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七年级地理上册 1.4地形图的阅读知识梳理型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学习目标1.学会运用地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2.学会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山体部位。3.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陆地表面五种地形类型。4.学会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并运用其判读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课前预习1.地表的高低起伏常用______________来表示。2.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_______。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_________。3.在地图上,把__________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这种用等高线表示_______的地图,叫作等高线地形图。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_______;坡缓的地方,等高线______。等高线地形图海拔相对高度海拔相同地形密集稀疏5.通过等高线的特征,还可以识别常见的地形部位。(1)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_____向______逐渐降低。(2)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_____凸出。(3)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_____凸出。(4)陡崖:等高线_______。6.把海洋中_________的各点连接成线,叫作等深线。7.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海洋则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_________和海底的_________,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中间四周低处高处重叠深度相同高低形态起伏状况8.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五种。9.地形剖面图是以______________为基础转绘成的。10.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______和坡度的______。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高线地形图起伏陡缓精巧点拨(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2)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即等高距)相同。(3)等高线的单位是米,0米表示海平面,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4)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的地方,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的地方。同步训练·夯实基础1.地图上珠穆朗玛峰的标高是8844.43米,这个高度是()A.平均海拔B.相对高度C.海拔D.深度C2.读图1-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的海拔是1000米B.乙地的海拔是1500米C.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500米D.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1000米D3.读图1-4-2,制作半个“土豆山”的等高线地形图,白纸上绘出的“土豆山”的等高线地形图应是下面的()A读图1-4-3,完成4~6题。4.图中表示山脊的是()A.①B.②C.③D.④5.图中山顶⑤的海拔可能是()A.550米B.640米C.740米D.820米AC6.图中①②③④,坡度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读图1-4-4,完成7~8题。D7.正在该区域进行地理野外实习的大学生,准备在图示区域宿营。下列四地中最适宜宿营的是()A.①B.②C.③D.④8.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区域地形类型为盆地B.②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向C.①地和②地的相对高度为100米D.若②③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为3千米DB9.如图1-4-5所示四幅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中,最有可能发育河流的地形部位是()A.甲B.乙C.丙D.丁C10.图1-4-6是“某地区不同海拔陆地面积所占比重示意图”,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该地区的颜色大部分是()A.蓝色B.黄色C.褐色D.绿色D1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A.平原B.高原C.山地D.盆地12.在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周围是一片较深的黄色,中间有一片绿色,据此可以判断中间地区的地形为()A.山地B.盆地C.高原D.丘陵CB13.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海洋与湖泊的颜色是()A.棕色B.蓝色C.白色D.绿色14.最能直观表示地面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地图是()A.分层设色地形图B.地形剖面图C.经纬网地图D.等高线地形图BB15.读图1-4-7,该区域的地势起伏情况是()A.东高西低B.西高东低C.北高南低D.南高北低D同步训练·能力提升16.某中学在某地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读图1-4-8,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B两处,适合攀岩的是______处。B(2)该地区最高海拔为_______米。(3)通过学习地理,某同学认为A地坡度缓,比D地更适宜修筑梯田。请你从图中为他的结论找出可信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村里计划在甲乙之间修筑一条公路,这条公路的走向是____________。658A地比D地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东北—西南思维导图
本文标题:七年级地理上册 1.4地形图的阅读知识梳理型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807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