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主题二十八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科学技术和文化•(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项目世界中国综述美苏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演变,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政治(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北约组织与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2)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西欧和日本的崛起,使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20世纪70年代,国际局势发生变化,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2)改革开放后,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成为世界政治多极化中的重要力量经济(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建立了以其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2)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3)两极格局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积极调整土地政策,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摆脱了工业落后的局面(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考点63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8年4考)【中考说明】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一、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识记)(一)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二)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美国认定它的民主制度和自由观念是最优越的,而社会主义国家都具有侵略性2.苏联力量逐渐强大,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美国作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自然也是苏联潜在的防御对象。东欧一些国家在苏联的影响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随着社会主义力量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三)时间:1947—1991年•(四)重要区域:欧洲•(五)序幕: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六)实质: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七)表现•1.政治(杜鲁门主义)•(1)内容: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演说中,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2)影响: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杜鲁门主义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2015,21(3)]•2.经济(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经济濒于崩溃并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美、苏在欧洲的对抗加剧•(2)含义: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逐渐控制西欧国家,稳定资本主义制度[2017,17](3)影响:马歇尔计划对欧洲国家经济的复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稳定了欧洲社会秩序,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也使美国在西欧的势力更为巩固,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同时在经济上遏制了苏联,加剧了美苏之间的对抗[2017,17;2014,18]3.军事(建立北约组织、华级组织)(1)北约组织(以美国为首)①目的:美国为推行杜鲁门主义、有效实施“冷战”政策,以对抗苏联,称霸世界②概况: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2018,21(6)]③影响:形成了西方集体防御体系,加剧了美苏“冷战”(2)华约组织(以苏联为首)①目的:为对抗北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②形成:1955年5月,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8国在华沙缔结了《华沙条约》,成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同盟——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两极格局正式形成③影响: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2015,21(3)],从而使美苏之间的“冷战”带有明显的军事对抗色彩,也给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八)特点1.政治上表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的斗争,两大力量(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的势不两立2.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两种类型的经济并行发展,交往较少3.军事上表现为全面“冷战”和局部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两大集团激烈对抗4.意识形态上表现为和平演变和反和平演变的斗争。两大阵营内部一元结构、一个中心。两极格局长期相对稳定(九)结束:1991年底,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十)影响1.消极:(1)给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如德国、朝鲜的分裂,引发局部战争等)。(2)阻碍了全球一体化发展。(3)美苏军备竞赛付出高昂代价,浪费资源,污染环境2.积极:(1)美苏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发展。(2)使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教训,推动了世界整体的发展。(3)加强了两大集团内部的协调,客观上有利于世界市场的一体化发展[2015,21(3)]。(4)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二、美苏争霸(识记)(一)开始: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担任苏联领导人之后,对外开始争取与美国取得平等地位,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美苏开始了三十多年的争霸(二)阶段1.20世纪五六十年代(1)概况: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远不及美国,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占据优势(2)表现:①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②1950—1953年,朝鲜战争。③美国侵略越南战争(1961—1975年)2.20世纪70年代(1)概况:美苏争霸达到高潮,因美国深陷越南战争之中,尼克松于1969年执政后,实行了战略收缩;而苏联在7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转而采取积极进攻战略(2)表现:1979年12月,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3.20世纪80年代•(1)概况:20世纪80年代,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军备控制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美国因为大规模扩充军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经济发展也遇到西欧和日本的激烈竞争•(2)表现:美苏实现有限的缓和,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三)影响:美苏在争霸世界的过程中,企图通过加紧控制别国,实施霸权主义,严重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对各国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美苏争霸也给美苏两国带来了沉重的军费负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给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四)评价:美苏等大国违背客观历史潮流,实施霸权主义争夺战,粗暴地干涉别国内政,企图加紧控制其他国家,这种大国之间的霸权主义违背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考点链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P21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P157)、美苏两极格局(P168)、世界多极化趋势(P170)。•【拓展思考】1.对比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项目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区别公开地、赤祼祼地反共反苏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联系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鲁门主义,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领域的表现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本一致,但手段上各具特色本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2.谈谈你对霸权主义的看法。(1)含义(表现):霸权主义是大国、强国凭借军事和经济实力,超越国际法、国际政治格局现状,一味扩大自身势力范围,操纵国际事务,干涉他国内政,甚至进行武装侵略和占领,进而称霸世界、主宰世界的强权政治、强权政策。(2)评价:超级大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激烈斗争,造成国际局势的动荡和紧张。大规模军备竞赛和争夺霸权是对世界和平和各国安全的严重威胁。(3)启示:①霸权主义对社会的进步与人类安全造成了威胁,我们要坚决反对霸权主义,走和平发展的道路。②世界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珍惜和平,远离战争。3.两极格局的特点。(1)世界主要矛盾以美苏两国争霸为核心。双方的意识形态矛盾与国家利益冲突结合在一起,使双方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2)世界大战威胁、局部争端不断与和平稳定并存。从长远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发动的“和平演变”攻势起主导作用。(3)世界军备竞赛迅速发展。军备竞赛导致世界军费持续增长,极大地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易错警示】“冷战”、美苏争霸、两极格局及雅尔塔体系。•“冷战”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的紧张激烈的对抗。两极格局是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苏联及其盟友组成的强有力的集团,彼此对立,谁都不占绝对优势与统治地位的形势。当时的美国和苏联就是两“极”,由此形成的世界格局被称为两极格局。美苏争霸是“冷战”的主要内容,是两极格局的主要表现形式。两极格局、“冷战”、美苏争霸是在雅尔塔体系下表现出来的国际关系,它们是由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演变而来的,从存在的时间、内容和范围上说,要比雅尔塔体系小得多。•考点64“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8年6考)•【中考说明】初步了解“冷战”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一、“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识记)•(一)背景•1.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冷战”的结束,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处于新旧交替时期•2.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3.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或国家联盟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二)表现1.美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2.欧盟成立后,欧洲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地位进一步提高。它希望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3.日本抓住机遇,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4.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显著增强。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5.俄罗斯地大物博,在度过苏联解体的社会动荡期后,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国家复兴,力求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6.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3/4,它们的总体实力在不断增强,国际影响不断扩大,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三)影响: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速世界科技中心的多元并存[2016,21(4)](四)当今世界形势的总特点: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总体趋于缓和,但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五)影响多极化发展的因素1.政治因素:“冷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利用北约军事集团,随意干涉其他国家和地区事务2.科技(军事)因素:美国大力发展高科技武器,加紧研制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3.经济因素(决定性因素):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六)影响当今世界和平的因素: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核威胁,恐怖主义威胁等[2012,20(2)]•(七)中国的应对策略: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张
本文标题:陕西省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板块五 世界现代史 主题二十八 战后世界格局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643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