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考帮安徽中考历史2019第一部分安徽中考考点过关模块一中国古代史主题三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一条主线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两大人物秦始皇和汉武帝。三大成就秦统一六国、汉武帝大一统、张骞通西域。四大措施郡县制;统一文字、度量衡与货币;“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ONTENTS目录PART02拓展帮PART01考点帮PART01考点帮PART01考点帮考点1考点2秦统一中国(10年3考)考点帮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1.秦灭六国秦灭六国[2013安徽2]背景①民心所向: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②秦国实力雄厚: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③秦王嬴政的作用:秦王嬴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招募各国的人才,委以重任,并及时听取建议,积极策划统一大计。经过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果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影响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考点1考点2秦统一中国(10年3考)考点帮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2.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中央集权制度背景秦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目的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内容皇权至高无上[2018安徽2]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意义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①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②郡县的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③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考点1考点2秦统一中国(10年3考)考点帮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3.巩固统一的措施巩固统一的措施目的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内容意义统一文字战国时,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货币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2011安徽1]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统一度量衡为改变以前各诸侯国使用的长度、容量和重量标准不一的状况,秦始皇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的发展。考点1考点2秦统一中国(10年3考)考点帮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3.巩固统一的措施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车轨、开灵渠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秦始皇派兵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统一岭南及东西沿海地区;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巩固边疆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体现,保障了秦朝的边防安全和农业生产。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①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征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将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②使人民获得了较为安定的生活和生产环境。秦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③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也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考点1考点2秦统一中国(10年3考)考点帮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中外历史上的制度创新:禅让制(P3)、世袭制(P5)、分封制(P5)、郡县制(P1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P11)、科举制(P27、43)、三省六部制(P28)、行省制(P38)、人民代表大会制(P11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12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P11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P118)、对外开放(P118)、“一国两制”(P125)、英国君主立宪制(P157)、美国总统制共和制(P159)、新经济政策(P180)、罗斯福新政(P186)。【×】1.秦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秦始皇在地方上建立县制。解析: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它统一中国后称秦朝。2.秦始皇在地方上建立郡县制,商鞅变法建立的是县制。考点1考点2秦末农民大起义(10年未考)考点帮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秦的暴政秦始皇赋税沉重;徭役、兵役繁重;法律严苛。秦二世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将宫女殉葬、闷死工匠、杀死自己的兄弟姐妹、屠杀文武大臣、加重对民众的剥削,并恣意挥霍。评价秦始皇功绩①秦始皇顺应了历史潮流,灭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②他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的实行更是开创了此后中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③他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等,筑长城、修灵渠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过失①大兴土木,徭役、兵役繁重。②实行专制统治,实施暴政。③“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总括秦始皇的功大于过。他创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陈胜、吴广起义原因①根本原因:秦的暴政。②直接原因:陈胜、吴广等前往渔阳戍边,途中遇雨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律,戍守误期要被处死。时间、地点公元前209年,大泽乡。过程大泽乡起义后,队伍发展很快。在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张楚”政权。各地农民纷纷响应,起义军不断壮大,陈胜派主力向西进攻,直逼咸阳。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起义军最终失败。历史地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考点1考点2考点帮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项羽和刘邦起义发展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因此平息。其中,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逐渐壮大,分别对秦军作战。巨鹿之战①起义领袖:项羽。②特点:以少胜多。③结果:将秦军的主力歼灭。秦朝灭亡刘邦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秦朝灭亡。楚汉之争概况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结果最终,项羽兵败自刎,刘邦取得最终的胜利。秦末农民大起义(10年未考)考点1考点2西汉建立、“文景之治”(10年未考)考点帮考点3考点4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西汉的建立概况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首要问题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休养生息政策实施原因①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②汉高祖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内容①增加农业生产力:汉高祖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②轻徭薄赋:为稳定民心,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汉高祖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和兵役。作用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文景之治”原因西汉王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措施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②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③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汉文帝以身作则,在位20多年,生活简朴,宫室、园林以至车骑都没有增加。繁荣表现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史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考点1考点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0年2考)考点帮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经济背景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有些富豪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如汉初诸侯王叛乱时,朝廷向他们借钱去平叛,他们却担心朝廷不能获胜而不肯借贷。目的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措施统一铸币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专卖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稳定物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作用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军事(北击匈奴)背景①匈奴南下袭扰:秦末汉初,游牧于蒙古草原的匈奴族,在首领冒顿单于的率领下,统一了蒙古草原,并不断南下袭扰。②西汉被动和亲:西汉建国之初,国力疲弱,不得不对匈奴实行“和亲”,将宗室女子嫁给匈奴首领单于,每年还要送给匈奴大量粮食和布匹。③西汉反击匈奴: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强盛起来。汉武帝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开始大举反击匈奴。在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后,汉军继续北上出击匈奴。时间、领导者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结果汉军取得胜利。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意义①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②沟通了与西域的往来,开拓了我国西北边疆,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考点1考点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0年2考)考点帮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评价汉武帝功绩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反击匈奴,缓解了匈奴对汉王朝北方边境的威胁,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改变汉初无为而治的治理方式,提高了治理国家的效率;扩大了国家的疆域和统治范围;汉武帝当政时期,人口增长,经济富庶,国家强盛,西汉王朝达到了空前繁荣的阶段。过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强化思想大一统的同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对中国社会的长期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在位后期穷兵黩武,浪费了大量民力、军力和财力,赋税、劳役繁重,影响人民生活。总括汉武帝是继秦始皇之后又一位雄才大略而饱受争议的皇帝,历史上常以“秦皇汉武”并称。[2014安徽1]1.古代帝王的思想文化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14)、八股取士(P43)、文字狱(P49)。2.中国教育的发展:孔子创办私学(P9)、汉武帝设立太学(P14)、科举制(P27、43)、京师同文馆(P104)、京师大学堂(P64、104)、科举制的废除(P104)、九年义务教育(P134)、高等教育的发展(P134)、“科教兴国”战略(P134)。考点1考点2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10年未考)考点帮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6考点7西汉灭亡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东汉建立①背景: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②建立: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光武中兴措施①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②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③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表现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原因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
本文标题:(安徽专用)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中考考点过关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主题三 秦汉时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486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