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课标Ⅱ卷)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件
专题十六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高考地理(课标Ⅱ专用)A组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五年高考考点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2018课标Ⅰ,36(2)(4),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艾菲尔铁塔相当。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下图示意该项目的位置。 (1)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6分)(2)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4分)答案(1)(该项目)工程量巨大,设计成不同模块,可以由不同地区的工厂同时生产,缩短工期;模块运至现场拼装,减少现场(恶劣自然条件下)施工的时间和难度。(2)俄罗斯优势:资源(能源、天然气)丰富,(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技术强。中国优势:资金雄厚、制造业实力强、运输能力强、市场需求大等。解析(1)本题考查区域生产方式选择的原因。模块化施工的好处应从当地自然条件不宜长时期建设和分散化生产在时间、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说明。(2)本题考查区域发展条件。两国的优势应从天然气开发和消费过程分析,结合资源赋存、开采技术、运输能力、资金投入和市场需求回答。审题方法如何从材料信息转化为答题内容“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该地纬度高、气温低,适合建设的时间短。考点二产业转移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2016课标Ⅱ,3,4分)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规模B.劳动力成本C.原材料成本D.技术水平答案B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因素。家电组装工厂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为了获取最大利润,工厂不断向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转移,故B项正确。审题技巧判断家电组装工厂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关键,因此其不断转移是为了寻找廉价劳动力,以降低生产成本。2.(2016课标Ⅱ,4,4分)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市场规模大B.技术水平高C.劳动力素质高D.基础设施水平高答案A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以及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越南劳动力成本低,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投资吸引力大,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是因为中国有巨大的市场,A项正确。家电组装工厂的技术来源于日本,B项错误。中国的劳动力素质高,基础设施水平高,生产成本也较高,因此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吸引力下降,故C、D项错误。疑难突破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比较中国和越南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差异。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都有所上涨,因此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丧失成本优势,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广阔的市场优势逐渐凸显,因此,虽然越南的劳动力价格比中国低,但是中国广阔的市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依然有很大的吸引力。3.(2016课标Ⅱ,5,4分)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是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答案D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在全球化、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要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已逐渐成熟,没有继续加大力度的可能。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不利于我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我国家电产品的价格优势已不具备,不能盲目扩大生产规模。故D项正确。知识拓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产业转移、产业升级,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研发新产品,树立品牌意识,增强市场竞争力是中国经济发展正在经历的重大事件。B组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考点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2019年1月31日《人民日报》以“4000公里,南菜北运”为标题,讲述了一名司机驾车从广西运输蔬菜水果至新疆的经历。本次运输于1月27日从广西出发,途经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甘肃,1月30日晚到达新疆。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2019北京文综,9,4分)本次运输过程中,该车辆 ()A.由季风区进入非季风区B.先后经过内流区和外流区C.穿越秦岭和柴达木盆地D.正午影子的长度保持不变2.(2019北京文综,10,4分)南菜北运对输出地的主要影响有 ()①增加农民收入②加大保鲜技术投入③降低商业网点等级④改变城市内部路网结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A本题组通过“南菜北运”的路线这一报道,考查了我国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及资源调配的意义;这一路线上的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和资源调配的影响的作答要求学生充分获取、解读地理信息,并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我国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和南菜北运影响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引导学生关注区域合作和生产生活。第1题,南菜北运路线中的广西、贵州等地属于季风区,而甘肃部分地区、新疆属于非季风区,A项正确;路线前段的广西等地属于外流区域,新疆地区有大片的内流区域,B项错误;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材料中路线没有经过青海,C项错误;路线经过的各地纬度不同,且在运菜时间段,太阳直射点北移,我国正午太阳高度变大,影长有变化,D项错误。第2题,南菜北运是将南方蔬菜经过长距离运输,输送到我国西北地区,对于输出地来说,南菜北运扩大了其蔬菜的市场范围,增加了农民收入,①正确;长距离运输蔬菜,为保证蔬菜品质,对保鲜技术要求高,②正确;直接将蔬菜从广西运往新疆,提升了广西商业网点的等级,③错误;南菜北运是区域间的运输,不是城市内部运输,④错误。故选择A项。 红旗渠干渠景观图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为解决农业用水问题,在太行山的陡坡上修建了坡度很小、蜿蜒曲折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红旗渠(下图)。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3.(2019天津文综,5,4分)将红旗渠干渠的坡度设计得很小,是为了 ()A.减轻渠水对渠堤的侵蚀B.增加输水渠的输水流量C.减少输水渠中的泥沙沉积D.降低输水工程的建设成本答案A本题以调水工程——红旗渠为情境材料,考查了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对坡度很小、蜿蜒曲折的红旗渠干渠景观的关联分析,体现了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凸显了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因地制宜观。据文字材料分析可知,红旗渠修在太行山的“陡坡上”;而陡坡水流较快,对渠堤的侵蚀作用较强,渠堤易损坏,故要将干渠的坡度设计得很小,A项正确;红旗渠干渠的坡度很小,渠水流速较慢,输水时间延长,可能会使水量消耗增多,B项错误;渠水流速较慢可能会增加输水渠中的泥沙沉积,C项错误;为了降低红旗渠的坡度,干渠蜿蜒曲折,会增加输水工程的建设成本,D项错误。知识拓展与暗渠相比,明渠输水过程中,存在蒸发量较大,下渗量较多,易被污染,水量损耗较多,输水效率低的问题。下图为华北某城市2003年和2013年供水、用水对比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4.(2016江苏单科,25,3分)与2003年相比,2013年(双选) ()A.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B.供水总量增大C.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D.生活用水增幅最大答案AC图中信息表明再生水的供水量大幅提高,故A项正确。2003年的供水量为8.3+25.4+2.1=35.8,2013年的供水量为3.9+17.9+8.0+3.5=33.3,故B项错误。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尤其是环境用水量大大增加,且增加最明显,故C项正确,D项错误。名师点拨本题难度不大,但要注意2003年和2013年供水量的具体变化,否则容易错选B项。5.(2016江苏单科,26,3分)南水北调对该市的影响有(双选) ()A.利于改善生态环境B.水资源短缺得到解决C.降低用水的使用成本D.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答案AD南水北调缓解了水资源短缺,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故A项正确,B项错误。远距离调水提高了水的使用成本,减少了地下水的开采,故C项错误,D项正确。易错提示学生容易错选B项。原因是对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不够了解,调水只是缓解水资源短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水问题。6.[2019浙江4月选考,27(1)(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略图。 材料二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019年1月国务院批准某快递公司在乙城市建设我国第一个专业货运机场,该城市距武汉约1小时车程。(1)甲、丙两地为南水北调工程取水点。与丙地相比,甲地水质(填“好”或“差”),可调水量(填“大”或“小”)。(2分)(2)长江中游河湖密布,湖泊水体更新速度比河流(填“快”或“慢”);离湖远近不同,自然要素存在明显差异,它体现了地域分异的分异规律。(2分)(3)长江干流修建大坝后,库区水位上升,水生生物量(填“增加”或“减少”),库区泥沙淤积量最大的季节是季,大坝下游径流量季节变化(填“增大”或“减小”)。(3分)答案(1)好小(2)慢地方性(3)增加夏减小解析(1)甲地是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沿线人口和城市少,污染少,水质较好。丙地位于长江下游河段,流量大,可调的水量多,但水质比甲地差。(2)与河流相比,湖泊水域相对封闭,水体更新速度慢、更新周期长。湖区附近不同位置的地形、土壤、生物等要素有一定差异,体现了地方性的分异规律。(3)修建大坝后,库区水位上升,水量大大增加,可以满足更多的水生生物生长,库区周围的降水增多,生物多样性也会增加。夏季,长江流域的降水量大,对地表冲刷作用强,泥沙进入水库更多,淤积也更多。水库可以雨季蓄水、旱季放水,从而调节库区下游河段的径流量变化,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幅度变小。考点二产业转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我国蔗糖产业的重心从台湾不断西移,1993年后,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和蔗糖产量稳居全国首位。广西地跨北回归线,其东部、北部和西北部为山地,中南部是平原。下图为“2016年广西蔗糖产量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2018江苏单科,21,3分)我国蔗糖产业重心西移的主要原因是(双选) ()A.东部地区产业升级B.东部地区环境退化C.广西生产成本较低D.广西消费市场广阔答案AC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我国蔗糖产业重心离开台湾等东部省区,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将部分附加值较低的产业移出有关,A项正确;蔗糖产业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对环境的要求不高,B项错误;广西相对于台湾、广东等东部省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生产成本低,C项正确;蔗糖产业的消费市场不局限于生产地区,而是面向全国市场,D项错误。温馨提示蔗糖产业属于原料导向型产业,是对农产品(甘蔗)进行加工的产业,其附加值相对较低,同时对原料依赖性较强,应分布于生产成本较低,且盛产甘蔗的地区。2.(2018江苏单科,22,3分)广西中南部成为甘蔗种植集中区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双选) ()A.技术B.资金C.地形D.气候答案CD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由材料可知,广西中南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地区有利于种植业发展,C项正确;甘蔗好热喜湿,广西中南部地区纬度相对较低,且受地形影响,水热条件充足,利于甘蔗生产,D项正确;甘蔗种植对技术、资金要求较低,且资金、技术这些要素地区流动性较强,不会成为影响甘蔗种植的主要条件。知识拓展农业生产的地域性。不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不同,对自然条件的要求也不同,虽然人类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对自然条件进行改造,或改变农作物来适应环境,但投入较高,且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多根据农作物生长习性选
本文标题:(课标Ⅱ卷)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343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