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关于制造柔性的战略性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制造柔性的战略性研究姓名:李岩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企业管理指导教师:于晓霖2002.12.1关于制造柔性的战略性研究作者:李岩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现代仪器制造柔性研发平台的创建及系列产品开发与应用-中国科技奖励2008,(8)主要获奖项目简介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仪器制造业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国现代化仪器研发及其装备制造业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重要技术问题.2.期刊论文成晓超制造柔性维度研究综述-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2)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使得中国成为了世界制造大国,全世界大多数产品都是在中国生产.但是我国的制造业水平还偏低,尤其是在应时变化非常快的市场环境时显得力不从心,理论界提出了制造柔性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理论界关于制造柔性方面的文章非常多,但是对于制造柔性维度的研究还不充分,基于这个问题,本文对制造柔性维度进行了详细综述.3.期刊论文白文龙面向高档仪器制造业的新产品快速研发技术与实践-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7)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仪器制造业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国现代化仪器研发及其装备制造业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重要技术问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徐小力教授及其项目组在对本专业多年的深入研究中日益清晰地认识到仪器制造业的重要影响,项目组联合北京光学仪器厂、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北京京航公司携手开展了针对现代仪器制造柔性研发平台的创建及系列产品开发与应用这一项目的研究.4.学位论文余杰企业柔性的调度及其度量方法200621世纪制造业的竞争将是柔性和响应速度的竞争,以适应全球市场的动态市场的动态变化。柔性制造业系统正式由于具有高度柔性和高度自动化而成为目前最先进的一种自动化制造系统。从优化模型看,遗传算法非常适合用于求解基于柔性制造系统优化设计问题。但由于局部搜索能力差,收敛速度慢,以及处理约束问题困难等缺点,因而在柔性制造系统优化设计上应用较少。数学规划方法是寻求调度问题最优解的传统方法,它的出发点是把调度问题的解决看成是一个资源限制的寻优过程。在实际应用中,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以接近现实的次优调度取代纯理论的最优调度。柔性制造系统在运行中经常受到偶发性事件的影响,因此调度必须适应运行环境的变化。系统为适应环境变化而采取的调度策略就是在调度问题。目前对柔性制造系统问题的研究大都集中在静态类型的调度上,而对动态的再调度问题研究较少,因此要综合研究柔性制造系统的柔性调度。本文从五个部分对柔性在企业中调度及其度量方法作出了阐述和分析:第一部分:对柔性的定义及其含义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在柔性控制中讨论了柔性的能力构成与柔性的表现形态的关系。讨论柔性和柔性度量的三维指标,分析反应柔性的时间和费用组成,建立了柔性度量多维性的层次分析结构。第二部分:通过分析企业处理环境不确定性变化的过程,指出决策能力、实现决策能力及反应速度这三者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反应了企业处理不确定性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柔性的度量方法并且给出实例加以说明。第三部分:结合企业的信息处理能力、决策能力和生产能力建立了柔性的科学度量体系。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柔性研究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柔性的度量方法并且给出实例加以说明,结果表明经济效益度量法更合理、更实用。第四部分:研究了制造柔性的概念,讨论了制造柔性的特点及其对制造系统综合运行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制造柔性的度量方法,包括调度问题的描述,解决方法及再调度问题,并指出调度的柔性是影响系统柔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并引入效益系数的概念,给出了相应的度量模型,讨论了模型的特点。第五部分:把CLP用作计算每一代样本的约束检验手段,有利于在遗传算法的搜索中获得更好的解和更高的解算效率。资源约束最短时间调度问题是一类NP完全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混合策略的遗传算法求解该类问题,混合策略中包含启发式的调度规则。理论分析表明混合策略的遗传算法是全局收敛的,实际应用表明该算法快速有效优于传统算法。5.期刊论文史修松.徐康宁.戴金桥.SHIXiu-song.XUKang-ning.DAIJin-qiao基于模块化的产业群集成制造研究-制造业自动化2007,29(5)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产品制造呈模块化趋势,而模块化的企业以集群的方式形成了它特定的制造优势.本文运用模块化理论对产业群进行了模块化分析与评估,认为产业群是模块化与集成化的统一,是一种动态平衡;基于模块化的集成制造提高了产业群制造柔性及其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产业群的集成制造就是在界面约束因子与柔性因子之间找到动态的平衡.6.学位论文傅禄忠我国汽车制造业供应链柔性实证研究2007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中,任何有实力的企业都不可能单独地出色完成企业的所有业务,而必须要联合其上下游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协同完成全部业务过程.然而,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供应链管理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在不断地增加.这些不确定性会对供应链上下游产生巨大的影响,可能会使供应链中断,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也会带来牛鞭效应,浪费资源等.为了缓解和解决不确定性对供应链管理所带来的挑战,提出了柔性供应链的概念,也即供应链柔性.柔性通常理解为是对环境不确定性的一种适应性的响应.供应链柔性简单地说就是指供应链的弹性.而对于汽车制造业来说,它是汽车供应链的核心企业,而且汽车制造业消耗着巨大的资源.中国在2006年已经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同时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新车消费市场.因此,对汽车供应链柔性问题的探讨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集中于理论模型分析,根据前人对制造柔性和供应链柔性的研究成果,结合汽车制造业本身的特点,建立一个关于汽车制造业供应链柔性模型.该模型主要是从汽车组装厂的角度出发建立,因为汽车组装厂是汽车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之后,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来获得研究所要数据;最后,应用结构方程理论中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对汽车供应链柔性模型的各个柔性维度做了一阶和二阶的验证性因子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适时地根据分析的结果修正各个柔性维度的概念模型,得出了二个修正后的各柔性维度模型.但由于各方面的局限性,并没有对整体模型做验证分析,有待于以后进一步地深入研究.7.学位论文薛小燕企业制造柔性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的研究2010经济全球化和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大,使生产系统需要更高的柔性,响应顾客个性化需求,如何改进制造柔性,提升企业价值,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关于制造柔性的研究,目前学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制造柔性与环境变量的关系,以及制造柔性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方面。在实证研究方面,学者们大多采用调查问卷,定性分析的方式,研究结果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本文在对制造柔性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利用财务指标,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定量分析制造柔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并通过构建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评价企业制造柔性改进的有效性,得出企业最佳有效前沿的制造柔性组合,为企业制造柔性的改进指明了方向。本文的结论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验证了企业制造柔性与企业价值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改进制造柔性,可以显著提升企业价值。其次发现表征机器柔性、新产品柔性、扩张柔性、产量柔性与交付柔性的财务指标,如折旧摊销影响系数、开发支出、净利润经营现金比率、经营融资投资比率、存货周转率与企业价值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最后,构建了制造柔性的DEA评价模型,并对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制造柔性改进的有效性进行了评分排序。关键词:制造柔性,企业价值,相关性8.期刊论文董锋.陆雅娟激光切割工艺及设备-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3,(4)激光加工技术是一种先进制造技术,而激光切割是激光加工应用领域的一部分,激光切割是当前世界上先进的切割工艺.由于它具备精密制造、柔性切割、异型加工、一次成形、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所以在工业生产中解决了许多常规方法无法解决的难题.激光能切割大多数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9.学位论文张盛英兴业公司精益生产应用研究2006借助中国经济快速崛起的大好形势,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全球竞争、中国工业化历史短、中国来料加工企业管理基础薄弱等原因,中国的制造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国外企业通过在国内设立独资工厂“以中国制造应对中国制造”,国内行业竞争加剧导致部分地区出现恶性竞争现象。在价格一定的情况下,降低成本成为提高企业利润的唯一选择。服装加工业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我国人口大国的国情。改革开放以来,服装业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仰仗稳定的政治环境,利用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中国服装加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加工国和出口国。中国现有的服装来料加工企业多数采用的是批量生产方式,存在场地、资金占用大,半成品积压严重,质量问题居高不下等弊端,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消灭浪费是精益思想的核心,为企业实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该文分析了精益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特点,比较了精益生产方式与批量生产方式的不同之处,介绍了精益制造的发展历程和在世界各国推广过程的成败得失,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应用精益生产的基本条件和既往应用过程中经验教训,指出了应用精益生产的关键所在。兴业公司是一家国有大中型服装来料加工企业,现阶段采用大批量生产方式,和许多类似企业一样,存在半成品积压、返工率高、产品转换周期长等问题。面对行业竞争的加剧,顺应服装生产小批量、多品种的发展趋势,降低企业整体运营成本和提高企业快速反应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该文对兴业公司生产流程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找出了公司生产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从最大限度消除浪费、提高生产线柔性制造能力等角度提出了改进目标,围绕改进目标制定了改进的具体实施方案,在组织改造、车间布局调整的基础上,选择典型车间为试点,通过节拍控制、工序分析、动作分析、小工具发明使用等方式,消除浪费、提高生产线制造柔性和快速反应能力,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在试点成功基础上,推广到整个企业,实现整个企业的精益生产。随后分析了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提出了组织保证、企业文化培育、改进考核机制、建立设备完全维修制度等保障措施。探讨了精益生产方式在兴业公司的应用的预期成效。指出了下一步改进方向和横向推广的可能性。鉴于国内目前专门针对服装企业精益生产实施所作的研究还不是很多,该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10.期刊论文陈旭敏捷制造柔性决策的智能多维统计启发式搜索技术研究-制造业自动化2003,25(5)决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敏捷制造的效率、效益和敏捷制造在我国的推广应用,而适合柔性决策的搜索技术成为影响柔性决策水平高低的直接和关键因素.本文在讨论敏捷制造柔性决策机理的基础上,对面向柔性决策的多维统计启发式搜索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敏捷制造环境下面向柔性决策多维统计启发式搜索技术的基本思想和多维统计启发式搜索的算法,并且对基于规则的智能双向推理的知识库设计与推理机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fdbcc891-b5ff-4351-acb6-9dfe0086a1a8下载时间:2010年9月27日
本文标题:关于制造柔性的战略性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49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