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我与历史--成语历史故事竞赛
我与历史——成语历史故事竞赛课题名称:第25课我与历史——成语历史故事竞赛教材所在页:第125页第25课我与历史——成语历史故事竞赛活动目标一巩固课堂所学和课外掌握的成语知识,正确理解成语典故,进一步丰富历史知识。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认识到交流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三培养使用工具书和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活动过程一推荐主持人1人,裁判员2人,记分员4人,其余同学分为4个小组,每小组推荐3名同学参赛(要求优中良结合),其余同学为各小组的拉拉队。二主持人以精彩的开场白导入活动课题,宣布竞赛规则,竞赛正式开始。1必答题。共4组题,,每组题包括3个成语典故,每组参赛同学从主持人处抽选1组题,3名参赛同学每人回答1道题,答对1题加10分,答错不扣分。2选答题。共12小题,从第1小组开始选题,4个参赛小组各有3次选题机会,每答对1题得10分,答错不扣分。3笔答题,填充成语。共4组题,每组题有10个需要填写完整的成语,每个参赛小组从主持人处抽选一张题板,参赛组员共同合作,在1分钟内填写完整。裁判员根据填写情况进行打分,每填写完整、准确1个成语得10分,反之不得分。4风险提速题(快速抢答题)。共10个小题,由主持人宣读成语典故,4个小组进行抢答,抢答正确1题加10分,抢答错误1题则扣掉本组10分。5拉拉队参与题。每个参赛小组不能回答完整或答错的题,拉拉队的每一个同学都可以参与抢答;在参赛小组准备笔答题的过程中,为调动拉拉队的积极性,主持人宣读事先准备好的一组题,由他们来抢答。每答对一题即发奖品鼓励,三裁判员、记分员统计各小组得分,主持人宣布本次竞赛获胜的小组。四教师公布各奖项(冠军奖、合作奖、博学奖、最佳拉拉队奖、最佳抢手奖)的名单,颁发奖品,对本次竞赛活动进行总结。活动说明一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的最后一节“学习与探究课”。这种新课型是对传统教科书的重大改革,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式创造性的学习起重要作用,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知识、提高能力,更重要的是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共同合作的重要性,体验到挫折与成功的经验。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精华,熟习成语典故,了解成语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培养和提高阅读历史读物的能力,加深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增强历史学习的趣味性。本节活动课的成语典故以及活动形式,对于初一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很容易接受,能够充分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利用工具书查阅和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二本节活动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课堂学习的主人,具体表现在:由学生担任竞赛的主持人、裁判员、记分员;每组推荐不同层次的同学参赛;参赛同学答不上的问题,由拉拉队的同学来抢答完成,为拉拉队的同学准备的抢答题,使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到竞赛中。三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基本上是教师的“灌”环绕了整堂课,本节活动课中,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地位有了全新的转变,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鼓励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创新的合作者、参与者。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历史课堂教学带来了春天,带来了新气象,带来了新成效。附:竞赛题一必答题第一组1.南北朝时,梁代有位大臣叫江淹,他小时侯家里很穷,连笔墨纸砚都买不起,可他发愤读书,几年后,练出一手好书法,文章诗词写得也很出色。可是后来文思却越来越不行了,半天也写不出什么来。传说有一天傍晚,江淹在凉亭做诗时睡着了,在梦中晋朝大诗人郭璞说:“江郎兄,我有支五色笔放在你那里很久了,该还给我了。”江淹无奈,从怀中掏出五色笔还给了郭璞。从此,江淹的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美妙的诗句了。请问:这个故事的名字是什么?2.人们常用它来比喻退而再出者、再度任职者或失势之后重新得势。有时也作贬义,用来比喻被推翻的旧势力不甘失败,企图卷土重来。请问:这是哪个成语?3.形容因有依靠而无所顾忌。请问:这是哪个成语?第二组1.三国末期,蜀汉后主刘禅昏庸无能,治国无方,最后被魏国所灭。刘禅也被迫迁往魏国都城洛阳去居住。有一天,魏国大臣司马昭设宴招待刘禅,席间,司马昭让蜀人表演蜀国的歌舞,蜀国的旧臣无不潸然泪下,只有刘禅嬉笑自如,毫无亡国之痛。见此情景,司马昭故意问刘禅:“你还想蜀国吗?”刘禅高兴的回答:“此间乐,不思蜀。”请问:这个成语是什么?2.哪一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大讲道理,或讥笑不看对象而高谈阔论的人?3.人们常用哪一个成语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第三组1.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有名的贵族孟尝君。一天,他派手下的冯谖去薛地要债。冯谖到薛地要完债后竟然把债据都烧了,并说:“孟尝君把大家的债务都免了。”百姓们很高兴,可孟尝君听后非常生气。几年后,孟尝君被罢免回到薛地,没想到当地的老百姓都来迎接他。这时,冯谖对孟尝君说:“您可以把枕头垫的高高的睡大觉了,国家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请问:这个成语是什么?2.比喻没有真才实学,只是充数混日子。有时也表示自谦。请问:这是哪一个成语?3.比喻坏人勾结在一起干坏事。请问:这是哪一个成语?第四组1.文同是宋代的著名画家,他喜欢竹子,并在自己的房前屋后栽了许多竹子,每天观察它们,看它们在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里的变化。时间久了,他对竹子的各种姿态、各种变化了如指掌,所画的竹子也逼真传神。朋友们都知道,文同之所以能成为画竹高手,就是因为他在下笔之前,心中早已孕育好竹子的形象了。请问:这个成语是什么?2.人们常用它来表示人在惊慌失措的时候,往往有一点风吹草动,就大惊小怪,束手无策。请问:这是哪个成语?3.读书人放弃文字生涯,驰骋疆场。请问:这是哪个成语?二选答题1.曹植不但聪明,而且还很好学,他有许多著作,都可以显示他有很高的文才,所以有人称赞他说:“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得八斗。”我们可以用哪个成语形容曹植?2.纸上谈兵说的是退避三舍的是3.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出外游学时随身载有五车书,后来衍生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知识渊博。这个成语是什么?4.“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这两个成语都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5.杨朱是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但他特别吝啬,特别自私,孟子说他是一切为自己,甚至达到了连拔下自己的一根汗毛就会有利于天下的事,他都不肯干的程度。对杨朱这样的人我们一般怎样形容?6.填成语:万事俱备,;,轻于鸿毛7.填成语:,百战不殆;司马昭之心,。8.讲一个成语:守株待兔9.郭翰暑月卧庭中,仰视天空,有人冉冉而下,曰:“吾织女也。”徐视其衣,并无缝。翰问之,谓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这段古文讲了一个什么成语故事?10.下列成语中,哪些与项羽有关?A多多益善B背水一战C暗渡陈仓D破釜沉舟11.指鹿为马说的是闻鸡起舞说的是12.讲一个成语:卧薪尝胆三笔答题,填充成语第一组画充土重来心血而谈言耳物以聚披斩明保择而从直言不第二组画添忍负抛引投忌器休相关忧如运帷防杜如如安然无第三组安如同仇敌黔驴穷长莫及道听说惩前后惊之鸟铁成针亡寒南北第四组按索骥水石穿为观止前车之将勤补釜底抽捉见肘请君入偃旗息痛心四风险提速题1.西周时大规模实行分封制,后来导致了春秋、战国割据局面。秦始皇统一六国。“废分封、立郡县”强化了中央集权,由于秦实行暴政,二世而亡。刘邦建汉后,恢复分封制,结果带来严重的后果。东汉史学家班固评论说:“刘邦恢复分封制,是想把弯曲的东西扭直,结果用力过大又弯曲到另一边,同样造成不良后果。”班固的这一段评论我们可以总结为哪一个成语?2.“勾心斗角”一词源自于:A大臣间的争斗B宫室建筑C战争D市场交易3.“呆若木鸡”这个成语,原意是指:A木头做的鸡,一动不动B鸡象用木头做的一样C人呆苯,象鸡一样D人拿着木头做的鸡站着4.哪两个成语含有“做一件事同时达到两方面的目的”的意思?5.“一叶障目”经常与“不见泰山”还是“不见群山”连用?6.左思是晋朝的著名文学家,他曾经写了一篇文章,抢着抄写的人极多,以致洛阳的纸都涨价了。这就是成语“洛阳纸贵”。请问:左思写的文章的名字是什么?7.有一个成语叫“曲高和寡”。请问:其中的“曲”指的是哪两首乐曲?8.成语“望洋兴叹”一词中,“望洋”是什么意思?9.成语“一衣带水”经常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近邻关系?10.可以用哪两个成语比喻急于求成,违反事物发展规律,反而达不到目的?五拉拉队同学参与题1.春秋时,晋国国君景公得了重病,派人去秦国请一位叫缓的医生来看病。当缓还没有到晋国的时候,晋景公在病床上做了个梦,梦见两个小孩儿在谈话。一个说:“来的这个医生很厉害,我们逃到哪里去呢?”另一个说:“我们躲在肓的上面,膏的下面,看他怎样?”缓来后,看了看晋景公的病情,说:“大王的病医治不好了。病魔在肓的上面,膏的下面,药力是达不到的。”不久,晋景公就去世了。请问:与此有关的成语是什么?2.比喻说话、写文章时,在关键的地方用精辟的词句三言两语点明主题,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3.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的心理妄想不劳而获。4.接下句:项庄舞剑,;鹬蚌相争,;前事不忘,;城门失火,;欲加之罪,;明修栈道,。
本文标题:我与历史--成语历史故事竞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598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