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及策略
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及策略林宪生教授博士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06年7月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为什么要进行如此规模的培训?什么样的培训效果最好?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学生真正学到的知识,不是从教师的嘴里,而是从教师的身上。教师站在讲台上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教师走下讲台是为了让学生“会学”。教师迈出的一小步,却是教育改革的一大步!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内涵有效教学理论对地理课堂教学的启示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本教研目的:•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改变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方式,使师生双方体验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生命意义,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本教研核心三要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概念校本教研的主要特征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校本教研的策略校本教研的概念什么是新课程下的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概念什么是新课程下的校本教研?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中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包含的内容)校本教研的概念•研究环境•研究主体•研究基地•收集资料的方法•总结经验和提升理论的方式•理解的角度•研究关系校本教研的主要特征•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校本教研是在教育教学情境中生成的教学研究•研究对象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是教师自己的问题•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始终贯穿在研究过程之中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学校应该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应该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应该是教学研究的主要而直接的目的校本教研策略•调查分析,摸清改进的目标,创设良好的生长环境•机制到位,改革教师评价工作•构建平台,营造真正的学术氛围(一)内涵有效教学是指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具体说,“有效教学”这一概念包含三重意蕴:一是有效果,即教学产出中与预期教学目标相符合的部分,是以教学产出与预期目标相吻合的程度来评价的。二是有效率,指教学投入的精力、时间与教学产出的关系,即教学有效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之比。在教学实践中为:教学效率=教学有效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三是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程度,即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要是否吻合以及吻合程度的评价。形象地看,可用下图描述有效教学的三重意蕴及其关系: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教学投入-----教学产出-----教学目标-----教学需要对比关系相符程度相符程度(二)有效教学的要素与结构对有效教学要素的认识,同样有多种维度。有学者(秦龙,1996)提出高效课堂教学关注的8要素:点:明确的知识点、能力点、非智力因素点;量:适宜的教学授出量、训练量、活动量;度:恰当的教学难易度、速度;序:遵循知能学习的固有序列、学生的认知程序、课堂的结构程序;法:有效认知、技能、情感活动的方法;情:教学情境、情感、情绪的有效营造与调控;时:注重时间分配、时段联系、时段效率;率:关注有效教学时间与无效教学时间的比率。相关变量学生投入教学投入社会文化影响学生倾向性学生动机教学设计应有教学时间教学评价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教学效益有效教学要素联系的基本结构:(阮红芳、靳玉乐,有效教学论析,当代教育论坛,2003)(三)有效教学的标准、模式与策略有效教学标准的研究,国内外都较多,但不尽相同。张璐(2000)指出,将有效教学标准按基础性与发展性两个维度分层,各列出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不同要求,是国内较典型的研究。这种研究较清楚明了,但似乎更多局限于课堂教学及教学本身。而美国“教育多元化与卓越化研究中心”(CREDE)倡导的5条有效教学标准,即学习共同体—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以促进学习;语言发展—通过课程发展学习者的语言,提高学习者的素质;学习背景化—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以此创造学习的意义;挑战性的活动—教学生复杂的思维技能,通过思维挑战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教学对话—通过对话进行教学。则对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建构论及“最近发展区”理论等,有更多反映。国外有效教学的模式研究,有三种最具代表性,亦有互补性。1.时间学分析模式。2.心理学分析模式。3.教育学分析模式。参见下图。20世纪60—80年代是其充分发展期。(四)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与发展从时间之维看,“有效教学”作为教学论的一个基本概念虽是晚近的事,其源头却可追溯很远。仅三个世纪以来,有效教学构想就跨越了以追求“规模效应”、“普遍模式”为突出特征的夸美纽斯时代、赫尔巴特时代及以后的凯洛夫时代,跨越了以追求“个性化”、“多元化”为突出特征的杜威及杜威后时代,而进入了强调“设计意识”、“反思意识”、“多元取向”的当代。在理论基础上,也逐步突破传统教育学及教育经济学的阈限,而以教育心理学、教育文化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生态学、教育时间学、教育管理学、社会文化学、系统科学、唯物辩证法等为其理论沃土。科学主义、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等理论成为当代有效教学设计的三大支柱。跨越时空看,“有效教学”并非西方独有,从孔夫子等古代先师主张的“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到近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尚自然”、“展个性”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等,都孕育着有效教学思想。因此,古今贯通,中西合璧,以发展的观点来认识有效教学十分必要。三、有效教学理论对地理课堂教学的启示有效教学理论对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有以下几方面的示:1.确立有效教学的理念及教学效能观刻不容缓2.有效地理课堂教学必须全面审视地理教学系统3.有效地理课堂教学必须全面考察地理教学过程4.有效地理课堂教学必须全面更新教学指导理论5.有效地理课堂教学必须以关注学生发展为重心6.有效地理课堂教学要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及策略7.有效地理课堂教学要更多关注可测性与量化8.有效地理课堂教学要以不断反思为推动力返回有效教学的策略课前行动策略:新课程背景下学会多维度备课课堂行动策略:建构适合新课程理念的有效课堂教学课后行动策略:保障持续发展的高质量教学有效课堂教学评价行动策略:健全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有效评价机制课前行动策略备学生备课程备情境备自己备学生备全体(行动策略)备问题(行动策略)备基础知识(行动策略)备能力(行动策略)备情绪(行动策略)备学生·行动策略(一)•实施全景式评价•全面了解全班学生的情况•全面了解学生的“人脉”•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差异•做好保密工作,不能随意透露学生的弱势倾向备学生·行动策略(二)•要求学生共同备课•了解学生对文本的掌握程度,以及存在的种种问题•在备文本教材的基础上,广泛收集、查寻与文本内容有关的资料信息•教师要开展研究性备课,预设教师“问题”和学生“问题”备学生·行动策略(三)•通过问卷形式调查和了解学生知识基础。•指导学生温习与本课程教学相关联的基础性知识•课前,评价学生的预习作业备学生·行动策略(三)•通过问卷形式调查和了解学生知识基础。•指导学生温习与本课程教学相关联的基础性知识•课前,评价学生的预习作业•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备学生·行动策略(四)•根据学生的能力特征,优化教学设计•在教学环节中,尽量让学生展现能力,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根据学生的能力特征,在教学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培养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机会和环节,确保学生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备学生·行动策略(五)•调动学习激情•调整良好的学习心境•激发学习热情。备课程备教学目标——全面理解课程标准(行动策略)备教学内容——创新知识,运用知识,发展智力(行动策略)备意义——深刻挖掘内涵,生成自己的独到见解与意义(行动策略)备教具——丰富内涵,拓宽外延,提高效率(行动策略)备教材分析——深刻挖掘,引导思考(行动策略)备课程·行动策略(一)•研读课程标准,理解和应用课程标准•深入研究课程,熟悉教学内容,理清教学思路,弄清楚本次教学让学生“学会什么”。•确定教学目标时语言精确、清楚、简洁•要防止模式化或程式化,从教学内容实际出发。•依据“良好陈述的教学目标的标准”进行评价和修改备课程·行动策略(二)•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来研究教材,整合课程,优化内容•以解决学生问题为核心确定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找到教学关键备课程·行动策略(三)•学会研究课程本意•学会分析与评价课程意义•学会提炼与升华意义。备课程·行动策略(四)•建构“多元辅助教学”理念•提高针对性和适切性•提高灵活性和创新性备课程·行动策略(五)•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它的系统性、整体性•对教材知识体系以外的与之相联系的知识、技能作横向比较性分析,扩大教学内涵•进一步分析和挖掘教材所隐含的意义,引发学生的思考与研究•在分析教材时,要与学生学习情况紧密联系,为科学、系统设计好教学作好充分准备备情境创设平等、民主的教学情境,张扬人性(行动策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行动策略)创设思维情境,激活学生思维火花(行动策略)备活动情境,提高学习乐趣(行动策略)备媒体情境,提供现代学习平台备生活情境,创设现实教学情景备环境情境,创设最有效的教学情景备情境·行动策略(一)•民主策略•平等策略•安全策略•自由策略•激励策略备情境·行动策略(二)•创设比较性问题情境•创设过程性问题情境•创设思维性问题情境•创设兴趣性问题情境•创设经验性问题情境备情境·行动策略(三)•创设发散性思维情境•创设多元思维和逆向思维情境•创设直觉思维情境•创设批判性思维情境•创设想象思维情境备情境·行动策略(四)•设计以合作交流创设情境•设计以游戏、故事创设情境•设计以游戏、表演创设情境•设计以音乐创设情境•设计以角色创设情境•设计以多感官参与创设情境备自己备策略——升华教学,追求美的境界导课行动策略板书行动策略结束行动策略备风格——弘扬个性,培养机智,塑造特色备弱点——认识自我,长善救失备形象——有效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备话语——润物细无声,沁人心脾备自己·导课行动策略•导入内容要体现全面性、丰富性、多元性•导入话语要短小精练,语言表达接近主题•导入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3分钟以内•导入方式丰富多样,达到激发兴趣、引人入胜的效果•导入形式要课课翻新,不能千篇一律备自己·板书行动策略•内容上要“精”•设计上要“巧”•形式上要“美”•方式上要“活”备自己·结束行动策略•语言上要“精”•时间上要“短”•视野上要“宽”•方式上要“活”•效果上要“妙”•艺术上要“悬”课堂行动策略问题提出问题对话问题刺激问题指导问题评价问题提出学生问题——学生悠然提出问题(行动策略)教师问题——教师艺术化提出问题(行动策略)问题支架——建构问题支架,扶学生“上架”(行动策略)问题纵横——共性问题从显性走向隐性(行动策略)问题开放——个性问题从封闭走向开放(行动策略)问题提出·行动策略(一)•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表达意识与能力问题提出·行动策略(二)•教师设计问题,在充分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关键性问题。•问题呈现的艺术性体现在呈现方式的灵活性上。•问题呈现的艺术性还体现在真实性上问题提出·行动策略(三)•奠定基础。•“扶鸭子上架”。问题提出学生问题——学生悠然提出问题(行动策略)教师问题——教师艺术化提出问题(行动策略)问题支架——建构问题支架,扶学生“上架”(行动策略)问题纵横——共性问题从显性走向隐性(行动策略)问题开放——个性问题从封闭走向开放(行动策略)问题提出·行动策略(一)•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
本文标题: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及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18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