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九戊戌变法课标要求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背景。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3.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4.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第1课酝酿中的变革目标导航1.了解甲午战后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及危害。(重点)2.了解清政府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应对措施及结果。(重点)3.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影响。(难点)4.了解早期维新思想和康有为等人的思想主张及活动;理解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和影响。(重点)基础落实壹深化探究贰内容索引达标检测叁基础落实壹1.国际形势(1)在经济上:欧美列强先后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2)在政治上:英美等国进一步完善了资本主义的。(3)整体趋势:变革旧的制度,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2.国内形势(1)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①《马关条约》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过程。②西方列强掀起了一场的狂潮。一、大势所趋答案运行机制资本主义瓜分中国(2)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①原因:许多有识之士发出了“”的呼声,19世纪末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②影响: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答案实业救国中国资产阶级思维点拨(1)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日本的侵略势力开始进入中国内地;与此同时,英、法、德等帝国主义列强也趁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它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2)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经济力量的增长,不仅要求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制度,建立一个符合自己阶级利益的政权,在中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挽救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1.开眼看世界:面对列强的侵略,林则徐、魏源提出“”的主张,迈出了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步。2.洋务思想:19世纪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在“自强”“求富”口号的指引下,试图通过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的来挽救危机。尽管中国在的道路上迈出了较大的一步,但并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之路。3.早期维新思想(1)代表人物:主要代表有冯桂芬、王韬、等。(2)主张:认为西方的制度是最好的政治制度,主张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3)影响: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但对后来的戊戌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二、新思想的演进答案师夷长技以制夷六七十科学技术近代化郑观应君主立宪政治思想先导4.19世纪末维新思想的发展(1)康有为①著作:《》《孔子改制考》。②思想主张:借经学、孔子,否定专制,传播西方政治学说。③思想特点:将西方和中国思想相结合。(2)梁启超①著作:《变法通议》等文章。②思想主张:主张,提出了“以群术治群”为核心的“民权论”。③影响:梁启超的民权思想动摇了的神圣性和永恒性,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答案新学伪经考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传统儒家变法图存君主专制(3)严复①著作:翻译《天演论》和《原富》。②主张:把西方和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系统地介绍到中国。③影响:为维新变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5.维新派与顽固势力的论战(1)焦点:要不要实行、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制度、要不要改革封建的教育制度。(2)性质:是一场维新与守旧、变法与反变法的争论,是中国与没落的封建地主阶级在思想上的首次交锋。(3)影响:论战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为下一步的做了舆论准备和思想先导。答案进化论维新变法君主立宪新兴的资产阶级政治斗争易错提醒(1)康有为借助孔子的权威的目的不是发展儒学,而是传播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维新变法服务。(2)披着经学外衣既体现了康有为高超的政治智慧,减少了变法阻力,又暴露了他所代表的维新派的软弱性。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加深。2.表现(1)公车上书:1895年康有为发起“”,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从理论上的宣传发展为实际的行动。(2)创办报刊、成立团体①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北京创办《》,成立,以宣传维新,开启民智。在其带动下,时务学堂、南学会等纷纷建立。②1898年,康有为在北京成立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口号的,对于当时的运动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预示着戊戌维新高潮即将来临。三、士人干政答案公车上书中外纪闻强学会保国会爱国救亡思维点拨从康梁维新思想宣传到“公车上书”,表明维新运动由思想宣传阶段进入到政治实践阶段。概念阐释公车上书: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率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朝廷,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它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性政治运动的开端。史论要旨(1)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经济上资本输出,政治上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这成为戊戌变法的经济、阶级基础。(3)康有为的思想特点是把传统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相结合。(4)梁启超强调实行君主立宪,改革科举制度,发展近代工业。知识图示返回深化探究贰史料一①《时局图》如图,近代爱国者谢缵泰所作,1898年在香港发表。主题一戊戌变法的时代背景史料二《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数额之大是空前的,相当于②清政府三年的财政收入,必须在三年内还上,于是清政府大借外债,甲午战争后一年内就借了3.7亿两白银。史料三③甲午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时间企业数资金额(万元)1863~1894年1196801895~1898年2741432史料解读①《时局图》生动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②使清政府产生严重的财政危机。③该表反映了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问题思考(1)谢缵泰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时局图》的?结合史料一概括帝国主义侵华方式的变化。提示背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变化:经济上,由商品输出阶段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政治上,分而治之,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提示(2)史料二说明清政府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教材说明清政府统治危机的表现。提示原因:清政府战争赔款和大借外债。表现:财政困难,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尖锐。提示(3)史料三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原因: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与主张;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史论总结戊戌变法的时代背景(1)时势条件:甲午战争后,欧美列强趁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与经济掠夺,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迫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积极寻求救亡之策。(2)思想渊源:19世纪七八十年代,脱胎于洋务派,痛感洋务运动弊端的早期维新派产生。他们要求抵抗列强侵略,要求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做了思想准备。(3)经济基础: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其产生的经济基础。(4)阶级基础:随着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提供了阶级基础。(5)社会根源:中日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此后清王朝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而大肆出卖国家和民族权益,统治更加专制腐朽,这就促使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探寻新的、反映资产阶级意愿和要求的救亡图存道路。(6)国际因素: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和日本的迅速强大,促使资产阶级维新派决心以日本为榜样,通过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维新,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史料一中华而自安卑弱,不欲富国强兵,为天下之望国也,则亦已耳。苟欲安内攘外,君国子民,持公法以求升平之局,其必自设立议院始矣。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①商务。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史料二②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王命。——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史料解读①“商务”是指新兴的资本主义。②康有为的政治主张。主题二比较早期维新思想与康、梁维新思想问题思考(1)据史料一分析郑观应认为中国需要借助什么途径实现富强。“与外人商战”是什么意思?提示途径:郑观应主张既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又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含义:“与外人商战”是指发展资本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在市场上竞争,抵制外来经济侵略。提示(2)史料二中康有为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其理论依据是什么?提示主张:君主立宪。依据:三权分立学说。史论总结比较早期维新思想与康、梁维新思想(1)联系①早期维新思想是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康、梁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②都主张变法。经济上主张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创办新式学校。③都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都是爱国的和进步的。(2)区别①早期维新思想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改革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还为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历史根据,使变法思想形成较完整的理论。②早期维新思想没有付诸行动。康、梁将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迅速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返回达标检测叁1.下图漫画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国内时局图。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直接因素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答案1234√解析解读图片可知中国处于被分割的局面,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列强瓜分中国,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直接因素是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故C正确。解析2.“谁识书生能报国,晚清人物属康梁”。这句诗描述了清末一次著名的思想政治运动,其背景之一是A.《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第二次鸦片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社会与民族危机C.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D.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完整方案答案1234√3.“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对公众意识的影响日益扩大,中国不但面临着行政管理崩溃的现实,而且开始了以辛亥革命为结果的政治瓦解的进程。”这说明维新思想A.对封建专制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否定B.促使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C.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D.导致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答案1234√解析“对公众意识的影响日益扩大,中国不但面临着行政管理崩溃的现实,而且开始了以辛亥革命为结果的政治瓦解的进程”可知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是有益的,故C项正确。解析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与国人办报高潮相遇相逢。1896年,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它事实上成为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报刊。以下均摘自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政论性文章:吾所谓新法者,皆非西人所故有,而实为西人(对中国之法)所(做)改造。因此,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论不变法之害》西人之侮我甚矣!西人之将灭人国也,则必上之于议院,下之于报章。日日言其国政之败坏,纲纪之紊乱,官吏之苛黩;其将灭人种也,则必上之于议院,下之于报章。——《论中国之将强》1234今之言变法者,必曰练兵也,开矿也,通商也,斯固然矣。却是弥缝蚁穴,漂摇一至,同归死亡,而于去陈用新,改弦更张之道,未始有合也,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即举一国之民而智焉,而力焉,则必无复退而为君政,此于公理不顺。“君权”之下的民意之伸,固非泰西之所得专,亦非震旦(中国)之所得避。——《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1234(1)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梁启超维新论说的主要内容。答案内容:阐述康有为的“托古改制”论,强调维新变法的重要性;痛陈列强灭亡中国的危机,呼吁政治改革;批判洋务派不知“本原”的变法,强调变法之本在变体制;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1234解析根据所给四则材料分别概括出梁启超维新论的四个主要观点,如第一则材料中“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即在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九 戊戌变法 第1课 酝酿中的变革课件 人民版选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171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