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七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时空坐标阶段特征知识网络时空坐标阶段特征知识网络1.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创建革命团体、政党、宣传革命思想,民主革命逐渐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落入袁世凯的手中。袁世凯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他破坏民主,复辟帝制。他的倒行逆施遭到举国反对。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2.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必须进行文化变革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他们打着“民主”“科学”的旗帜,从1915年开始,发起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思想解放。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中广泛传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焕然一新。时空坐标阶段特征知识网络一二三四五六七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上书李鸿章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失望之余,他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孙中山(1866—1925)成立兴中会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发动广州起义1895年,孙中山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起义消息泄露,陆皓东等人被捕牺牲,起义失败流亡海外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做准备一二三四五六七2.同盟会与三民主义同盟会的成立思想基础《辛丑条约》签订后,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这些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组织基础各种革命团体也纷纷成立,影响较大的有华兴会和光复会目的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概况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建立领导机构。大会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一二三四五六七同盟会的成立政治纲领在成立大会上,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性质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影响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三民主义内容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影响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一二三四五六七特别提示1.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2.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3.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阐述和完善,其中民族主义是前提,具有反对封建主义的进步意义,也在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利益;民权主义是核心,是民主革命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民主主义是补充和发展。一二三四五六七二、辛亥革命1.革命斗士的奋斗萍浏醴起义时间1906年冬领导人刘道一、蔡绍南地点在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经过三万余人参加起义,奋战一个多月后失败意义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一二三四五六七安庆、绍兴起义时间1907年夏领导人光复会会员徐锡麟、革命党人秋瑾经过在安庆发动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起义人员与清军激战四小时,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秋瑾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广西起义1907年,孙中山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起义军奋战七昼夜,因弹药缺乏,最终失败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时间1911年4月领导人孙中山、黄兴等意义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一二三四五六七2.武昌起义主力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经过1911年10月10日晚,革命党人夺取军械库结果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影响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一二三四五六七特别提示1.萍浏醴起义是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2.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易错警示辛亥革命就是旧历辛亥年的武昌起义。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广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1911年武昌起义,因为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一二三四五六七史料研读史料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孙中山解读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但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大小军阀各霸一方,连年混战,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一二三四五六七三、中华民国的创建背景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建立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随后,又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标志着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的诞生一二三四五六七宣统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书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孙中山提出辞职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临时政府设在南京、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等条件窃取革命果实1912年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迫使南京参议院同意他在北京就职。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一二三四五六七《》颁布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意义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一二三四五六七知识拓展1.袁世凯能够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1)帝国主义对袁世凯的扶植。(2)袁世凯控制着北洋军阀的强大武力。(3)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从内部对革命派发动进攻。(4)帝国主义各国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5)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2.从政治、思想、经济和文化角度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政治上,以法律的形式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经济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文化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言论、集会、结社、出版等自由权利为进步知识分子进行先进思想传播创造了条件,纷纷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为后期的新文化运动提供条件。一二三四五六七四、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原因①袁世凯为了建立独裁统治,公然背弃誓言,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②1912年,宋教仁等以同盟会为基础,组成国民党,并在随后的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③“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经过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但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一二三四五六七独裁统治的建立①镇压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又下令解散国民党。②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不久,他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接着,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二十一条”目的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甚至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主要内容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复辟帝制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一二三四五六七背景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梁启超与蔡锷先后离开北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爆发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结果袁世凯纠集重兵围剿护国军。但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一二三四五六七北洋军阀①直系军阀,冯国璋和曹锟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②皖系军阀,段祺瑞掌握着北京政府,控制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③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地方军阀①滇系军阀,唐继尧占领云南、贵州;②桂系军阀,陆荣廷占领广东、广西影响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一二三四五六七知识拓展从合法斗争到武装斗争(1)1912年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希望通过国会选举,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2)袁世凯为阻止国民党组织责任内阁,1913年杀害宋教仁。这是二次革命的导火线。(3)1913年的二次革命,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结果失败,这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注意:“二次革命”是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人为维护民主共和,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一次武装斗争,它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终结。易错警示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4年,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特别提示北洋军阀是近代一支特殊的军事政治力量。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一二三四五六七五、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代表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一二三四五六七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内容①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新青年》发表了大量文章,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②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他还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③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一二三四五六七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性质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
本文标题:(课标通用)甘肃省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7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331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