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9课时常见的酸和碱命题热点透析知识体系梳理考题分层训练常见的酸和碱溶液的酸碱性常见的酸常见的碱物理性质及用途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及用途化学性质酸碱性的检验:无色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PH试纸等酸碱性对生命活动或农作物的影响(具体内容见下页)(具体内容见6、7页)命题热点透析知识体系梳理考题分层训练变红不变色H2SO4+ZnZnSO4+H2↑CuO+H2SO4CuSO4+H2OBaCl2+H2SO4BaSO4↓+2HCl(合理即可)2NaOH+H2SO4Na2SO4+2H2O命题热点透析知识体系梳理考题分层训练烧碱、火碱、苛性钠腐蚀性熟石灰、消石灰减小常见的碱命题热点透析知识体系梳理考题分层训练CO2+2NaOH2NaOH+MgCl2变蓝Ca(OH)2+2HClCaCl2+2H2O变红Na2CO3+H2OMg(OH)2↓+2NaCl常见的碱知识体系梳理命题热点透析考题分层训练热点一用pH试纸和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4年4考)1.[2019·北京]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A.柠檬汁(2.0~3.0)B.番茄汁(4.0~4.4)C.牛奶(6.3~6.6)D.鸡蛋清(7.6~8.0)[答案]D[解析]H7的溶液呈酸性,pH7的溶液呈碱性,pH=7的溶液呈中性。知识体系梳理命题热点透析考题分层训练2.[2017·北京]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是()A.花生B.苹果C.西瓜D.沙枣D植物花生苹果西瓜沙枣适宜的pH范围5.0~6.05.0~6.56.0~7.08.0~8.7知识体系梳理命题热点透析考题分层训练3.[2016·北京]元旦联欢会上,雯雯拿出一幅画(如图9-1所示),表演了一个化学魔术。(1)她向画中的衣服上喷了一种无色溶液,衣服由紫色变成红色。若衣服上预先涂过石蕊溶液,则喷的无色溶液可以是。(2)她向画中的灯笼上喷了另一种无色溶液,灯笼由白色变成红色,则该无色溶液及灯笼上预先涂过的试剂分别是。稀盐酸(合理即可)图9-1酚酞溶液、澄清石灰水知识体系梳理命题热点透析考题分层训练热点二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4年4考)4.[2018·北京]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A.FeB.CO2C.Fe2O3D.NaClB知识体系梳理命题热点透析考题分层训练5.[2017·北京]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9-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B.30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C.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D.从20s到40s,溶液的温度升高、pH增大图9-2知识体系梳理命题热点透析考题分层训练[答案]C[解析]这两个图像分别描述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内温度和pH的变化趋势。第一个图中,随着时间的增长,温度逐渐升高,说明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故A正确。30s时,溶液的pH小于7,说明此时盐酸过量,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故B正确。未反应时溶液的pH小于7,说明原溶液呈酸性,因此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故C错误。结合图像可得出D正确。知识体系梳理命题热点透析考题分层训练6.[2018·北京]补齐连线。从A或B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A计分。A物质—用途干冰冷藏食品碳酸钙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补钙剂B物质—主要成分天然气甲烷生石灰氯化钠食盐氧化钙知识体系梳理命题热点透析考题分层训练7.[2017·北京节选]如图9-3所示,电子秤上的量筒中分别盛有蒸馏水、浓硫酸,放置一段时间。(2)B中示数(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图9-3[答案]变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解析](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所以质量增大。知识体系梳理命题热点透析考题分层训练8.[2017·北京]图9-4为“领取奖杯游戏”的物质阶梯。当阶梯上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方可向上攀登。例如,攀登阶梯甲能领取奖杯。(1)搭建阶梯乙请你从O2、Fe、Fe2O3、HCl、NaOH中选择4种物质,写在图中相应的台阶上,使得攀登阶梯乙能领取奖杯。(2)共享物质、重塑阶梯阶梯乙搭建完成后,若在阶梯甲和阶梯乙中各选择一种物质进行互换,也均能领取奖杯,则这两种物质是(任写一组即可)。图9-4知识体系梳理命题热点透析考题分层训练[答案](1)(2)HCl和H2SO4(或Fe和Mg)[解析](1)从CO2出发考虑,在所给的几种物质中,唯一能与CO2反应的为NaOH,剩下的物质中能与NaOH反应的只有HCl,能与HCl反应的有Fe和Fe2O3,但再联系剩下的唯一物质O2,可知只能选择Fe。(2)能互换的物质,其化学性质一定是相似的,故可选两种酸HCl和H2SO4,或者两种金属Fe和Mg。知识体系梳理命题热点透析考题分层训练热点三用简单装置和方法研究酸、碱的性质(4年2考)9.[2019·北京]用如图9-5装置进行实验,挤出浓盐酸。(1)实验现象是。图9-5[答案](1)湿润的紫色石蕊小纸花变红[解析](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湿润的紫色石蕊小纸花接触后变为盐酸,盐酸能使紫色石蕊纸花变红色。知识体系梳理命题热点透析考题分层训练9.[2019·北京]用如图9-5装置进行实验,挤出浓盐酸。(2)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图9-5[答案](2)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解析](2)浓盐酸与石蕊纸花未接触,但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小纸花变红色,原因是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分子运动到纸花上,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使石蕊变红色,由此说明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知识体系梳理命题热点透析考题分层训练10.[2018·北京]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1)能产生气泡的是(填序号)。图9-6[答案](1)BD[解析](1)写出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B中生成氢气,D中生成二氧化碳。知识体系梳理命题热点透析考题分层训练10.[2018·北京]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2)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图9-6知识体系梳理命题热点透析考题分层训练[答案](2)红色溶液变为无色[解析](2)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滴入酚酞后呈红色,滴加稀盐酸后,由于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氢氧化钙逐渐被反应完,因此溶液逐渐由碱性变成中性,稀盐酸过量后变为酸性。因此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C烧杯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知识体系梳理命题热点透析考题分层训练10.[2018·北京]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9-6[答案](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在氢后,不与稀盐酸反应[解析](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铜的活动性排在氢后,不与稀盐酸反应。知识体系梳理命题热点透析考题分层训练11.[2019·北京]用图9-7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乙所示。(1)先推入的溶液是。图9-7[答案](1)NaOH溶液[解析](1)由图乙可知,推入液体后容器中压强减小,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被吸收,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减小,因此,先推入的溶液是NaOH溶液。知识体系梳理命题热点透析考题分层训练11.[2019·北京]用图9-7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乙所示。(2)bc段压强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图9-7[答案](2)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反应停止,瓶内气体量不再改变[解析](2)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反应停止,瓶内气体量不再改变,所以,图乙中bc段压强不变。知识体系梳理命题热点透析考题分层训练11.[2019·北京]用图9-7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乙所示。(3)cd段压强变大,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9-7[答案](3)Na2CO3+2HCl2NaCl+H2O+CO2↑[解析](3)图乙中cd段压强迅速变大,原因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由于生成二氧化碳速度很快,所以,容器中压强迅速增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
本文标题:(北京专版)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主题三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09课时 常见的酸和碱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479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