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模块四世界现代史主题23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美苏“冷战”——对峙格局的形成2012、2016年考查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美苏“冷战”——对峙格局的形成2012、2016年考查关联拓展►1.两极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2)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各国政治力量的对比:二战后西欧、日本普遍衰落;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想要称霸世界;战后苏联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3)战时合作的基础消失,同盟关系破裂。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矛盾日益加剧。2.冷战的启示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与世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我们要坚决反对霸权主义,走和平发展之路;世界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和平,远离战争。易错提示►1.冷战不是战争,冷战开始于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而不是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是美苏冷战的信号;“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北约和华约的建立则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2.冷战政策的推行主要在欧洲,美国在亚洲主要采取公开的武装侵略,如越南战争、朝鲜战争。考点2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2012、2013、2014、2015、2017年考查关联拓展►1.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世界格局(体系)是指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各种基本力量在一定时期相互作用、不断斗争,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20世纪以来政治格局历经三次演变,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形成“雅尔塔体系”(即美苏两极格局),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2.我国应如何应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提高国家综合国力。(2)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争取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3)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易错提示►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如今暂时形成的“一超多强”局面就是多极化趋势的一种表现,但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并未实现。考点3世界经济的“全球化”2013、2014、2016、2017年考查关联拓展►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哪些重要的启示?(1)发展中国家应该顺应全球化的趋势,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2)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3)抓住机遇,大力发展高新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4)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树立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5)努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6)要制定防范经济风险的经济政策,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易错提示►►1.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而多极化趋势是国际政治格局发展的总体趋势。2.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根源是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而不是跨国公司的建立与发展,跨国公司是实施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六年真题全练命题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命题解读】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中考更加注重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的走向、中国经济的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考查,对学生的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考时应注意理解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主要表现、影响等。特别是结合相关热点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1.[2017·河北,19题,2分]有学者指出:“反□□□在发达国家有,在发展中国家也有。前者主要是因为产业转移,外来移民增加;后者则是因为外国大公司垄断,大量排放污染等。”“□□□”应是(D)A.工业化B.城市化C.多极化D.全球化1.D提取题干“产业转移”“大公司垄断”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本题容易误选B,“城市化”并没有体现外国大公司垄断这一信息。故答案为D。3.解析:第(1)题,结合图片中的关键信息“恐怖主义”“‘9·11’事件”,可知恐怖主义威胁了世界的和平安定。结合关键信息“中国入世”可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第(2)题,结合史实不难得出共同背景是经济全球化趋势或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答案:(1)图一:威胁了世界和平;图二: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2)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4.[2014·河北,30(2)(3)(4)题,10分]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中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贴近、如此便利、如此全面地感知世界文化的丰富。在新形势下,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脱离其他文化而孤立地发展。一方面,我们应注重引进来,大胆、主动、积极地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并使其成为民族文化发展的必要养分;另一方面,要大胆走出去,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同世界分享自身优秀的文化成果。(1)材料中画线句子反映了一种现象,结合所学,分析其出现的主要条件有哪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或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信息技术(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2)据材料,推断“引进来”“走出去”的必然结果。不断壮大发展中华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或不断加深其他国家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与发展。(3)综合以上材料及问题,概括文化交流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文化交流促进社会进步;社会进步推动文化交流。4.解析:本题为材料分析题,考查分析、总结、归纳能力。第(1)题,分析材料画线部分,抓住关键词“像今天这样”“贴近”“便利”“全面”“感知世界文化”可知,反映的是中国与世界文化的紧密联系和快捷方便。由此再结合与世界交流密切的所学知识,分别从世界大局势和中国方面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抓住关键词“引进来”“走出去”,并顺势分析如何引进来,如何走出去,即可得出答案。第(3)题,抓住关键信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走出去”“引进来”,进行综合归纳整理语句即可。答案:(1)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或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信息技术(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2)不断壮大发展中华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或不断加深其他国家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与发展。(3)文化交流促进社会进步;社会进步推动文化交流。6.[2016·河北,29题,12分]探究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但人们所希望的真正和平并未降临。美国、苏联这对战时的盟友很快变成了“冷战”的对手。“冷战”为什么会爆发呢?史学家们从以下四个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角度一】美国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日益把苏联看做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企图遏制苏联。【角度二】苏联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国际威望大大提高。并且军事力量大大加强,能与美国抗衡。战后,苏联把确保东西部边界安全作为国家的首要利益,在自己的周边建立“安全带”,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即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的思想和主张)。【角度三】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均将对方视为主要敌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力图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全世界,积极推行反共、反苏政策。同时,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行动,扶植东欧一系列国家,壮大了以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力量。【角度四】美苏两国之间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也加剧了两国间的冲突与对抗。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提出了公开的反苏、反共纲领——“杜鲁门主义”。美苏两国从此进入“冷战”时期。(1)请从上述四个角度中任选两个,分别概括“冷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角度一: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角度二: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角度三:美苏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角度四:美苏之间的猜疑和不信任。(2)在你概括出的“冷战”爆发的原因中,你认为最主要的是哪个?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答案一: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冲击了当时的国际秩序,打击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激化了苏联社会主义的矛盾,导致苏联对其更加猜疑和不信任;杜鲁门主义彻底摧毁了美苏同盟关系,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受到了苏联强大的军事力量的威慑,挑起了“冷战”。所以,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主义)是“冷战”爆发的最主要原因。答案二: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冲击了当时的国际秩序,挑战了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加剧了与美国资本主义的对立;引发了美国更加猜疑和不信任,但忌惮美国力量强大,实行了“冷战”。所以,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是“冷战”爆发的最主要原因。答案三:美苏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二战的结束使美苏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再度凸显;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力图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全世界;二战后,苏联通过扶植东欧一系列国家,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美苏顾忌对方的军事力量,进行了“冷战”。所以,美苏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对立是“冷战”爆发的最主要原因。答案四:美苏之间的猜疑和不信任。二战后,美苏视对方为主要威胁,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主义)造成了苏联的过度反应;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导致了美国的猜疑和不信任;美苏顾忌对方的军事力量,进行了“冷战”。所以,美苏之间的猜疑和不信任是“冷战爆发”的最主要原因。得分要领►对于2016年第29题这样类型的试题,在总结“原因”时必须从不同“角度”的叙述中获取,切忌脱离角度、单纯依靠课本或平常摘抄的试题。6.解析:本题考查对美苏冷战的全面理解。第(1)题,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美苏两国之间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可得出任选的两个答案。第(2)题,在第(1)题答案的基础上,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角度一: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角度二: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角度三:美苏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角度四:美苏之间的猜疑和不信任。(2)答案一: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冲击了当时的国际秩序,打击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激化了苏联社会主义的矛盾,导致苏联对其更加猜疑和不信任;杜鲁门主义彻底摧毁了美苏同盟关系,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受到了苏联强大的军事力量的威慑,挑起了“冷战”。所以,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主义)是“冷战”爆发的最主要原因。答案二: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冲击了当时的国际秩序,挑战了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政策),加剧了与美国资本主义的对立;引发了美国更加猜疑和不信任,但忌惮美国力量强大,实行了“冷战”。所以,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是“冷战”爆发的最主要原因。答案三:美苏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二战的结束使美苏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再度凸显;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力图把资本主义制度推广到全世界;二战后,苏联通过扶植东欧一系列国家,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美苏顾忌对方的军事力量,进行了“冷战”。所以,美苏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对立是“冷战”爆发的最主要原因。答案四:美苏之间的猜疑和不信任。二战后,美苏视对方为主要威胁,美国的全球战略(或霸权主义)造成了苏联的过度反应;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导致了美国的猜疑和不信任;美苏顾忌对方的军事力量,进行了“冷战”。所以,美苏之间的猜疑和不信任是“冷战”爆发的最主要原因。观点二: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是苏联解体的原因。论证: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产业结构不合理,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长期得不到发展,导致民怨沸腾;同时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损害农民利益,农民为国家付出太多,回报很少,导致经济停滞不前;计划经济体制排斥个人作用,一切服从指令性计划,损害人从事经济的积极性。所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是苏联解体的原因。观点三:
本文标题:(河北专版)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模块四 世界现代史 主题23 战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430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