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江西专版周年专题(四)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1978—2018)——改革与对外交往热点导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18年新年贺词说: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知能要点整合|要点一|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类别名称性质意义催生新制度的改革商鞅变法封建性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西欧封建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农奴制改革资产阶级性质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伯里克利改革奴隶制民主改革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知能要点整合(续表)类别名称性质意义催生新制度的改革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有益探索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罗斯福新政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中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知能要点整合(续表)类别名称性质内容或意义实现移风易俗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封建化、汉化改革推行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大化改新深受隋唐文化影响,通过仿效隋唐典章制度,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明治维新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政府发布移风易俗的法令,强令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禁缠足等,社会风俗开始近代化和西方化知能要点整合(续表)类别名称性质内容或意义失败的自救式改革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力图通过引进西方的技术来抵抗西方的侵略,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既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也未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变法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戈尔巴乔夫改革社会制度的变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区,实行多党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知能要点整合|要点二|中国历史上的对外交往与开放1.中国历史上的对外交往与开放主题具体内容和平交往对外政策:积极主动开放,加强对外联系,发展海外贸易西汉张骞通西域前138、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开通奠定了基础陆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唐代遣唐使来华唐朝时,日本多次派遣使节来中国,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玄奘西行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天竺,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他口述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鉴真东渡唐玄宗时,高僧鉴真先后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知能要点整合(续表)主题具体内容和平交往宋代海外贸易发展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元朝马可·波罗来华元朝时,中外交往频繁,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来华,写下《马可·波罗行纪》明朝郑和下西洋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了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说明秦汉时期,对外贸易的路线主要是陆上丝绸之路;唐代对外贸易发达,海陆并进;宋元时期,主要以海上贸易为主;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逐步走向衰落知能要点整合(续表)主题具体内容暴力冲突或战争对外政策:闭关锁国。明朝中后期,随着国力的衰落和倭患的问题,海外交往和贸易逐渐断绝,明朝对外政策逐渐转向闭关锁国。清朝为加强专制统治,继续延续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明朝中期戚继光抗倭明朝年轻将领戚继光组建“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后又赴福建、广东抗倭,基本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台湾回到祖国怀抱知能要点整合2.近代中国的对外交往主题事件不平等条约概况被迫对外开放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被迫对外开放,是中国近代对外开放的开始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增设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知能要点整合3.现代中国的对外交往和开放主题具体内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对外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1955年万隆会议与“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979年中美建交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知能要点整合(续表)主题具体内容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对外政策: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步骤决定开放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第一步(点开放)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4个经济特区。深圳是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第二步(线开放)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第三步(面开放)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格局形成经济特区(点)—沿海开放城市(线)—沿海经济开放区(面)—内地(全国)的对外开放格局特点由点到线再到面,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本文标题:(江西专用)2019中考历史高分二轮复习 第一模块 周年专题04 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197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345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