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目标导航方法点拨1.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起步历程,认识“双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学艺术领域硕果累累2.了解“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事业遭到的严重破坏,认识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须遵循文学艺术创作的这种规律3.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指引下,文化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1.学习“双百”方针与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在了解“双百”方针提出背景的基础上,认识其内容及意义2.学习“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了解“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化事业的发展受到破坏的史实3.学习文化事业的繁荣,了解重提“双百”方针和提出“二为”方向的意义目标导航方法点拨4.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的曲折历程的认识和分析,总结中国文学艺术事业发展的经验教训,探讨文学艺术发展与社会政治的关系4.学习时要注意本课内容与必修一、必修二的结合点,掌握新中国的文学艺术与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这也是高考的基本考查方向课前篇自主预习一二三一、“双百”方针与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1.历史背景(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提倡文学艺术为人民服务,启发人民的政治觉悟,鼓励人民的劳动热情”的指导思想。(2)随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迅速发展中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成为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2.正式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历史意义成为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在文化界引起强烈反响。课前篇自主预习一二三4.初步成就(1)涌现出《红岩》《红日》《红旗谱》《保卫延安》《林海雪原》《创业史》《谁是最可爱的人》《雷锋之歌》等文学作品。(2)《上甘岭》《南征北战》《英雄儿女》《青春之歌》《李双双》《五朵金花》《早春二月》等影片深受广大观众喜爱。(3)《龙须沟》《茶馆》《蔡文姬》《关汉卿》《文成公主》等剧目受到群众的欢迎。(4)具有民族特色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歌剧《洪湖赤卫队》、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受到广泛赞誉。课前篇自主预习一二三拓展延伸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我国的文学艺术作品以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新风貌为主题,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课前篇自主预习一二三二、“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1.“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2.文化凋零的主要表现(1)全国各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破除“四旧”,无数优秀的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大量国家文物遭受洗劫,许多文艺界人士、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士遭到批斗。(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化艺术成就被一笔抹杀,大批文化界知名人士受到严酷的政治批判,有的甚至被迫害致死。(3)许多优秀的中外文艺作品被贴上了“封、资、修”的标签,文艺工作者被下放到农场、干校“改造”,接受“再教育”。课前篇自主预习一二三(4)戏曲电影中只有所谓的“样板戏”一枝独秀,“八亿人口八个戏”成为当时文艺状况的真实写照。知识补充“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文艺界“以阶级斗争为纲”,背离、抛弃了“双百”方针,文学艺术事业受到极大摧残。课前篇自主预习一二三三、文化事业的繁荣1.历史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主要原因(1)1979年10月,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2)“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以及电影、戏曲艺术方面的政府奖等,有力地促进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文化精品的创作和繁荣。3.发展状况在“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指导下,改革开放后的文学艺术创作再现勃勃生机。课堂篇探究学习探究点正确认识“双百”方针材料导入材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几个口号是怎样提出来的呢?它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上提出来的。——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互动探究材料表明党中央提出“双百”方针的目的是什么?提示: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当堂检测课堂篇探究学习探究点名师精讲1.“双百”方针的实质和意义(1)实质:“双百”方针实际上是在文艺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就是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次和多样化格局,不是一“花”一“家”的单调形态。只要是赞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知识分子,便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者和建设者。“双百”方针是团结知识分子的情感纽带,是允许和鼓励不同观点、不同流派文化形态自由发展的政策依据。只要符合繁荣社会主义的经济文化这一民族最根本利益,只要有利于促进和体现社会的进步,就应该纳入先进文化的格局范围。当堂检测课堂篇探究学习探究点(2)意义:“双百”方针的提出,它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这两个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科学上不同学派之间的矛盾同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需要一条正确的路线去解决,而这条路线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2.“双百”方针遭遇曲折的危害及历史教训(1)危害:①使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合作态度和信任遭到相当严重的削弱。②使贯彻“双百”方针以后形成的国家政治生活中生动活泼的气氛受到压抑。③文艺界和学术界出现了万马齐喑的不正常状况。(2)历史教训:党总结了社会主义时期的科学、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以及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在这三个关系中,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是最基本的。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当堂检测课堂篇探究学习探究点典例剖析【例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方针,但在贯彻过程中曾历经曲折,主要原因是()A.“百花齐放”使大部分文艺作品偏离了主题B.“百家争鸣”仅仅局限在科学上的不同派别C.这一方针否认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的社会现实D.将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论看成是阶级斗争题目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双百”方针所遭受的挫折,考查分析判断能力。解题指导:“双百”方针在贯彻实施的过程中遭到挫折,主要是受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左”倾错误的影响,把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论看成是阶级斗争。故选D项。答案:D当堂检测课堂篇探究学习1.“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其中“百花齐放”被我们党和国家作为文艺指导方针是在何时提出的()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文化大革命”后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故选A项。答案:A探究点当堂检测课堂篇探究学习2.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作出重要指示:“中国历史很长,建议在中国科学院设立三个研究所,把中国史分作三段来研究:第一所研究古代,止于汉;第二所研究魏晋到鸦片战争前;第三所研究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史……办一个杂志,定名为《历史研究》,方针是‘百家争鸣’。”该指示()A.推动了“二为”方向的提出B.有利于学术领域的繁荣发展C.所划分的历史阶段影响至今D.确立了革命史观的指导地位答案:B探究点当堂检测课堂篇探究学习3.1959年,文化部在全国大城市中举办“国庆10周年新片展览月”,一共展出了35部优秀影片,电影界将这一年称之为“难忘的1959年”。出现这种盛况的主要原因是()A.新中国成立,激发了人民的创作热情B.三大改造的完成C.“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D.科技进步推动电影业发展答案:C探究点当堂检测课堂篇探究学习4.1961年8月,北方昆曲剧院公演《李慧娘》,受到首都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1963年5月,《文汇报》发表文章,公开批判《李慧娘》;“文化大革命”期间,北方昆曲剧院被解散,1979年,北方昆曲剧院恢复建制,《李慧娘》一剧恢复上演。上述状况揭示出的本质问题是()A.政治运动左右文艺发展B.该剧剧本存在严重问题C.“双百”方针的贯彻具有曲折性D.党的文艺指导方针不断变化答案:A探究点当堂检测课堂篇探究学习5.1949年,毛泽东充满激情地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下列促进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文化建设的高潮”出现的是()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C.“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D.“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提出解析:B、C两项均不利于文化建设;D项出现于改革开放以后,故排除B、C、D三项。“双百”方针的提出促进了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化建设,故选A项。答案:A探究点当堂检测课堂篇探究学习6.某班学生高冉的爷爷说:“那段日子里,我们只能看到这些(下图),哪像你们现在看美国片、看韩剧等,丰富多彩。”材料中说的“那段日子”是指()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反右派斗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解析: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只能看到这些”“你们现在看美国片、看韩剧等”,高冉的爷爷只能看到的戏剧属于“样板戏”,因此“那段日子”应该是指“文化大革命”时期。答案:C探究点当堂检测课堂篇探究学习7.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的指导。“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两个方针适用的领域分别是()A.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B.文学艺术与意识形态C.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D.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答案:C探究点当堂检测课堂篇探究学习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影视作品当然离不开人物刻画和人物形象的重新塑造,一个好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肯定会在人物形象重塑上有亮点、有色彩。就辛亥革命这段历史来说,由于在过去一百年间,附加在这段历史上的意识形态色彩太过浓厚,因此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可能并不是历史真实,这就给创作者提供了发挥的空间。探究点当堂检测课堂篇探究学习参考答案:文学作品可以作为研究历史的资料。文学作品的风格本身就是历史的反映。对于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如作为历史资料进行研究,首先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时代,如辛亥革命后关于载沣形象的塑造,是为了宣传革命,反对封建专制,辛亥革命后的文学作品多把载沣塑造成了无能、自私等反面性格的人物。如对载沣的真实性格进行研究,还必须与相关历史典籍的记载相印证,还原他的真实形象。因此,将文学作品作为历史资料进行研究时,必须慎重,必须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探究点当堂检测课堂篇探究学习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一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课件 人民版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170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