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区域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课件
第四部分区域地理与区域发展专题十三区域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地理天津市选考专用五年高考A组自主命题·天津卷题组考点一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天津滨海新区发挥临海优势,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1.(2019天津文综,1,4分)集中分布在滨海新区北部的四处景观(见图1),共同反映了当地着力发展的产业是 ()A.船舶制造与维修B.海洋文化旅游C.水产养殖与捕捞D.远洋货物运输答案B本题以天津滨海新区的相关资料为命题情境,重点考查了区域产业发展;通过集中分布在滨海新区北部的四处景观图,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凸显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观念。据题意分析可知,集中分布在滨海新区北部的四处景观:海洋博物馆、航母主题公园、妈祖文化园和“渔家乐”码头,均反映的是海洋文化,反映当地着力发展的产业是海洋文化旅游,B项正确。易错警示解答本题时,只看航母主题公园图片,没有看图名,易误认为当地着力发展的产业是船舶制造与维修或远洋货物运输;只看“渔家乐”码头图片,没有看图名,易误认为当地着力发展的产业是水产养殖与捕捞。2.[2018天津文综,14(1),9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在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如下图文字所示) 图中★所示内容是京、津、冀的产业发展定位,请分别列举三地实现各自产业发展定位最具优势的一项区位条件。(9分)答案京:科技力量雄厚(科技人才集中);津:现代工业基础好(制造业技术水平较高);冀:传统工业基础好(与京、津两市相邻;劳动力丰富;土地资源丰富)。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最具优势的条件是北京市科技人才集中,科技力量雄厚;天津作为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最主要的区位条件是天津市制造业技术水平高,现代工业基础好;河北省作为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最主要的区位条件是河北省传统工业基础好,与京津两市相邻,等。答题思路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有地理位置、土地、水源等自然资源条件,市场、劳动力、交通、资金、技术等社会经济条件。对这些因素要尽量考虑全面,再结合材料、紧扣题干回答。3.[2014天津文综,14(3),10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山城重庆工业历史悠久,是大型综合性工业中心和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2014年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增长极,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三峡水库面临着泥沙淤积、水污染等环境问题。为了解决三峡水库的环境问题,重庆工、农业内部结构应如何调整?并说明调整产生的具体作用。请填表回答。(10分)产业部门结构调整具体作用农业①②③工业④⑤答案①扩大林业比重(降低种植业比重)②减少水土流失③减少农药、化肥对水体的污染④降低高污染工业比重(扩大低能耗、低污染工业比重)⑤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解析材料给出了“泥沙淤积、水污染”的环境问题,对应农业结构调整应增加林地,减少种植业,减少种植业是为了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防止水污染;增加林地,是为了减少水土流失,减少泥沙淤积。对工业结构调整,调整方向应减少工业废弃物的排放,减少水污染。考点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天津滨海新区发挥临海优势,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4.(2019天津文综,2,4分)政府有关部门在沿海滩涂上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见下图),其目的主要是 () A.保护海岸,净化海水B.恢复生态,美化环境C.增加湿地,吸引鸟类D.开发滩涂,海水养殖答案A据图分析可知,图中人工礁石和盐生植物介于低潮线与高潮线之间,其中人工礁石放置在防潮堤的前沿地区,可以减缓海流速度,减轻海水对海岸的冲刷作用,保护海岸,同时,盐生植物可以起到净化海水的作用,A项正确;放置人工礁石、引种盐生植物与美化环境无关,B项错误;没有增加湿地面积,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开发滩涂和海水养殖,D项错误。解题关键解答本题的突破口在于从图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人工礁石、盐生植物的位置——介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下面两题。5.(2015天津文综,8,4分)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答案C本题考查湖泊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艾比湖面积缩小,湖水减少,盐度增大,生态环境恶化,不利于鱼类生长,鱼类密度会降低,湖面缩小导致芦苇大量枯萎,而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故湖泊的自净能力减弱;湖面减小而湖水蒸发总量会减小,故C项正确。6.(2015天津文综,9,4分)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A.修建水库调节径流B.退耕还草保护水源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答案B本题考查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修建水库,会减少入湖水量,萎缩状况会加剧;咸水湖中不适合发展水产养殖;芦苇能改善水质,但对艾比湖萎缩没有影响。A、C、D项错误。艾比湖为内流湖、咸水湖,为防止其继续萎缩,要尽可能增大入湖水量,在该流域退耕还草,保护水源是最恰当的措施,B项正确。B组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考点一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川西林盘”主要分布于川西平原,因竹木繁茂、小巧如盘而得名,是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乡村聚落。成都市有大小林盘约12万个。下图为“川西林盘景观及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2019江苏单科,25,3分)川西林盘形成的背景有(双选) ()A.地形平坦,水网密布B.气候温和,物种丰富C.精耕细作,自给自足D.人多地少,耕地不足2.(2019江苏单科,26,3分)发挥川西林盘历史文化价值的途径有(双选) ()A.拆迁合并,扩大林盘的规模B.集中布局,建设规模化小区C.保护性建设,留存文化遗产D.农旅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业答案ACCD本题组以“川西林盘”这一独特的乡村聚落景观为背景,考查我国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及发展等知识;试题以景观图和示意图为材料,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和区域发展,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特色乡村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引导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地理观和关注家国情怀的理念。第1题,由材料可知,川西林盘位于川西平原,这种乡村聚落外层是水渠农田,说明该地区具有地形平坦、水网密布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显示物种丰富这一优势特点,B项错误;该乡村聚落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聚落形状较为封闭,应具有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特点,C项正确;平原地区,耕地资源较为丰富,D项错误。第2题,对乡村聚落进行拆迁合并,不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和传统聚落的保护,A项错误;建设规模化小区,不利于乡村聚落历史文化价值的留存,B项错误;进行保护性建设,留存文化遗产,有利于发挥川西林盘历史文化价值,C项正确;农业、旅游业相结合,可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D项正确。知识拓展传统文化聚落:聚落是有机的,是一个生命体,过去的聚落形成是顺其自然、因地制宜。传统聚落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其自身暗含着一种规律、一种体系。这种规律和体系是由于人类的创造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时,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并且通过健康的成长延续到现在;这一过程就是原生态聚落人居环境的营造。澳大利亚(甲)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乙)。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甲 乙3.(2018课标Ⅲ,9,4分)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甲所示的 ()A.①地附近B.②地附近C.③地附近D.④地附近答案B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根据所学知识,明确①地为地中海气候,②地为热带沙漠气候,③地为热带草原气候,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只有②地符合“自然景观极度荒凉”的描述,故选B选项。关键点拨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澳大利亚气候的分布,并根据材料的描述选出正确选项。4.(2018课标Ⅲ,10,4分)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A.收集雨水B.方便通信C.增加采光D.通风换气答案D该地区降水稀少,通天井无法收集雨水;这种地下住宅是在工业时代形成的,当时已有很好的通信方式;由图看出,通天井又深又窄,采光作用有限,但可以很好地通风换气,故选择D选项。疑难突破考生对这种地下住宅比较陌生,难以确定其通天井的作用。解题时要注意这种住宅由早年的矿井演变而来,当时已是工业时代,可以很好地解决用水、通信和采光问题。5.(2018课标Ⅲ,11,4分)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①室温不变②冬暖夏凉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B由材料可知该地气温年较差较大,地下住宅的室温也会有所变化,只是温差小、冬暖夏凉。该住宅位于地下,明显与黄土高原的窑洞类似,故选B选项。审题方法本题的审题关键是要抓住“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说明其夏天凉快,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2017年2月,《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图Ⅰ为“某地坑院村落景观图”,图Ⅱ为“某黄土塬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图Ⅰ图Ⅱ6.(2018江苏单科,15,2分)图Ⅱ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 ()A.甲B.乙C.丙D.丁答案D由景观图可知,该村落整体位于地势较高的平坦地形处,与图Ⅱ中的丁处相符。7.(2018江苏单科,16,2分)作为“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地坑院,今后应 ()A.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B.对各处地坑院完整保护C.对废弃的地坑院大力修复D.加速地坑院的推广建造答案A地坑院与一般民居修建位置、形态有较大差异,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一定的非凡性,可选择部分地坑院作为旅游资源合理保护、开发。故A项正确。但由于地坑院位于地下,居住在其中也有诸多不便,则不宜加速推广建造,废弃后也不必大力修复。知识拓展地坑院,源于穴居文化,与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陕北窑洞并称为民居史上的“四大奇观”。地坑院具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的特点。现主要分布于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等地,多位于高台平地。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时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8.(2017江苏单科,25,3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的特征有(双选) ()A.东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一直领先全国B.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呈加快的态势C.1978—1990年,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相同D.1978—1990年,西部地区与全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速最接近答案BD本题考查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图示三个时期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由约7.2%→9.2%→13.5%,呈现明显的加速增长态势,则B正确;图示1978—1990年,西部地区与全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速最接近,故D正确。9.(2017江苏单科,26,3分)1978—2015年我国人均GDP年均增速变化反映了(双选) ()A.改革开放对东中西部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性B.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不断加快C.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主要取决于中西部增速D.21世纪以来,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格局发生了变化答案AB本题考查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图示1978—2015年,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不同,前期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东部地区最先开放,故能体现改革开放对区域影响的差异性,则A正确;2000年后,即西部大开发后,随着政策倾斜,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得以改善,使西部地区人均GDP增速明显加快,则B正确;图示在2000年以前,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大于中西部地区,小于东部地区,说明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主要取决于东部增速,则C项错误;进入21
本文标题:(天津专用)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区域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262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