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必修2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概览本单元主要阐述了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精耕细作的农业占主导,手工业和商业是其有效补充;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典型特点。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是其突出特征。线索1古代农业线索2古代手工业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其中纺织、冶金、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宽松的过程。线索3古代商业线索4古代的经济政策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二者均是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第18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1)农业: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土地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技术成就;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手工业: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的经营方式;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考纲清单内容索引主干梳理基础夯实概念理解重点深化史料考法定向突破高考感悟押题演练课时作业主干梳理基础夯实一、古代农业的发展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原始社会的人们使用石刀、石斧砍树木焚烧,再用石犁翻土播种。(2)石器锄耕: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主要工具仍是耒耜和石锄、石犁。(3)铁犁牛耕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②汉代:出现二牛牵引的。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③唐代:出现,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刀耕火种商周耦犁曲辕犁2.土地制度的演变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公有制)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封建社会封建国家土地私有制、土地所有制(主要形式)、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地主3.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技术成就(1)耕作技术①耕作方法: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西汉代田法→魏晋南北朝时期耕耙耱技术。②播种工具:西汉。③耕作制度:两汉一年一熟→宋朝以后江南地区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2)水利工程与灌溉①水利工程:战国时期都江堰→汉朝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②灌溉工具:曹魏→唐朝筒车→宋朝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垄作法耧车翻车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耕作方式:以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经营方式:精耕细作,小农户个体经营。(3)主要内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4)土地所有制形式:实行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家庭【构图解史】耕作方式与土地所有制变化、农业经营方式演进之间的关系二、古代发达的手工业1.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的经营方式(1)官营手工业①概况:商周时期实行“”制度。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②特点:官府垄断生产,工艺技术水平高,规模大;产品仅供皇族、官府使用;长期占主导地位。工商食官(2)民间手工业①发展过程春秋战国、秦汉发展魏晋南北朝遭受摧残隋唐恢复和发展两宋继续艰难发展元朝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江南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明中叶②分类民营手工业产品主要供消费,在市场上销售,发展艰难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2.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1)纺织业原始社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汉朝形成丝绸之路宋朝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已推广到南方元朝对纺织工艺进行革新,极大地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明朝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在江南的一些纺织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黄道婆(2)冶金业冶铜原始社会晚期最早出现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如商代司母戊鼎冶铁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汉代开始使用做燃料冶铁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_____南北朝时期发明(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长期领先世界)煤炭水排灌钢法(3)制瓷业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的_____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元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出现五大名窑明朝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奉为珍品清朝发明瓷和珐琅彩青瓷粉彩3.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分布广,规模大,分工细,种类多,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欧亚非。(2)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3)农业与手工业紧密结合,受农业发展的制约。(4)明清时期工场手工业出现,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唯物史观——从上层建筑的反作用看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的原因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民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并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商品流通扩大,白银广泛流通,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出现。这种农耕经济繁荣的局面得益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统治者的政策。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社会稳定;统治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采取了鼓励生产的措施,这些因素使明清时期我国的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呈现日落前的辉煌。素养感悟概念理解重点深化考点一小农经济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概念解读(1)自然经济的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本质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自耕农经济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农经济除包括自耕农经济外,还包括以租种地主土地为生的佃农经济。(2)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其中“足”并非富足,而是指只能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但是很少进行商品交换。事实上,封建制度下的农民生活非常艰苦。1.小农经济的特点(1)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市场交换少。(3)落后性:注重精耕细作,但容易催生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4)脆弱性:由于天灾人祸的影响,小农很容易破产。(5)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2.影响小农经济成长的因素(1)有利因素①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如铁农具、牛耕的普及。②农民自身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高;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③封建政府的扶植:采取重农政策,扶植小农经济。(2)不利因素①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受到沉重的封建剥削,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②历代封建王朝后期,随着统治的腐败,每遇灾荒瘟疫,小农经济都面临着破产的危险。针对练1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每次动乱中,农业生产都会遭到打击,然而小农经济又会在原地或异乡僻壤恢复,成为新王朝发展的前提。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A.脆弱性B.封闭性C.再生性D.落后性√解析动乱对于人类的生产活动都会产生打击,材料中只是涉及动乱对农业的影响,不能据此证明农业的脆弱性,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小农经济封闭性的内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遭到打击”“恢复”可以看出小农经济的再生性,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出现关于小农经济落后的信息,故D项错误。考点二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租佃关系(1)地主把土地租给佃农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制。租佃制下,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租佃关系形成于战国时期,宋代,租佃经营仅次于自耕农形式。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2)在租佃制下,地主与佃农虽然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但佃农在选择雇主方面有一定的权利,而且在支配产品方面也获得了适当的自主权。租佃方式的确定,使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概念解读中国古代的土地国有制(1)井田制: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西周时期发展成熟,春秋时期逐渐瓦解。(2)王田制(王莽时期):把民间的田地更名为“王田”,归国家所有,禁止自由买卖。从形式上看与井田制相似,但本质上属于地主土地所有制。目的在于托古改制,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由于脱离社会实际,并招致豪强地主阶级的反对而失败。(3)屯田制(曹魏时期):国家以军事强制形式要求士兵或农民垦种荒地,生产军粮或征收田租的土地制度。屯田制对解决军粮供应、安置流民和恢复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4)均田制(北魏到唐朝前期):在不触动原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国家掌握的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农民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针对练2(2018·淮安六校联考)宋元时期,政府规定买卖田地皆须经所部官司申请“文牒”,作为转让产权的依据,经有司批准后方可买卖。这一规定A.表明土地兼并愈演愈烈B.推动租佃关系日益规范C.反映了土地转让制度化D.限制了土地买卖的进行√考点三古代中国的手工业1.工商食官“工”即官府控制下的手工业者,“商”是官商,他们在官府的监督、控制下劳动,由官府给以必需的生产原料和衣食等微薄的生活资料,称之为“食官”。他们的职业世代相袭,没有经营、迁徙的自由,专为官府和贵族服务。2.匠户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称作“匠户”。唐代出现工匠定期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服役的制度。宋代雇匠实行薪酬制。元代实行“匠籍”制,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不得脱籍改业,世代相袭。明代匠户成为半自由的手工业者,清顺治二年(1645年)废除“匠籍制”,匠人获得自由身份。概念解读1.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及特点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流通方式地位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集中的大作坊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不在市场流通至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明中叶后占据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售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2.古代中国手工业没有出现生产领域技术革命的原因(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私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4)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5)技术水平——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难以得到交流提高。针对练3(2019·南通模拟,7)学者吴晓波在分析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没有产生同样变革的根源时指出: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虽然每户所织之布数量甚微,但众多的户数聚合成惊人的产量,仅仅一个松江府每年所产棉布就比英国多出6倍。据此作者认为A.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B.中国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西方C.科学技术的落后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障碍D.国内市场狭窄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史料考法定向突破材料一鱼鳞册始行于洪武二十年……量度田亩方圆,次以字号,悉书主名及田之丈尺,编类为册,状如鱼鳞,号曰“鱼鳞图册”。先是,诏天下编黄册,以户为主,详具旧管、新收、开除、实在之数为四柱式。而鱼鳞图册以土田为主,诸原坂、坟衍、下隰、沃瘠、沙卤之别毕具。鱼鳞册为经,土田之讼质焉。黄册为纬,赋役之法定焉。——钱穆《国史大纲》要求:分析材料,指出“鱼鳞图册”与黄册的主要区别。信息:获取材料信息“鱼鳞图册”明确了土地所有权,保护了农民利益,而黄册使赋役征收具备确实的根据,从而保证了政府的税收。材料二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从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可见一斑。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要求:从材料中找出中国古代手工业世代传习的原因。信息:官府的立法保护及对手工业者
本文标题:(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8讲 古代中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375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