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1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40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岳麓版
课时作业40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湖南张家界模拟)有科学家在回忆录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科研活动开展得很狭窄,只有地质学、生物学、气象学等学科进行了比较连续的科研活动。”形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B.新中国成立初科技水平落后基础薄弱C.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未援助D.新中国初期的科研经费难以得到落实B解析:题干提及我国的科研活动开展狭窄,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题干显示我国科研活动少,而原因就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技水平薄弱,故B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对我国各项建设进行了援助,故C项错误;新中国初科研经费难以得到落实,无史实支撑,故D项错误。2.(2019·湖北黄冈质检)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风趣地用手比划着说:“原子弹就是这么大个东西,没有这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十年工夫完全可能。”毛泽东提出“搞一点原子弹”的直接的国际因素是()A.20世纪初物理学理论的提出B.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C.美苏等国垄断原子弹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解析:“20世纪初物理学理论”提出原子弹的理论,但当时中国没有条件,新中国也没有成立,故A项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指原子弹技术,还包括计算机等其他技术,故B项错误;“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可以得出二战后,美苏争霸,垄断原子弹,广大国家均受其威胁,“没有这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可知这属于战略生存的需求,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属于国内因素,不属于“直接的国际因素”,故D项错误。3.(2019·浙江台州评估)下图是1964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行的“号外”,头版新闻报导的引题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重大成就,对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贡献”。该报道的主标题可能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C.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D.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A解析: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成功爆炸,中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加强了国防建设,对保卫世界和平有重大贡献,故A项正确;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与材料强调原子弹的意义不符,故B项错误;1967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4.(2019·贵州贵阳摸底)2017年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军队的常规重型武器装备是火炮,本次阅兵式上先后亮相的歼-20、歼-10C、红旗-22等六种新型战略武器成为合成兵种的常规装备。这一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后()A.全面实施“科技强军”战略的成效B.工业化为国防现代化提供保障C.人民军队突破西方国家的军事封锁D.教育与军事科技创新高度结合A解析:从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军队的常规重型武器装备是火炮,本次阅兵式上先后亮相的歼-20、歼-10C、红旗-22等六种新型战略武器成为合成兵种的常规装备”可知,这一变化反映出改革开放后国家武器装备中科技含量的提升,故A项正确;工业化的发展体现不出本次阅兵新式武器增多,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初期与改革开放后军事力量变化,与人民军队突破西方国家军事封锁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中仅体现军事科技,没有涉及教育,故D项错误。5.(2019·辽宁葫芦岛模拟)1978年3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方毅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号召:到1985年,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达到或接近1970年发达国家的科学水平。这反映了当时中国政府()A.开始淡化科技领域的意识形态B.认识到国内科技水平落后的现实C.准备用科学技术引领改革开放D.在科技发展问题上已无冒进倾向B解析:从材料中的“到1985年,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达到或接近1970年发达国家的科学水平”,说明已经认识到国内科技水平落后的现实,故选B项。A项材料没有反映;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是在1978年12月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从时间上可以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6.(2019·湖北华中师大新高考测评)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教育部门通过高考改革和高校扩招使高等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201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这说明高等教育()A.出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B.建立了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践行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D.培养了大批现代化的建设人才A解析:据材料“201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的数据可以得出高等教育出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故A项正确;建立了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故B项错误;“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早在1995年就提出来了,故C项错误;高等教育培养了大批现代化的建设人才符合史实,但材料说的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故D项错误。7.(2019·湖南株洲模拟)如下,是1949—1987年大学教授出生地与工作地的统计分布图(按每百万人口占有比例计算)。据此推断正确的是()A.社会经济水平决定高校布局B.教育发展与经济文化成正比C.人才流向服务国家发展战略D.东部沿海地区忽视教育发展C解析:由图2教授工作地分布来看,教授工作地即高校在经济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分布也较广泛,因而不能说明经济水平决定高校布局,故A项错误;由图2可知教授工作地即高校在经济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分布也较广泛,因而不能说明教育发展与经济文化成正比,故B项错误;由图1至图2,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地引导人才流向中西部地区,因而体现了人才流向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故C项正确;D项明显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8.(2019·河北石家庄二中模拟)20世纪80年代,农村职业教育逐渐恢复并迅速发展,并提出“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农村、林区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A.使乡镇企业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B.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C.适应了农业生产由分散到集约的改变D.符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D解析:A项表述与题目中“农村职业教育”无关,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提出,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相符,故B项错误;题目牵涉的是农村职业教育,并未牵涉农业生产,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农村职业教育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故D项正确。9.(2019·辽宁大连联考)2000—2009年间,中国高校招生规模已由26万人上升到639.5万人,年平均增长率达12.6%。从而基本上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是对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回应B.多样化办学推动高校的普及C.满足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发展A解析:题干中“中国高校招生规模已由26万人上升到639.5万人”,适应着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故A项正确;题干中未体现多样化办学,故B项错误;题干中的目的是“基本上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侧重点不同于C项,故C项错误;题干中没有体现教育的自由发展,故D项错误。10.(2019·河北邢台月考)1957年,王蒙的作品《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因批评官僚主义而被划为“右派”。1962年,毛泽东对此说:“反对王蒙的人提出北京没有这样的官僚主义,中央还出过王明、出过陈独秀,北京怎么就不能出官僚主义?”由此可见当时()A.中央对“左”倾思想曾予以纠正B.“双百”方针得到了全面落实C.党的工作重心是反对官僚主义D.文艺领域彻底清算了“左”倾路线A解析:从毛泽东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认为把王蒙划为“右派”是错误的,是一种“左”的做法,这就说明当时中央对“左”倾思想曾予以纠正,因此选择A项。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央存在“左”的倾向,说明“双百”方针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可排除B项;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D项说法绝对化。11.(2019·河南安阳调研)近年来,80后作家的“青春文学”和魔幻小说兴起,网络艺术风起云涌,丰富着当下文艺创作的题材、方法和传播途径。这一现象表明我国()A.网络主导文艺创作B.传统文学已趋向衰落C.文艺创作趋向成熟D.文艺创作走向大众化D解析:材料中出现网络艺术,但不能说其主导文艺创作,A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新的文学发展,不能说传统文学走向衰落,B项错误;材料中仅仅涉及多种文艺创作方式,并未说明其走向成熟,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青春文学”“魔幻小说”网络艺术等方式,说明我国的文艺创作越来越服务大众,D项正确。12.(2019·西宁检测)样板戏是“文革”时期被树立为“革命样板戏”的二十几个舞台艺术作品的俗称,最具代表性的是八部“样板戏”: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乐《沙家浜》。著名作家巴金在晚年所著的《随想录》中曾这样叙说,他一听到样板戏就心惊肉跳,成为一种典型的记忆创伤。巴金对样板戏感到“心惊肉跳”的主要原因是()A.“文革”中样板戏创作呈现出虚假的繁荣B.样板戏使文艺创作万马齐喑C.样板戏打上了“文革”阶级斗争的烙印D.样板戏歪曲了历史和红色经典C解析:“八亿人民八个戏”的文艺现实不是虚假繁荣而是现实的凋零,故A项错误;使文艺创作出现万马齐喑现象的是“左”倾错误的恶性发展而非样板戏本身,故B项错误;通过剧名就不难知道,这八个戏都是带有鲜明“文革”色彩的,是那个年代阶级斗争恶性发展的产物,故C项正确;样板戏并没有歪曲历史和红色经典,而相反恰恰正是历史的代表和产物,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37分)13.(2019·山东德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如果没有大约70年前出现的古滕贝格印刷工场,宗教改革运动便不可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力量。正是印刷业的普及化,令这些充满激情的理论很快散播到了千家万户,使教廷徒唤奈何。作为新教徒一切宗教信仰的源头,《圣经》如今已经随时可以购得。正是这一事实,为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摘编自[加]马丁·基钦《剑桥插图德国史》材料二: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简表。时间科学技术发展概况1840—1911年龚振麟首创铁模铸炮法并撰成《铸炮铁模图说》;李善兰得知西方“制器考天皆用重学”,翻译《重学》;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华蘅芳研制成功配制火药用的镪水辛亥革命后学生纷纷出洋学习建设国家的科学技术知识“以拯吾中国也”。李四光原立志学习造船,并在日本学习了3年造船技术,知晓造船需要钢铁,钢铁需要采矿技术,于是进入伯明翰大学采矿系学习;学习一年后,他进一步认识到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地质科学为基础,又转到地质系学习时间科学技术发展概况20世纪30年代竺可桢说:“我们要讲飞机救国,就得迎头赶上,要迎头赶上就非去研究大气力学和建筑风管不可。而且要制造飞机,必须有适当之原料,要谋飞机行动的安全,非有敏捷精确的天气报告不可,这又要靠地质学家、化学家、冶金学家和气象学家的研究。所以飞机救国,必须从研究科学入手”——根据曲铁华、李娟《中国近代科学教育史》绘制材料三:中国和发达国家科技在经济发展中作用对比。(1)概括材料一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8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显著特点,结合史实予以说明。(8分)(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与发达国家科技发展的差距。为什么说我国赶超世界科技水平的关键是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9分)解析:第(1)问,其现象是“为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从天主教和新教对《圣经》的态度、印刷业普及化使人人阅读《圣经》成为可能等方面说明。第(2)问,从材料二可知三个时期科技发展的落脚点是“强国”“以拯吾中国也”“救国”,据此提炼出“特点”;联系三个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进行说明。第(3)问,提取材料信息,从科技投入、科技的贡献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归纳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从科技与生产结合、加快科技转化的角度分析原因
本文标题:2021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40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岳麓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183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