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考点精练3.0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知考纲1.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3.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4.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明方向1.把握重点知识: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2.关注焦点问题:(1)优秀传统文化;(2)传统戏曲的发展;(3)科技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3.强化重点题型:说明类选择题、原因意义类主观题、措施启示类主观题培素养政治认同: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树立文化自信科学精神:辩证分析传统文化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公共参与:培养对中华文化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来现实生活相对稳定性习俗思想相对稳定性民族性积极消极精华糟粕必要前提必然要求继承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科学技术思想运动创造盲点排查1.传统文化就是历史上出现过的文化。()2.传统文化的内涵需要保持稳定。()3.承袭农村传统习俗,提高农民道德修养。()4.传统文化的发展要满足人们的需求。()5.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6.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7.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8.社会制度的变化,是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9.艺术的创作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因而不可承袭,艺术的形式因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因而不可复制。()10.科技发展必然使先进文化代替落后文化。()×××××提示:1.×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2.×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要能够因时而变。3.×传统习俗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传统习俗的作用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传统习俗应批判继承。4.×要满足人们积极的文化需求。5.×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6.×对待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不是两个过程。7.×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生产力发展才是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9.×文化具有传承性,认为文化不可承袭的观点错误;构成艺术形式的要素有结构、体裁、艺术语言、表现手法等,艺术的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但也不是不可复制的。10.×科技发展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科技发展,也为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支撑。核心考点一传统文化的继承考向以相关文化活动、文化现象为载体,考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知识和考生的科学精神和政治认同素养1.[2018·全国卷Ⅰ,20]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药立市”,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①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②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③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④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中医药产业推动了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可见③正确。中医药产业实现了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故④正确。中医药产业没有改变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排除①。②夸大了中医药产业的意义,排除。答案:D2.[2017·全国卷Ⅱ,20]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极大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③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④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该剧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在今天的舞台上大放光彩,这说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①当选;文化的价值与赢不赢得市场没有必然关联,②错误;③表述绝对;该剧融入了时尚元素,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这说明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④当选,答案为B。答案:B1.认识传统文化含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建筑: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文艺:中国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形式传统思想:中国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特点继承性;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积极影响: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影响消极影响: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2.两种方法把握传统文化的特点特点侧重点概念法相对稳定性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鲜明的民族性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提醒:传统文化≠文化传统;传统文化≠古代文化;传统文化≠本土文化;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凝固不变。3.传统文化有何现实价值(1)从社会发展看①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②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③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2)从个人成长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够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受者,才能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4.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认识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措施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文化传承立足实践,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即“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正确方向反对拒绝接受新文化的“守旧主义”和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命题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2018·江苏卷,22]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乐器,迄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它那金声玉振的小小笙簧和刚直劲节的紫竹笙苗、那“直而不居,曲而不兆”的独特音色,承载了“和”“德”“清”“正”的美学精神,成为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材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A.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B.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C.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D.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解析: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乐器,承载了“和”“德”“清”“正”的美学精神。表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B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笙作为一种古老的乐器寄托了人们对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A、C不符合题意。答案为D。答案:D2.[2017·天津卷,7]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②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③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可见题意反映的是中华文化的民族性而不是区域性,故选②不选①;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所以④符合题意,入选;③在题意中不能体现出来;故本题选B。答案:B3.[2016·江苏卷,22]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说明文化具有()A.鲜明的民族性B.相对的稳定性C.时代的先进性D.强大的包容性解析:本题考点:传统文化的特点。题意的关键句是:“礼”源远流长,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体现了“礼”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又能够因时而变,这是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特征,A、C、D都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正确答案是B。答案:B易错点错误理解传统文化及其作用示例1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示例2传统文化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醒:关于传统文化的作用,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认为“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因为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可以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二是不能认为“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因为社会实践才是文化发展的源泉。矫正训练[2013·广东卷]2013年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②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③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④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①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源;③错误,书法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关系不直接。②④正确。答案:D核心考点二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考向一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对文化发展的作用)1.[2013·全国卷Ⅱ,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莫高窟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建立了综合防沙体系,研发了无线传感环境监测分析系统,开发了十亿级像素数字相机系统,形成了包括前期摄影采集、后期图像处理、虚拟漫游等环节在内的数字处理系统等。随着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莫高窟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壁画、彩塑等图像采集取得进展。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实地参观莫高窟外,还能在互联网上便捷地欣赏3D效果的“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结合材料,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作用,难度不大,基本属教材知识的简单运用。首先定位科技创新是主体,其次分析文化传承,即传播与继承,发展的实质是创新,因此本问可以简单理解为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播与交流、科技创新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科技创新对文化创新的作用。根据这三点作答即可。本问基本属于理论层面,对教材较为熟悉的学生不难答出。答案:(1)科技创新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物质技术手段;科技创新带来更快速、方便的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促进了文化的交流;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因素。(2)在国外举办敦煌莫高窟艺术展览和主题艺术节;扩大含有敦煌莫高窟文化元素的商品出口;开展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国际合作。(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考向二文化继
本文标题: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考点精练3.0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241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