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六记叙文阅读中考考情速递年份篇名作者分值题量考点2019访梅贾平凹5题22分词句还原、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词句的含义、语言鉴赏、开放探究2018歪儿冯骥才5题21分词句还原、语言鉴赏、段落作用、理解并概括内容、给文章拟题2017扁担的一生范宇5题21分理解内容、概括行文思路、人称作用、把握情感、分析人物形象2016那个春天,很暖章月珍5题23分理清文章思路、选词填空、句子含义理解、分析形象、谈启示或感悟2015槐花季羡林5题22分概括内容、语句还原、词语指代、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理解内容【考情总结】(1)《考试纲要》要求(现代文阅读):①整体把握文章大意,从中获取重要信息。②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③准确概括段意或层意,归纳文章中心。④准确概括文中描写的人物、事物的特征。⑤掌握记叙、议论、抒情、说明和描写等主要表达方式并理解其作用。⑥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文中常见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⑦了解文章常用的写作手法并能作出简单分析。⑧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⑨初步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⑩对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⑪品味文学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2)选文特点:2019、2018、2017、2016、2015年均考查了记叙文,每年必考。(3)题型:记叙文阅读以简答题为主,每年都出现1道选择题。(4)题量与分值:每篇阅读材料设置5题,分值控制在21~23分。(5)题材及主题:选文多为名家作品,也有普通作者的接地气之作。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涉及关于亲情感悟、成长故事和素养方面,选文不长,字数控制在1500字以内。(6)考点:从试题来看,主要考查词句还原、理清思路、理解词句含义、语言鉴赏、概括文章要点、分析文章标题、分析写作手法、分析人物形象、写出阅读感悟和启示等。第1讲还原词句理清思路[2019·安徽4~8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2分)访梅①小时候,对于我们这些孩子,冬天实在单调,到处是一片白。游戏也懒得去做,生活一下子变得索然无味。正难熬着,奶奶说,舅爷要来家了。我们十分高兴,盼望着他早点到。②舅爷是个画家,听奶奶说,他名气老大,在国外办过画展。但我们翻看他的画集,却并不佩服他,他的画简单极了,每幅画都懒得去画满,往往就是那么几块几笔水墨,那蚂蚱,似乎并不就是蚂蚱,那小鱼,似乎并不就是小鱼。我们当时就嗤地笑了,觉得和我们的画差不多呢。于是乎,我们就不敬而远之了,随便着和他对话,缠他讲城市的故事,日子也觉得有些生气。一天,他提出要出外作画,大雪天里,天地一片花白,有什么可画的呢?我们很有几分(),更有了几分好奇,便闹嚷嚷地跟了他去。③山包上雪很厚,什么凹的凸的地也没有了;树上也没有一片叶子。这里有什么可画的呢?舅爷拣着一块石头坐下,眯缝了那双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足足半个时辰,才拿出画夹开始画起来。我们一眼一眼看,果然天地单调,画面更单调。④“单调极了,”我们说,“我们给你寻些能画的色彩吧。”⑤“找些什么色彩呢?”⑥“譬如梅花,那花是多么的红呢!”⑦“去吧,舅爷等着你们寻来最美的东西。”舅爷笑了,叮咛我们小心去寻。⑧我们跑去了,先是到了东边,那是一面斜坡,稀稀地站着几株柿树,如今光裸裸的,没有一颗红艳艳的果子,铁似的枝条衬在雪里,似乎在作着沉思。再往远去,也是一片灰白。⑨我们又跑到山包北边,往日里,那是个大草坝,上面有着青茵茵的草,草里长着花,黄的、红的、紫的、蓝的。可如今,雪埋得平平的,什么也没有了。⑩我们又跑到山包西边,心想这儿是一定有梅的,因为长着许多树。但是,我们细细地找了,并没有什么梅,甚至连别的什么颜色的东西也没有。我们一下子都瘫在雪窝里,觉得这冬天里,实在是没有什么可画的色彩了,一时间,又觉得舅爷可笑:连色彩都没有,还谈得上什么美吗?真后悔这么跑了山包的几面坡,更后悔跟着舅爷到这里来呢。⑪我们转回到舅爷那儿,十分(),他竟已画了四张画。看见了我们,说:“孩子,寻到了吗?”⑫什么也没寻到,只是白的。”⑬“好了,找到了。”⑭“白的有什么意思?”⑮“你们想想,天是什么,天是云,云是什么,云是蒸汽,蒸汽是什么,蒸汽是水,水是什么,水是白的。天上地下,哪一样不是白色的呢?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呢!”⑯“那么说,”我们一时()了,“什么东西里,什么时候难道都有美吗?”⑰“对了,孩子!美是到处都有的,但美却常常被人疏忽了。你们总是寻那大红大绿,可红得多了,使你烦躁,绿得多了,使你沉郁,黄得多了,使你感伤,只有这白色是无极的,是丰富的,似乎就无极得无有,丰富得荒凉了呢。”⑱我们都哑然笑了,虽然听得不甚明白,但毕竟惭愧起来。而自那以后,愈来愈加深了理解,深深地后悔辜负了多少个冬天,使多少个美好的东西毫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去了。(选自《贾平凹散文精选》,有删改)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考点:词句还原,文意连贯】A.吃惊狐疑疑惑B.狐疑吃惊疑惑C.疑惑狐疑吃惊D.疑惑吃惊狐疑[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运用。答题时,既要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吃惊”形容因为外界的刺激而感到惊讶,“狐疑”指猜疑、怀疑,“疑惑”的意思是对人和事物有疑虑和困惑,第一处结合语境“天地一片花白,有什么可画的呢?”可以体会“我们”内心的困惑不解,故用“疑惑”;第二处结合句子“他竟已画了四张画”以及“我们”什么也没有找到,可以体会“我们”内心的惊讶,故用“吃惊”;第三处结合句子“天上地下,哪一样不是白色的呢?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呢!”“什么东西里,什么时候难道都有美吗?”可以体会“我们”内心的怀疑,故用“狐疑”。2.请依据文章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4分)【考点:理清文章思路】听说舅爷来家,“我们”高兴地盼望→→跟随舅爷并看他作画,“我们”觉得画作单调→→听舅爷讲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后,“我们”惭愧起来[答案]翻看舅爷的画集,“我们”不佩服帮舅爷寻作画色彩无果,“我们”后悔[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内容能力。答题时,可以结合题干中给出的内容明确要填的空所对应的段落,题干中“听说舅爷来家,‘我们’高兴地盼望”在文章第①段,“跟随舅爷并看他作画,‘我们’觉得画作单调”在文章第③段,“听舅爷讲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后,‘我们’惭愧起来”在文章第⑪~⑱段,由此可知,第一处填写的内容在文章第②段,写“我们”翻看舅爷的画集,认为他的画太简单,并不佩服他;第二处填写的内容在文章④~⑩段,写“我们”决定帮助舅爷寻找最美的东西,但是什么也没找到。最后据此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表述即可。3.请结合上下文,体会下列各句中“笑”的含义。(4分)【考点:理解词句的含义】(1)我们当时就嗤地笑了,觉得和我们的画差不多呢。(2)我们都哑然笑了。[答案](1)嘲笑舅爷画作水平不高,和“我们”的画差不多。(2)为“我们”的无知而不好意思,感到惭愧。[解析]本题考查把握重点词语的含义。答题时,要结合词语的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第(1)句中的“笑”结合段落中的句子“但我们翻看他的画集,却并不佩服他”“他的画简单极了……”“觉得和我们的画差不多呢”“于是乎,我们就不敬而远之了”可以体会出这里的笑是一种嘲笑,认为舅爷的画作水平不高。第(2)句的“笑”结合段落中的句子“虽然听得不甚明白,但毕竟惭愧起来”以及舅爷讲的白色是最美的颜色,可知这里的笑是对“我们”不懂白色是最美的色彩的一种不好意思的笑、惭愧的笑。4.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5分)【考点:语言鉴赏】(1)舅爷拣着一块石头坐下,眯缝了那双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从人物描写的角度)(3分)(2)我们一下子都瘫在雪窝里。(从词语运用的角度)(2分)[答案](1)动作描写(或神态描写),具体生动地写出了舅爷作画前的认真、细致地研究画画的素材。(2)“瘫”形象地写出了“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却无果的沮丧与失望。[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题干中给出了赏析的方向,第(1)句要去赏析人物的描写,细读这句话,抓住词语“拣”“坐”“眯”“看”等可知用的是动作描写,抓住句子“眯缝了那双眼睛”可知属于神态描写,结合句子“足足半个时辰,才拿出画夹开始画起来”可以体会出舅爷作画前所进行的用心、专注的研究和观察。第(2)句要求从用词的角度进行赏析,“瘫”指肢体无力,难以动弹,这里结合句子“先是到了东边”“我们又跑到山包北边”“我们又跑到山包西边”“我们细细地找了,并没有什么梅,甚至连别的什么颜色的东西也没有”可知这一词语写出“我们”找不到最美的东西时的沮丧、失望心理。5.请结合全文,说说如何才能避免“使多少个美好的东西毫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去了”。(6分)[答案]①对生活要充满热情,要有好奇心;②要关注表面看来“简单”的事物,体会其中的内涵;③要努力地去发现无处不在的美,把握生命本真的意义。[解析]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句子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在熟悉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分析,结合第②段“他的画简单极了,每幅画都懒得去画满”,以及第③段句子“我们一眼一眼看,果然天地单调,画面更单调”“我们”不喜欢舅爷的画,是因为“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只看到了表面,没有看懂其内涵;结合第③段的句子“舅爷拣着一块石头坐下,眯缝了那双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足足半个时辰,才拿出画夹开始画起来”可见舅爷作画前面对一片空白的大地依然保持着一颗好奇心,并认真观察和思考;第⑰段中舅爷对于色彩的独到见解,告诉“我们”要努力地去发现无处不在的美,把握生命本真的意义。最后把这些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表述即可。【常见题型】选句子填空;选词语或短语填空。【答题思路】1.解答还原句子类题目的关键是分析原句的特点,并结合语境,反复推敲。(1)看原句特点。分清是中心句、过渡句,还是拓展句、补充句等。(2)看对应关系。选项与文章紧密相关,除了有明确的对应词,选项往往与设空处前后的内容在语意上彼此呼应。技法精讲考点一词句还原,文意连贯近7年必考考点(3)看位置信息。如果设空处在段首,通常考查中心句或引领句。如果设空处在段尾,通常是结论性或概括性的语句。段首和段尾也可能是过渡句。此时要“瞻前顾后”联系上下文,即阅读上一段结尾部分,并结合下一段内容,看所选的答案能否将两段内容连接起来。(4)审读验证。选完后,应通读全文,仔细梳理对应信息、行文逻辑和关联过渡,既要验证已选内容的合理性,又要避免先入为主的问题。2.解答选词语或短语填空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辨词。近义词因为意义相近,只有分辨出词义的差异,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2)辨句。找出近义词之间的差别只是正确答题的第一步,之后还要审读整个句子,从成分是否搭配、适用范围是否合理等角度看看哪个备选词符合句意,然后才能做出较可靠的选择。(3)辨句子之间的关系。有些试题在解答过程中,不光要辨析词义,看成分是否搭配,而且还要进一步从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入手,看语言风格是否一致,是否符合逻辑,前后关联是否恰当。【考点专练】满分训练(六):第一题1小题、第二题1小题、第三题1小题、第四题3小题、第五题3小题、第九题1小题、第十二题1小题、第十三题1小题、第十四题1小题【常见题型】1.[2019·5]请依据文章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2.[2017·11]阅读文章×~×段,概括补充……的主要变化过程。(每空不超过5个字)3.[2016·5]……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4.[2018·13]请联系上下文概括……发生了哪些变化。5.[2009·9]本文是围绕××展开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行文思路。考点二理清文章思路10年8考【答题步骤】1.分析文章层次的方法:(1)根据时间推移来划分,即抓住时间发展变化的关键词语分出不同的阶段。(2)根据空间转移来划分,即按地点的转换划分。(3)按事物发展的过程或思想感情的变化来划分。(4)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来划分。(5)按提示性语句来划分。如段内层次往往有一些衔接上下文的词语。如“首先、其次、再次”“一方面、另一方面”等。2.
本文标题:(安徽专版)2020中考语文复习方案 第二篇 专题精讲 专题6 记叙文阅读 第01讲还原词句理清思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489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