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部分高考题型突破题型八评析批判类非选择题作为近年来高考出现的新颖题型,一般以“分析××的合理性”、运用××知识“对××观点加以评析”“对××加以批驳(驳斥)”。此类试题对信息处理、知识迁移、综合阐释与评价问题的能力有较高要求,难度较大。[解题技法]1.对错误观点和行为进行驳斥型试题的解题步骤:2.对正误混杂型的评析类试题,要分清观点的正误部分,且有理由支撑,其具体解题步骤如下:[典例1]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在目标、理念、情感和文明方面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和相互认同;是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丝路建设理念得到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支持和拥护的生动体现。做到“民心相通”并非易事,“一带一路”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有四种大型文明和上百种语言。不同国家、不同族群的社会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习俗千差万别。差别往往意味着矛盾和冲突,任何一项国际事务的开展都不可能畅通无阻,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海外媒体不断制造出中国威胁论、文明冲突论、中国模式输出论、经济帝国主义论、朝贡体系复活论等带有偏见性的论调,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人民的民心相通。假如你是外交部发言人,请你举办一次发布会,就海外媒体的论调进行驳斥,列出两条发言提纲。(每条10—30个字)[解析]本题属于对错误观点和行为进行驳斥型试题。设问要求写出驳斥的发言提纲且有字数限制。首先要明确海外媒体的论调是错误的;然后分析原因,要从我国的外交政策、发展道路等论述原因;最后针对“破”来“立”,表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主张。[答案]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主张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永远不称霸;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尊重他国主权。[典例2](2019·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解析]第一步,分析题目观点的合理之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表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传统村落确实面临生存和发展困难。第二步,分析观点中的不合理性:传统村落属于文化范畴,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化也会变化发展。第三步:点明正确的观点或做法:传统村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应顺应时代要求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行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答案]①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化也会变化发展。②传统村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传统村落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③顺应时代要求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行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就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针对训练]1.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015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部署分类、分层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目前,我国已推出三批混改试点,实现了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七大重要领域全覆盖。中石化销售公司引入腾讯,网上一键下单,销售收入翻番,腾讯也因此加快了实体店建设;中国联通引入包括百度等民资在内的14家战略投资者,实现了股权多元化,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有人把混合所有制改革曲解为新一轮的“公私合营”。认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国有经济逐步取代民营经济。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对该错误言论进行批驳。解析:解答时首先明确错误言论指的是什么,有人把混合所有制改革曲解为新一轮的“公私合营”,认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国有经济逐步取代民营经济;其次要调动运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混合所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等知识分析其错误;最后要阐释正确的观点或做法。答案: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②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既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又有利于拓宽民营资本的投资领域和渠道,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外界有人对中国的发展表现出复杂心态:一方面对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表示认可;另一方面又对中国的巨大规模和发展模式感到恐惧,甚至提出了“中国威胁论”。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中的“复杂心态”进行评析。解析:本题属于运用相关知识对某种观点的评析,可从以下步骤进行分析:第一步明确辨点,即针对材料中的“复杂心态”找出辨点(中国是负责任大国、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世界构成威胁);第二步结合辨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第三步得出结论,即中国的发展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对世界构成威胁。答案:①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②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对旧的国际秩序产生了冲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③中国的发展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对世界构成威胁。3.在全民习惯了键盘敲字的今天,央视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因其担负着“振兴汉字书写,传承中华文明”的使命,可以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而获得赞誉。但他们将一些早已埋葬于历史尘埃的生僻字词用于比赛,靠疯狂背诵也引发争议。有人认为:“央视推出此档节目是为了提高收视率,其中听写众多生僻字,靠死记硬背更是对中学生的摧残。”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述你的理由。解析: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背景,考查辩证思维能力。分析时,要抓住两点:一是传承中华文明,二是提高收视率、靠死记硬背。依据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华文化、文化市场的喜与忧等知识,展开思路分析。答案:(1)赞成。①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单纯考查对文字的读写记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②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以提高收视率为目的追求经济利益,会导致“振兴汉字书写,传承中华文明”的初衷受到扭曲和疏忽。③文化传承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要体现时代精神。(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单纯考查对文字的读写记忆,难以传承汉语文化。(2)反对。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媒体的参与与推动有利于营造汉字传承的氛围,有利于发挥优秀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②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要充分运用传媒手段普及、传承汉字文化。③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需要重视汉字的读写记忆。
本文标题:2020高考政治二轮总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题型突破 题型八 评析批判类非选择题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260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