价根据被调查受害水稻的第一次调查的药害率与抽穗期有效穗数损失率的大小,在高产水稻栽培条件下,以有效穗数损失率为基准,推测水稻产量的损失率综合评定受害水稻的药害级别,各级别评定标准见表3。表3水稻品种发生药害性评定级别药害类型除草剂受害率有效穗数的损失率水稻产量的损失率0无药害0001轻微1.0~9.9%0.05%~0.49%0.1%~1.0%2轻度10.1%~19.9%0.5%~2.4%1.1%~4.9%3中度20.0%~39.9%2.5%~5.9%5.1%~9.9%4重度≥40.0%≥6.0%≥10.0%X=Σ(N×S)×100%……………………………………………………………………………(1)TDB32/T2233-20124附件A(资料性附录)鉴定记载表格(式样)水稻品种(系)药害性鉴定原始记录及结果记载表式样见表A.1。表A.1田间水稻品种(系)除草剂药害鉴定原始记录及结果记载表(式样)编号品种名称药害症状时间样方内稻株数药害时调查各级药害株数并计算药害率及抽穗期调查水稻有效穗数的损失率水稻产量的损失率药害类型0级1级2级3级药害率有效穗数的损失率鉴定地点:施药日期:药害调查日期:鉴定技术负责人(签字):
本文标题:DB32∕T 2233-2012 二氯喹啉酸对水稻产生药害的诊断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059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