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五文言文必考4大题型题型1聚焦语境,识别标志——断句题高考文言断句要求考生用“/”把句子断开,将原文的结构、停顿、语气清晰而准确地再现出来。文言断句需要考生综合掌握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常识,同时还要求对这些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近几年全国卷对文言断句的考查一直采用四选一的形式,文言断句是文言文考查的热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朱震字子发,荆门军人。登政和进士第,仕州县以廉称。胡安国一见大器之,荐于高宗,召为司勋员外郎,震称疾不至。会江西制置使赵鼎入为参知政事,上谘以当世人才,鼎曰:“臣所知朱震,学术深博,廉正守道,士之冠冕,使位讲读,必有益于陛下。”上乃召之。既至,上问以《易》《春秋》之旨,震具以所学对。上说,擢为祠部员外郎,兼川、陕、荆、襄都督府详议官。震因言:“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观衅而动,席卷河南,此以逸待劳,乃全计也。”(《宋史·朱震传》)A.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B.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C.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D.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解析:选D“良将”指优秀的将领,“部曲”这里指军队,“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句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两项;“寇来则御”与“寇去则耕”句式整齐,中间必须断开,排除C项。[参考译文]朱震字子发,荆门军人。政和年间应试考中进士,在州县任职时以廉洁著称。胡安国一见到他就非常器重他,将他推荐给高宗,高宗征召他为司勋员外郎,朱震称病没有赴任。恰逢江西制置使赵鼎进入朝中担任参知政事,皇上向他询问当世的人才,赵鼎说:“我所了解的朱震,学问渊深广博,清廉正直,恪守正道,在读书人中首屈一指,如果让他担任讲读的职位,一定会对陛下有所裨益。”皇上于是下令召见朱震。朱震到了以后,皇上用《易》《春秋》的意旨来问他,朱震都用自己的所学来答对。皇上听了之后很高兴,提拔朱震担任祠部员外郎,兼任川、陕、荆、襄都督府的详议官。朱震于是上书说:“荆、襄之间,沿着汉江上下,肥沃的田地绵延七百余里,如果挑选优秀将帅率领军队镇守这里,召集流落逃亡的百姓,发展农业生产,种植粮食,贼寇来了就抵御,贼寇逃走了就耕作,不超过三年,军粮就会自足自给。(然后)选择有利的时机出兵,席卷黄河以南,这是以逸待劳、万无一失的计策。”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王恭,字孝伯,光禄大夫蕴子,定皇后之兄也。清操过人,自负才地高华,恒有宰辅之望。谢安常曰:“王恭人地可以为将来伯舅。”起家为佐著作郎,叹曰:“仕宦不为宰相,才志何足以骋!”因以疾辞。……或劝恭因入朝以兵诛国宝,恭乃遣使与殷仲堪、桓玄相结,抗表京师曰后将军国宝得以姻戚频登显列不能感恩效力而专宠肆威将危社稷昔赵鞅兴甲诛君侧之恶臣虽驽劣敢忘斯义表至,内外戒严。道子收国宝,赐死,深谢愆失,恭乃还京口。(《晋书·王恭传》)A.抗表京师曰/后将军国宝得以姻戚频登/显列不能感恩效力/而专宠肆威/将危社稷/昔赵鞅兴甲/诛君侧之恶/臣虽驽劣/敢忘斯义/B.抗表京师曰/后将军国宝得以姻戚频登/显列不能感恩效力/而专宠/肆威将危社稷/昔赵鞅兴甲/诛君侧之恶/臣虽驽劣/敢忘斯义/C.抗表京师曰/后将军国宝得以姻戚频登显列/不能感恩效力/而专宠/肆威将危社稷/昔赵鞅兴甲/诛君侧之恶/臣虽驽劣/敢忘斯义/D.抗表京师曰/后将军国宝得以姻戚频登显列/不能感恩效力/而专宠肆威/将危社稷/昔赵鞅兴甲/诛君侧之恶/臣虽驽劣/敢忘斯义/解析:选D“以姻戚”意思是凭婚姻连带关系,“频登显列”可理解为多次登上要职,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两项;“专宠肆威”是说王国宝恃宠逞威,中间也不能断开,排除C项。[参考译文]王恭,字孝伯,是光禄大夫王蕴的儿子,定皇后的兄长。他有过人的高尚节操,自恃才能超拔门第高贵,一直有做辅弼大臣的愿望。谢安常说:“凭王恭的才品和门第,将来可以做一方诸侯。”王恭最初拜官为佐著作郎,他感叹道:“做官不做宰相,才能志向怎么能得到施展呢!”于是称病辞谢不就职。……有人劝说王恭趁入京朝拜之机起兵诛杀王国宝,王恭于是派使者与殷仲堪、桓玄联络,上书京师,直言道:“后将军王国宝凭婚姻连带关系多次身居要职,不能感谢皇恩效忠朝廷,却恃宠逞威,将危及国家。从前赵鞅兴兵,诛杀国君身边的奸恶之徒。我虽然才能低劣,但怎敢忘却这样的大义!”疏表传至京师,内外戒严。司马道子逮捕王国宝,赐他自尽,为自己所犯过失向朝廷谢罪,王恭才退兵返回京口。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齐永明中,始起家为庐陵王国侍郎,迁广汉王国右常侍。王诛,国人莫敢视,植之独奔哭,手营殡殓,徒跣送丧墓所,为起冢,葬毕乃还,当时义之。建武中,迁员外郎、散骑常侍。寻为康乐侯相,在县清白,民吏称之。高祖诏求通儒治五礼,有司奏植之治凶礼。天监四年初置五经博士各开馆教授以植之兼五经博士植之馆在潮沟生徒常百数植之讲五馆生必至听者千余人六年,迁中抚军记室参军,犹兼博士。七年,卒于馆,时年五十二。(《梁书·儒林传》)A.天监四年/初置五经博士/各开馆教授/以植之兼五经博士/植之馆在潮沟/生徒常百数/植之讲五馆/生必至/听者千余人/B.天监四年初置五经/博士各开馆教授/以植之兼五经博士/植之馆在潮沟/生徒常百数/植之讲五馆/生必至/听者千余人/C.天监四年/初置五经博士/各开馆教授/以植之兼五经博士/植之馆在潮沟/生徒常百数/植之讲/五馆生必至/听者千余人/D.天监四年初置五经/博士各开馆教授/以植之兼五经博士/植之馆在潮沟/生徒常百数/植之讲/五馆生必至/听者千余人/解析:选C“天监四年”是时间,后面应断开,排除B、D两项;“必至”的主语是“五馆生”,因此“五馆生必至”不应断开,排除A项。[参考译文]齐永明年间,他初次出仕任庐陵王国侍郎,升任广汉王国右常侍。广汉王被诛,封国中之人没有谁敢去处理广汉王的尸身,严植之一个人赶去哭吊,亲手办理殡殓广汉王的事情,赤着脚把丧枢送往墓地,下葬后又为广汉王建造墓冢,埋葬之事办完才回家,当时的人们认为严植之很讲情义。建武年间,严植之迁任员外郎、散骑常侍。不久又任康乐侯相,在县任职期间为官廉洁,百姓、属下官吏都称颂他。高祖下诏征求通晓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研究五礼,有司上奏,严植之可以研究凶礼。天监四年,开始设置《五经》博士,各经博士都开设学馆教授学生,命严植之兼《五经》博士。严植之的学馆设在潮沟,学生常有数百人。严植之主讲解经义,五馆的学生一定都来,听他讲授的有一千余人。天监六年,严植之迁任抚军记室参军,还兼任博士。天监七年,严植之在学馆去世,死时五十二岁。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群臣错立朝堂,无史卒赞候,久乃半扉启,使者传召仲方曰:“有诏,可京兆尹。”然后门辟,唤仗。于时族夷将相,颅足旁午,仲方皆密使识其尸。俄许收葬,故胔骸不相乱。已而禁军横,多挠政,仲方势笮,不能有所绳劾。宰相郑覃更以薛元赏代之,出为华州刺史。召入,授秘书监。人颇言覃助德裕,摈仲方不用。覃乃拟丞、郎以闻。文宗曰:“侍郎,朝廷华选。彼牧守无状,不可得。”但封曲江县伯。卒,七十二,赠礼部尚书,谥曰成。仲方确正有风节,既殁,人多伤之。始高祖仕隋时太宗方幼而病为刻玉像于荧阳佛祠以祈年久而刓晦仲方在郑敕吏治护镂石以闻传于时。(节选自《新唐书·张仲方传》)A.始/高祖仕隋时/太宗方幼而病/为刻玉像于荧阳佛祠/以祈年久/而刓晦/仲方在郑/敕吏治护/镂石以闻/传于时B.始/高祖仕隋时/太宗方幼而病/为刻玉像于荧阳佛祠以祈年/久而刓晦/仲方在郑/敕吏治护/镂石以闻/传于时C.始/高祖仕隋时/太宗方幼而病/为刻玉像于荧阳佛祠以祈年/久而刓晦/仲方在郑敕吏/治护镂石/以闻传于时D.始/高祖仕隋时/太宗方幼而病/为刻玉像于荧阳佛祠/以祈年久/而刓晦/仲方在郑敕吏/治护镂石/以闻传于时解析:选B“刻玉像于荧阳佛祠”的目的就是为了“祈年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镂石以闻”意思是刻碑颂扬,前后均须断开,排除C项。[参考译文]群臣混乱地站在朝堂上,没有史卒伺候,过了很久殿门才打开半扇,使者传召仲方说:“有诏书,任命张仲方为京兆尹。”然后殿门打开了,宣布群臣上朝。当时遭到灭族的将相,头颅和四肢扔得到处都是,仲方都暗中派人辨认他们的尸首。不久,朝廷允许收葬死难者,所以他们的尸骨没有混乱。后来,禁军专横,经常扰乱政务,仲方权力受到限制,没能有所弹劾纠正。宰相郑覃又让薛元赏取代仲方的职位,仲方出京任华州刺史。后来他被召入京师,担任秘书监。人们纷纷说郑覃帮助李德裕,排斥仲方,不重用他。郑覃于是把准备任命仲方为丞、郎的奏书上报皇帝。文宗说:“侍郎,是朝廷重要的官职。仲方做刺史时没有政绩,不能授予这一官职。”只是封他为曲江县伯。仲方去世,终年七十二岁,被追赠为礼部尚书,谥号成。仲方刚正有气节,死后,人们多为他感到伤心。起初,高祖在隋朝做官时,太宗正年幼而且有病,高祖为此在荧阳佛祠刻玉像,来祈求太宗长寿,时间久了,佛像磨损,仲方当时在郑州,命令属吏修治维护,刻碑颂扬,在当时广为流传。断句的六大标志1.名词和代词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就可能断句。2.动词和形容词承担一个句子谓语成分的是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的词),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3.文言虚词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介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它们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一些议论性语段,不像记叙性文字那样可借助具体情景去猜测,因而显得棘手、难度大,但是运用虚词就会使断句变得容易,使文段变得一目了然。在断句中,具体要关注以下几类虚词: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耶、与(欤)、邪(耶)、乎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4.对话词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写两人对话,作者一般只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了。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理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虽然在高考卷中凭对话断句的例子并不多,但关键的时候还是能起到帮助作用的。5.文言句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以及一些固定句式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文言文常见的结构有判断句(“……者,……也”“为、乃、即、则”)、被动句(“为……所……”“受……于……”“见……于……”)、反问句(“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固定句式(“如……何”“况……乎”“何(以)……为”)。6.对称结构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还讲究句子的整齐对称,或者两句之间讲究意思的正反对比,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断句。断句意标结合法“3步骤”第一步:理解大意初判断先通读所给语段,弄懂文言文的基本情节;若有人物对话,应要弄清说话的人物是谁,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对文意的了解,初步判断选项
本文标题: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5 文言文必考4大题型 题型1 聚焦语境,识别标志——断句题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262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