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安徽省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9章 功与能课件
第一部分考点探究第九章功与能安徽中考2015~2019考情分析基础知识梳理中考真题汇编考点详解典例解析实验突破针对性练习安徽五年全国真题安徽中考2015~2019考情分析年份题型题号考查内容分值难度星级2019填空题5斜面的机械效率2★★★☆☆选择题12机械能及其转化3★★★☆☆计算与推导题21功率的计算5★★☆☆☆2018填空题4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2★★★☆☆实验探究题18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8★★★☆☆年份题型题号考查内容分值难度星级2017选择题16动滑轮的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3★★★☆☆计算与推导题21动能与势能的相关计算6★★★☆☆2016选择题14机械能及其转化3★★★☆☆计算与推导题21牵引力做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7★★★★☆年份题型题号考查内容分值难度星级2015填空题3机械能及其转化2★★★☆☆8利用斜面的机械效率求斜面的高度2★★★★☆计算与推导题21(2)功的计算4★★★☆☆•分析安徽近五年的真题可知,功和能是中考的高频考点,功和功率的计算每年都有考查,机械能转化也是本章的高频考点,机械效率每年都有考查,所有题型均有涉及,具体考情如下:•1.功的计算(3次)(1次在选择题中考查,2次在计算与推导题中考查)。•2.功率的计算及推导题(2次)。•3.机械能及其转化与守恒(2次),都是在选择题里考查。•4.机械效率(4次)。•预计在2020年中考试题中,功和能仍然是考查的重点,功、功率、效率的计算会着重考查,机械能及其转化在填空题出现几率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复习的时候,掌握功、功率和效率计算的公式的基础上,加强综合训练,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推导,并且对机械能转化进行重点复习。基础知识梳理•●考点一机械功•1.作用在物体的力,使物体在____________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____________。•2.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_________________;二是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____________、有距离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垂直。力的方向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距离力力距离•4.力学里规定:功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____________,功的单位:焦耳,1J=1N·m,把两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____________J。•5.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____________。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W=Fs1不省功•●考点二功率快慢具体内容物理含义功率用来表示做功的____________。功率越大,表示做功越快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定义式P=Wt公式推导式P=____________(用此公式计算,必须采用国际单位制!)数值与单位功率在数值上等于____________内物体所做的功。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1W=1J/s,1kW=____________WFv单位时间1000•●考点三机械效率有用功知识点具体内容三种功有用功使用机械时,完成工作目的必须做的功,用W有表示额外功并非需要,又不得不做的功,用W额表示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和,也是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做的功:W总=Fs=W有+W额机械效率____________跟____________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实际中η____________1总功小于η=W有W总×100%增加知识点具体内容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滑轮组(1)被提升的物重:物重____________,机械效率____________;(2)动滑轮重:动滑轮____________,机械效率____________;(3)绳重和摩擦斜面(1)斜面的倾斜程度:斜面越____________,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__;(2)斜面的粗糙程度:斜面越____________,机械效率____________提高增加减小陡高粗糙越低•●考点四机械能•1.能:一个物体____________,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在国际单位制中能的单位是____________。•2.动能:物体由于____________具有的能叫做动能。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____________,运动物体的____________越大,____________越大,动能就越大。•3.重力势能:物体由于____________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物体的____________越大,举得____________,它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能够做功焦(J)运动动能质量速度被举高质量越高•4.弹性势能:物体由于____________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5.势能:____________能和____________能统称为势能。•6.机械能:物体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统称为机械能。•7.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动能可以____________为势能,势能也可以____________为动能。有摩擦阻力时,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中,机械能会不断的____________。发生弹性形变重力势弹性势动能势能转化转化减小•一、机械功•【例1】(2019•邵阳)一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以0.2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4s,拉力F大小为5N,4s内拉力F做的功为()•A.1JB.3J•C.2JD.4J•【解析】物体移动的距离s=vt=0.2m/s×4s=0.8m,拉力F做的功W=Fs=5N×0.8m=4J。•【答案】D•【方法点拨】本题考查了功的计算,明确功的计算公式W=Fs是解题的关键。•二、功率•【例2】(2019•株洲)甲、乙、丙、丁四个同学进行攀岩比赛,他们做的功W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规定做功最快的获胜,则最后胜出的一定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在相同时间内,做功越多,功率越大,也就是做功越快。由图像知,当时间相同时,甲做功最多,所以由公式P=Wt知,甲功率最大,做功最快。【答案】A【方法点拨】本题考查功率的物理意义,理解功率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功率是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跟做功多少和做功时间都有关系。•三、机械效率•【例3】(2019•达州)救援车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车载电机对钢绳施加的拉力F大小为2.5×103N时,小车A恰能匀速缓慢地沿斜面上升。已知小车A的质量为1t,斜面高为2m,斜面长为5m。(不计车长、钢绳重、动滑轮重、钢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和滑轮与轴间的摩擦,g=10N/kg)在小车A由水平路面被拖上救援车的过程中,钢绳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____J,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小车A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_N。【解析】(1)小车质量m=1t=1000kg,其重力G=mg=1000kg×10N/kg=1×104N,钢绳做的有用功W有用=Gh=1×104N×2m=2×104J;(2)不计车长、拉力端移动距离s=2L=2×5m=10m,拉力做的总功W总=Fs=2.5×103N×10m=2.5×104J,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2×104J2.5×104J×100%=80%;(3)不计钢绳重、动滑轮重、钢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和滑轮与轴间的摩擦,克服小车A与斜面间的摩擦做的功为额外功,W额=W总-W有用=2.5×104J-2×104J=5×103J,由W额=fL可得摩擦力f=W额L=5×103J5=1×103N。【答案】2×10480%1×103•【方法点拨】本题考查了使用斜面和滑轮组时有用功、总功、额外功、机械效率的计算,明确使用整个装置时有用功、总功的含义是关键。•四、机械能•【例4】(2019•深圳)如图,弧形轨道ab段光滑,bc段粗糙,小球从a点经最低点b运动至c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经过b点时,小球动能最大•C.从b到c的过程中,小球动能增大•D.从a到c的过程中,小球机械能守恒•【解析】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速度变大,故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大,属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错误;小球从a运动到b动能增大,从b运动到c动能减小,则在b点处小球动能最大,故B正确;小球从b到c的过程中,高度增加,同时克服摩擦力做功,速度减小,则小球的动能减小,故C错误;bc段弧形轨道粗糙,因此小球在bc段运动时会克服摩擦力做功,会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则机械能会减小,故D错误。•【答案】B•【方法点拨】重力势能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以及所处位置的高度有关,判断重力势能是否改变,看它的质量和高度是否变化就可以了;动能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以及运动的速度快慢有关,判断动能的大小看它的质量和运动快慢是否变化就可以了。•实验探究一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实验器材:一盒钩码、(材料不同的)两组滑轮、铁架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弹簧测力计刻度尺•2.实验方法:____________。•【提示】控制变量法•3.实验结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物体的重力、滑轮组的自身结构以及摩擦有关。•(1)在滑轮组的自身结构相同时,提升的物体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__。•(2)在提升的物体重力相同时,滑轮组自身的结构越简单,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__。•【提示】(1)高(2)高•4.问题探究:•(1)实验中,应怎样拉动弹簧测力计?为什么要这样做?•【提示】竖直匀速拉动,使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便于读出拉力的大小。•(2)如何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提示】保持滑轮组的自身结构、摩擦因素等均不变,改变提升的钩码的重力,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计算比较机械效率的高低。•(3)如何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的自身结构的关系?•【提示】保持提升的钩码的重力不变,改变滑轮组的自身结构(改变动滑轮的材料或动滑轮的个数),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计算、比较机械效率的高低。•(4)实验结束后,如何计算总功、有用功、额外功?•【提示】①W总=Fs(F是绳端的拉力,s是绳端通过的距离);②W有=Gh(G是提升钩码的重力,h是钩码被提升的高度);③W额=W总-W有。•【例1】(2019•邵阳)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过程如下:•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沙和袋所受的总重力G并填入表格;•②按图安装滑轮组,分别记下沙袋和绳端的位置;•③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沙袋升高,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沙袋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将这三个量填入表格;•④算出有用功W有,总功W总,机械效率η;•⑤改变沙袋中沙子的重量,重复上面的实验。•请根据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思考并回答:•(1)在第一次实验中,粗心的小冬同学忘记在表格中填写绳端移动的距离s,你认为s应该为____________m。次数沙和袋所受的总重力G/N提升高度h/m有用功W有/J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m总功W总/J机械效率η10.60.20.120.30.1866.7%20.90.20.180.40.60.2431.20.20.240.50.60.3080%•(2)根据表中数据,可计算得出第二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得出所用动滑轮的重力为____________N。(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4)分析三次实验中的数据可以发现,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_。(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解析】(1)绳子的有效段数为3,根据s=nh,在第一次实验中,绳端移动的距离s=3×0.2m=0.6m;(2)根据表中数据,可
本文标题:安徽省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9章 功与能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160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