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2∕T 1622-2010 茶区林网建设技术规程
ICS65.020.40B61备案号:28610-2010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DB32/T1622-2010茶区林网建设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sfortheconstructionofteafarmwindbreak2010-08-05发布2010-11-05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1622-2010I前言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本标准由金坛市农林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金坛市茶业技术指导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国顺、许映莲、张建国、许志辉、杨建康、孙伟忠、高彬、卞国珍、邵美林、黄欣。DB32/T1622-20101茶区林网建设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茶区林网建设的术语和定义、树种的配置、苗木要求、林网建设技术、苗木栽培、病虫害防治。本标准适用于低山丘陵茶区林网建设。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管理使用准则NY/T5018—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3茶区林网建设茶园四周建立防护隔离林带,园中按照一定的要求间种乔木或果树,形成林茶立体复合种植的茶园。3.1茶区林网建设的原则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乔灌结合,以林促茶,形成林木与茶树的立体复合栽培模式。3.2配置要求茶园西面、北面设置为主林带,栽种二行以上乔木;茶园东面、南面设置为辅助林带,栽种一行以上乔灌木;适当种植花草增强水土保持和景观功能;茶园中合理栽种落叶乔木或果树为林茶间作。4树种的配置4.1配置要求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常绿、落叶结合,乔灌结合,花草搭配。4.2树种选择4.2.1尽量避免与茶树病虫害有共性或是中间寄主的树种。4.2.2林茶兼作的树种:4.2.2.1主林带:选用香椿、榉树、银杏、杜仲、枫香、合欢、女贞、柳杉、广玉兰、法青、红叶李、桂花、红枫等。4.2.2.2辅助林带:选用香樟、榉树、银杏、杜仲、枫香、合欢、女贞、柳杉、广玉兰、法青、红叶李、桂花、红枫等。4.2.2.3林茶间作:选用银杏、薄壳山核桃、杨梅、枇杷、榉树、香椿、枫香、桂花、含笑等。5苗木要求DB32/T1622-201025.1基本要求主要乔木树苗树杆通直,花木树苗树体美观。无病虫害、生长健壮,根系完好,起苗时要根据苗木大小,带好土球。5.2规格要求主要树种主干高度在2.5m以上,胸径在3cm以上;其他苗木在两年生以上。6林网建设技术6.1茶园基础6.1.1新建茶园与林网建设同步进行,茶行规格一般为大行距1.5m,安吉白叶茶1号可以缩短至1.2m。6.1.2建成茶园,针对茶树已经成园投产的情况,根据树种配置、苗木要求林网设计密度,布置主防护隔离林带、辅助防护林带、园中间作树种及密度。6.2林带建设6.2.1要求林带要完整,不能有断垄、缺株。6.2.2栽种密度6.2.2.1主防护隔离林带,乔木树种株距(4~6)m。6.2.2.2辅助防护林带,乔木树种株距(3~4)m。6.2.2.3其他花木、草花种植根据实际情况而定。6.2.2.4块状或带状防护林,株行距为(2~3)m×(3~4)m。6.3林茶间作6.3.1间种:每亩配置树木或果树(10~12)棵。以1.5m茶行为例,一般隔6行栽一行树,树的株距为6m,栽成后的园中林木的行株距为(9×6)m。6.3.2裸露处:根据立地条件,栽植适宜的树木或花草。7苗木栽培7.1栽植7.1.1放样按照规划确定的树种和栽植密度,用稻草或生石灰定位,确定栽树的位置。7.1.2开塘7.1.2.1要求:开塘时,表土和心土要分开堆放。7.1.2.2时间:在秋末冬初前完成,便于土壤风化。7.1.2.3规格大小:视苗木大小而定,一般80cm×80cm×60cm。7.1.3移栽DB32/T1622-201037.1.3.1移植最佳时间:清明之前。7.1.3.2回土:将风化的表土回塘1/2,苗木土球大的回土少些,土球小的回土多些。7.1.3.3施基肥:有机肥(2~4)kg/株与回土拌匀,施入。7.1.3.4栽植时,覆土要分层压实,覆土高出苗木在苗圃土中的位置5cm左右,浇透水,第二天再压一次,覆土成馒头状。7.1.4固定为防止风吹摇摆影响成活,用木棍或竹子三角形立支架固定。7.2管理7.2.1抗旱新栽的苗木根系吸收水分难,气候干燥时,每隔(3~5)d对整株苗木喷水一次,根部多浇水。并用农作物秸杆覆盖保湿。7.2.2修剪控制侧枝和主干下部枝生长,使树木美观。7.2.3抹芽对于萌芽力强的树种,待到新芽萌发至(10~15)cm时,根据培养目的,选留(3~5)个生长健壮、顶芽饱满、无病虫的萌条,作为树势培养枝,其他萌枝全部抹去。7.2.4施肥一般当年新栽种的苗木不施肥,可以结合冬管进行施肥,用复合肥0.05kg/株加有机肥(0.5~1.0)kg/株,离树苗根(20~30)cm处开环沟施入并立即复土。8病虫害防治。8.1防治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从林茶复合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将茶树、林木纳入整体防治范围,统一部署,一体治理。8.2农业防治通过修剪病虫枝,减少病虫的发生。适时进行合理修剪,控制乔木树冠的遮荫覆盖度。8.3物理防治采用杀虫灯、性诱剂等诱杀害虫。8.4生物防治8.4.1注意保护茶树和乔木上栖息的草蛉、瓢虫、蜘蛛、鸟类等有益生物。8.4.2推广和使用生物源农药,如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8.5化学防治DB32/T1622-201048.5.1有限制地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林茶病虫害,既能将林茶复合生态体系中的有害生物有效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又能保障茶树鲜叶的质量安全。8.5.2在茶区林网中农药的使用应符合NY/T5018—2001中附录B和附录C的要求和GB4285和GB/T8321的规定。DB32/T1622-20105江苏省地方标准《茶区林网建设操作技术规程》编制说明1目的意义茶叶是特色农产品,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茶叶是饮用品,其质量安全倍受人们关注。通过在茶园四周、茶园内,按照一定的规格要求,配置栽植乔木树、花卉、果树,建立立体栽培结构,可增加茶园植物的多样性,改善茶园小气候,减少污染,增加茶叶的持嫩性,提高茶叶的品质,增加茶叶的经济效益和茶园综合效益。本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有效地解决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减少农药的使用,引导广大从业人员按照标准化组织生产,全面提升茶叶安全质量和水平。本“标准”制定以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注重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切合实际,且简明扼要,具有先进性和操作性。2任务来源本标准根据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09年度江苏省农业地方标准制定项目及经费指标的通知》苏质监标[2009]132号文件精神,由金坛市农林局提出,金坛市茶业技术指导站负责起草。3起草经过“茶区林网建设技术规程”编制任务下达后,由金坛市茶业技术指导站主持落实了起草小组成员。起草人员确定后,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进行了明确分工,对我市近几十年来有关茶园林网建设的技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参照有关标准,按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原理,编制本标准。4主要技术指标确定依据4.1品种的确定建立防护林带应选择优质、无病虫害的绿化树种。品种的确定,应根据立地条件和树木的适应性以及目的而选择树种。常绿乔木可阻挡冬季霜冻,减轻对茶树的影响。经济林果可充分利用空间,既起防护作用,又可采收果品,增加经济效益。花卉可改善茶园环境,增强茶园观赏性。4.2种植密度的确定根据树种的高度、树冠的大小,茶园中以树木的遮阳不超过30%,道路、渠道等林带的密度以树木能正常生长为宜。4.3施肥原则的确定根据木树需肥规律、土壤养分状况,确定相应的施肥量。种植前应施基肥,确保苗木成活、生长。4.4水份管理的确定新植树木对水要求相对严格。前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主,以防烂苗,中期进入生长盛期和高温季节,叶片蒸发量大,此时要保证充足的水份,多雨季节要排水,以防积水影响生长。4.5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确定根据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示范实践结果,通过营造良好的园地环境,利用合理的肥水管理,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物等综合防治措施。5结论本标准的制定以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注重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切合实际,且简明扼要,具有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本文标题:DB32∕T 1622-2010 茶区林网建设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136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