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及重要图片:(1)科举制诞生的背景、时间、科目、相关人物及作用。(2)科举制完善的时间、科目及相关人物。(3)科举制的影响。(4)掌握“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大雁塔”等重要图片。2.重、难点:(1)重点: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2)难点:科举制的影响。一、科举制的诞生1.背景: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_________的子弟中选拔,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担任高官。2.诞生:隋朝。(1)隋文帝:开始用_________的方法选拔官员。(2)隋炀帝:设置_______,科举制度正式诞生。3.作用:(1)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2)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_____。高门权贵分科考试进士科朝廷二、科举制的完善1.科目: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___________两科最重要。2.完善:(1)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_____。(2)武则天:创立___________。(3)唐玄宗:_____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进士、明经状元殿试和武举诗赋三、科举制的影响1.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_______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2)促进了_____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_________。2.衰落: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_____末年才被废除。读书人教育唐诗繁荣清朝1.科举制的出现是一种制度的创新,对隋唐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等崭新局面的出现,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隋文帝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唐朝完善科举制度。清末(1905年)废除,前后沿续了1300多年,对我国历史有深远影响。3.科举制度面向社会、公平竞争,强调凭才能而不是凭出身选拔官吏,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勃的活力。4.唐玄宗重视诗赋考试,促进了唐诗的繁荣发展。科举制度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具有较高程度的公正性和开放性,打破了世袭制和对地位低下者进入仕途的限制。同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探究主题科举制度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隋朝建立后,仍沿用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但第二年隋文帝就废除了旧的选官制度。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材料三材料四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孙中山【探究思考】(1)材料一中隋文帝为什么要改革选拔官员的方法?【参考答案】①为了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②为了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有效地进行统治。③旧的选官制度使选官实权控制在地方官员手中,一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得以出任官职,不利于隋王朝的统治。(2)材料二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实施科举制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三思考科举制度的完善与哪几位皇帝有关。【参考答案】维护封建统治。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评价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对社会发展有何启示?【参考答案】评价:进步:①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②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促进了社会上努力读书求学风气的形成。③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和唐朝文化的发展,使唐代的文学发展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消极:①使大批知识分子不愿从事冷静的学术研究和深入的思考,不愿从事对国计民生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研究。②知识分子与统治者合流,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的附庸。启示:①科技进步的基础在于培养人才。②选拔人才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之一,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③重视考试的公平公正,让真正德才兼备的人才脱颖而出。④重视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⑤重视培养人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本文标题: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课件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793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