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8课 百家争鸣课件2 新人教版
8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一、老子二、孔子和儒家学说三、百家争鸣导入新课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府牌坊山东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孔子生前在此开坛授学,首创儒家文化,为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打上了深深地儒学烙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了整个中国的思想、政治和社会体系,成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石。1994年,孔庙、孔林、孔府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老子阅读教材中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老子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2.老子的思想和政治主张有哪些?3.道家的经典是哪一部?道家学派。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其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道德经》。《老子》,又叫《道德经》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老子的存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20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二、孔子和儒家学说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活动探究一主要内容核心思想政治主张教育成就相关著作影响“仁”,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小组合作,归纳孔子的相关知识点。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体察民意。他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孔子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其思想由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孔子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三、百家争鸣韩孙膑孟子孔子墨子庄子韩非子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儒家老子孙武活动探究二请根据以下图片,选择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说出他们的思想派别、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提倡“仁政”治国。荀子是儒家另一个代表人物,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主张实行“礼治”。庄子是道家代表人物,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孙武是兵家创始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膑是兵家代表人物,继承发展了孙武的军事思想。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如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其优秀部分我们应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发扬光大,对于糟粕部分我们应该予以改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礼治”
本文标题: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8课 百家争鸣课件2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797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