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九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及近代科技与文化命题点一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项目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不同点背景奴隶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激化了国内的矛盾方式革命(战争)改革项目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不同点任务维护国家统一,解放黑人奴隶解放农奴摆脱民族危机性质资产阶级革命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局限未消除种族歧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相同点时间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背景都受工业革命影响,生产力发展要求改变生产关系任务都是解放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影响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❶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某校八年级同学在学习日本明治维新时,将它与俄国1861年改革进行了比较,概括出两次运动有以下相同点。其中正确的是()A.改革前两国同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改革都实现了农奴的“解放”C.改革后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D命题点二两次工业革命特点的比较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结合程度许多技术发明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发展促进技术革新,进而推动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领先国家英国美国、德国突破口以轻工业为突破口以重工业为突破口能源是以蒸汽机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以电力为核心的科技革命,电力、石油、煤炭构成三大能源❷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者都是有实践经验的工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技术、新机器的发明者几乎都是科学家,这种现象说明了()A.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发展促进技术革新B.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技术和新机器的发明需要掌握高深的理论C.有实践经验的工匠都进步成了科学家D.科学家开始对新技术、新机器的发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题组一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史料一在俄国,“解放”农民的是地主自己,是专制沙皇的地主政府和它的官吏。……在俄国,农奴制崩溃以后,城市的发展、工厂的增加、铁路的修建愈来愈迅速了。农奴制的俄国被资本主义的俄国代替了。……农奴被新一代的农民代替了。这新一代农民常常外出做零工,他们在城市里从流浪生活和雇佣劳动的痛苦经历中学会了一些东西。在大城市中,工厂里的工人人数日益增加。工人渐渐联合起来,展开反对资本家和反对政府的共同斗争。——列宁《农奴制崩溃五十周年》史料二我在这场斗争中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既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如果必须解放一部分奴隶便能拯救联邦,我愿意那样做。……关于奴隶制度和有色各族,我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因为我相信,那样做有助于拯救联邦,而我克服着不做某种事,则是因为我不相信它会有助于拯救联邦。——《林肯给记者的公开信》史料三(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常考角度】俄国1861年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原因、内容、影响及对其评价。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概况及影响。【常考链接】美国独立战争、彼得一世改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大化改新。【知识运用】(1)根据史料一,归纳列宁对农奴制改革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地主“解放”农民的主要原因。【答案】推动俄国的近代化进程,使其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改变阶级关系;推动工人运动兴起。农奴制的存在引发尖锐的社会矛盾,打击了沙皇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史料二中的“这场斗争”指的是什么?史料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美国内战。战争的首要出发点是维护美国的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只是维护联邦的一种手段,但不可否认它的确使美国在种族平等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3)根据史料三,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答案】选择性、侧重点;规模、领域较广,全面学习西方;以政府为主导,基本完成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变。题组二两次工业革命史料一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史料二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马克思史料三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科技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引自《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常考角度】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影响。【常考链接】第三次科技革命。【知识运用】(1)史料一中促使英国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国;英国较早开始并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2)史料二中“新的革命”是指什么?“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又指什么?【答案】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所使用的新型能源——电力。(3)根据史料三,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答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多半是由技工完成的,技术含量少(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和交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本文标题:山东省济宁市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 第十九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及近代科技与文化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659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