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考点精练1.04 多彩的消费课件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知考纲1.生产与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发展生产的意义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明方向1.把握重点知识: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内容2.关注焦点问题:(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国企改革;(3)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4)农业“三权分置”改革3.强化重点题型:推导类选择题、原因意义类主观题培素养政治认同:进一步增强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及当前我国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方针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正确看待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优势、地位及相互关系法治意识:依法保护各种经济形式的合法地位、依法保护各种财产所有权、保护各种知识产权公共参与:积极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积极参与创业、创新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动力经济建设发展国有集体国有和集体公有资产主导作用个体私营不平衡多层次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鼓励、支持、引导生产要素市场竞争盲点排查1.汽车消费增长是汽车生产增长的决定性因素。()2.消费是生产的最终动力。()3.消费对生产具有促进作用。()4.改革就是变革我们的生产关系。()5.现阶段,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地位平等、相互促进。()6.股份合作制属于混合所有制。()7.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是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8.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提示:1.×生产决定消费,汽车生产增长是汽车消费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或消费是生产的动力,非决定性因素。2.×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但不是最终动力,生产的最终动力是科技的发展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3.×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健康的、合理的消费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不健康、不合理的消费会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4.×改革的内容很多,变革生产关系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改革就是要调整和变革我国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改变和否定。5.×现阶段,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不平等,其中公有制经济是主体,其他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6.×股份合作制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基本特征,是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是公有制经济的一种形式。7.×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8.×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是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不是主要力量。核心考点一生产与消费考向一创设情境,考查生产决定消费知识和考生政治认同及科学精神素养1.[2016·全国卷Ⅱ,38(2)]新能源汽车以其碳排放低、使用成本低、行驶安静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受续航里程短、购置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消费者对购置使用新能源汽车存在许多顾虑。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市场有所扩大,但与传统汽车相比,其市场占有率依然很低。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府制定融资、补贴、免税等优惠政策,引导汽车厂商加大研发投入和生产。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对消费和产业发展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知识。解答时要把握设问的知识限定“对消费和产业发展”。对消费的影响,要从生产决定消费的四个体现展开;对产业发展而言,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据此即可组织答案。答案:对消费的影响:生产出满足消费者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为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创造动力;引导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促进汽车消费模式的转变。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推动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产生拉动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考向二结合消费新业态,考查消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2014·全国卷Ⅱ,38(1)]信息消费是指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如计算机、手机、智能电视机等)和信息服务(如电话、短信、微博、有线电视等)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近年来,信息消费日益成为消费热点。2012年,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和互联网用户市场,网民数量高达5.64亿。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总额为2.2万亿元,较上年(下称“同比”)增长28%。同期,全国智能手机销售4.23亿部,同比增长99%,约占国内手机市场的70%;智能电视机销售2113万台,同比增长31%,约占国内电视机市场的40%。2012年,全国电话业务量同比下降5%,短信量下降20%,彩信量下降25%。与此形成对比的是QQ、微博、微信的注册用户数和相应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数据流量则大幅增长。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概括我国当前信息消费的特点并分析发展信息消费的积极作用。解析:第一小问要求概括我国当前信息消费的特点,首先要认真分析材料,然后从消费总额、增长速度、信息服务中新旧业务发展不平衡等方面进行概括。第二小问要求分析发展信息消费的积极作用,应结合消费的反作用,从对消费者、对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三个方面综合分析。答案:特点:我国信息消费市场规模大、网民数量多;信息产品消费总体发展快速,但信息产品市场发展不均衡;信息服务中的传统业务萎缩、新型业务发展迅速。作用: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提升生活水平;引导企业推动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升级,提供更好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拉动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增长。1.生产决定消费具体表现着眼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什么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怎样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消费水平的高低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刺激新的消费需求的产生、消费发展提醒: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中,生产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消费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动力,但不能认为二者相互决定。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体表现着眼点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过程的结束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带动作用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在劳动力再生产中的作用3.现实中如何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对国家来说,既要重视发展生产做好供给侧改革,满足人民日益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又要重视引导消费需求,或刺激或抑制某些消费,促进经济良性发展。(2)对生产者来说,既要重视生产过程,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商品,提高商品竞争力;又要重视消费环节,只有正视市场上的消费需求,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商品,提高市场占有率。(3)对消费者来说,既要继承优良消费传统,又要与时俱进,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念,适当扩大消费需求。4.发展生产的意义(1)依据①理论依据: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决定消费。②现实依据: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需要,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要求。(2)要求①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②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④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命题点一考查生产决定消费1.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复兴号”动车时速达350公里,京沪全程运行时间缩短至4个半小时,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复兴号”车厢内运用“互联网+”理念打造综合的新媒体平台为旅客提供更多服务,相继推出的互联网订餐、网上支付、全程免费WiFi覆盖等服务,给旅客带来更多的便利。这体现了()①消费是生产的动力②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方式③科技创新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支撑④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解析:消费促进生产,是生产的动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①不选;中国高铁打造的新媒体平台为旅客提供更多服务,给旅客带来更多便利,这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方式,②正确;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运用“互联网+”理念打造,这体现了科技创新在中国高铁生产中的作用,体现了科技创新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支撑,③正确;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答案:C命题点二考查消费的反作用2.[2017·北京卷,34]“马太效应”指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现象。在市场竞争中,由于需求方的因素导致企业“马太效应”式分化的是()A.大而不倒——大型企业金融机构的倒闭会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风险,因此政府在其面临危机时常会出手援助,而对小型金融机构可能坐视不管B.规模经济——规模更大的企业可以以更低的平均成本进行生产,从而比小企业更有竞争优势C.网络效应——聊天工具、在线游戏等网络产品,影响其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是已有用户数量的多少,因此用户数量较多的企业更能吸引新用户D.劣币驱逐良币——当缺乏透明、公正的市场规则时,侵权盗版的企业可能大行其道,积极研发、依法经营的企业却难以立足解析:A、B均是从供给方角度而非需求方角度说明“马太效应”,与题意不符;用户数量较多的网络产品企业更能吸引新用户,这是从需求方的角度说明了强者愈强,答案为C;D表明不完善的市场规则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与题意不符。答案:C命题点三综合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3.[2018·北京卷,29]“米面粮油,外卖帮你能搬又能扛;感冒发烧,外卖代买常用药;上门烧菜、上门洗车,人与服务的距离被大大拉近。”如今,这类服务随处可见,被趣称为“懒人经济”。下列分析正确的有()①社会分工细化,满足多样化需求②扩大相关服务交易规模,促进就业③增加享受资料支出,助长非理性消费④增加相关商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价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劳动与就业的相关知识。题干说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有利于扩大相关服务交易规模,促进就业,①②分析正确;米面粮油、医疗方面的消费是生存资料消费,且叫外卖不一定是非理性消费,③分析错误;服务业发展与商品的生产成本无关,④不选。故选A。答案:A易错点1混淆“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提醒:正确区分“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1)从性质看,前者是决定作用,后者是反作用。(2)从表现看,前者表现为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价格下降,刺激消费;生产改进商品性能等,刺激消费欲望;生产发展使得收入增加,提高消费水平。后者表现为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3)从作用结果看,前者使消费水平提高,生活改善,后者使生产发展,经济增长。矫正训练1亨利·福特曾说过:“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有人说,如果真这样,汽车大王就不会出现了。材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A.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B.产品开发不需要考虑市场需求C.产品开发要利用人们的求异心理D.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会引导生产解析:本题以名言切入,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上述材料告诉我们,正是有了汽车的生产,才能激起人们对汽车的消费欲望,最终成就汽车大王,A符合题意;B错误,产品开发必须面向市场,才能实现其价值;材料反映的不是求异心理,C与题意不符;材料强调的是生产,而不是消费的反作用,D排除。答案:A易错点2混淆生产决定消费的四种表现,混淆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的四种表现提醒:巧用“角度法”,区分生产的决定作用和消费的反作用的具体表现。从“消费什么、怎样消费、消费的程度、消费的发展”角度,区分生产的四个决定作用。从“目的和落脚点、导向作用、带动作用、在劳动力再生产中的作用”角度,区分消费的四个反作用。矫正训练2南京与武汉之间的高速动车组投入运营后,原来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缩短为3小
本文标题: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考点精练1.04 多彩的消费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242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