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1/6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本单元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一共有13个例题和四个练习课。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教材先通过向学生介绍熟悉的体育场的容量,从而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与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创设了一幅幅现实的、有数学意义的画面,让学生认识千、万,知道万位,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而且懂得对于较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或一千一千地数,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更大的计数单位的教学打下基础。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够借助算盘帮助数数和记数。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3、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难点:数数过程中,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如何数;体会多位数中的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如何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三、主要内容2/6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和近似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排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在二年级上册教学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整百、整千的口算加、减法,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准备。本单元还结合整百、整千的口算加、减法,用解决问题的形式引出了估算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第一块主要内容:1000以内数的认识(第74——81页)1、主题图的教学。教材在第74页安排了一幅体育馆的情境图,我们可以把它设计成为富邦体育馆举行CBA男子篮球比赛的情境,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教学便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主题图的教学,让学生通过猜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为引出认识万以内的数做准备。2、例1的教学。例1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数数,认识计数单位“千”,感知更大的数的组成,发现每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的关系。第75页“做一做”的第2题,学生数到一百九十九,接下来数二百时是一个难点,学生容易出错。3、例2的教学。例2的教学通过数有多少个小圆点引出千以内数的组成。这一课时的教学要求使学生会读、写1000以内的数,并能说出每一个数的组成。采用计数器拨珠数数,比数具体的圆点更抽象了一步,可以让学生比较形象直观地建立数位的概念,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充分利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认、读、写1000以内的数。4、例3的教学。例3是百与千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的教学。教学时让学生感悟彩点的数量非常多,要继续往下数,怎样数比较快?让学生通过操作,感悟到数较大的数也可以一百一百地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的意识。这里教材首次出现了完整的数轴,可以引导学生对数轴进行认识,并补充完整。3/65、例4的教学。例4是利用算盘来帮助数数和记数。算盘在这里是头一次出现,教学时教师要把算盘上每一个珠子所代表的含义要说透。算盘档次是极其分明的,在算盘梁上贴好数位顺序个、十、百、千……,学生一个一个地数,同时一个一个地拨珠,满十再向前进“1”,使学生很容易理解数位与位数相邻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和各珠在不同数位上所表示的具体含义。也可以将算盘与计数器对应起来学习更能使学生认识数位的概念。要注意的是算盘使用中的定位要注意变化,个位不一定在最右档,这也为后续小数的学习作孕伏。第二块主要内容:万以内数的认识(第82页——94页)1、情境图的教学。教材的“南京长江大桥“图体现了”让学生在广泛的背景中理解和认识数“的思想,其目的是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认识万以内数的需要。教学时,可先通过学生熟悉的背景材料复习1000以内数的读写,然后出示情境图,向学生介绍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在长江上最早建造的公路、铁路两用桥,请学生尝试读出公路、铁路桥的长度,从而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2、例5的教学。教材以小木块及计数器为素材,让学生在“一千一千地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原理,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从而认识计数单位“万”。教材在一个例题中安排学生应用两种素材进行数数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虽然小木块和计数器都是实物,但计数器较小木块表示数的方面更为抽象一些,由“数小木块”到“用计数器”体现了知识抽象、概括的过程,同时由于计数器能直观看出千位、万位上数的意义,更有利于学生对数的概念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归纳认识数位顺序表。教学时,教师要提供和创造更多的现实情境,让学生感受一万的大小和万以内数的特征。例如,课前让学生在家数出1000粒大米,课堂上以同伴合作的形式来进一步认识10个一千是一万,并具体感受10000粒大米有多少;也可以让学生观察1000张纸的高度,再估一估10000页纸有多高等等,总之要让学生4/6切实体验到万以内数的特征,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3、例6教学。例6通过数一数有多少颗星星引出万以内数的组成,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数位顺序。教学时可先出示小木块的直观图片,请学生观察,说一说图上有多少个小木块,是怎么发现的。然后试着在计数器上画一画,在教师的计数器上拨一拨,最后填一填数的组成。做一做中数明信片有多少张,先要让学生独立尝试,并在交流中进行策略的优化:先圈10个100,再数比较方便。4、例7、例8的教学例7为万以内数的读法,例8为万以内数的写法。由于数的读写都是建立在对数位意义的正确理解之上的,读法和写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可以考虑将四位数的读写整合在同一个课时中同时教学,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体会知识间的联系,读数写数互相促进。教学时要适时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要讲清楚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这是本节课的难点。5、例9的教学例9为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材通过940和1899、1350和2365两组数的大小比较(不同数位的数大小比较与相同数位数的大小比较)。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正确运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关系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要重视学生对比较方法的具体表达,在表述过程中可以了解学生是否从本质上掌握了数的比较方法,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6、例10的教学近似数是学生在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它是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估算的基础。教材的例题中没有给出四舍五入的方法,而是借助数轴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近似数。课后也可以让学生去搜集一些近似数的例子,5/6进一步感受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练习中找近似数,不要求唯一的答案,只要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都可以。理解近似数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合理地取近似数是本节课的难点。第三块主要内容: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第95页——99页)1、例11的教学例11是整百、整千数不进(退)位加减法的教学。教材通过老爷爷家新添彩电、电冰箱共花多少钱,让学生从情境图所提供的数据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教师应鼓励学生可用多种算法进行计算,并且给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注重算理的理解,注意算法的优化。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让学生充分讨论,利用集体智慧共同解决问题。2、例12的教学例12是整百、整千数进(退)位加减法的教学,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例12教学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完成,引导学生采用类比和推理的方式自己解决。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要特别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的探究,并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教材不进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法则的表述和记忆,目的在于注重学生对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计算过程的经历和计算方法的理解与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把整百、整千数进(退)位加减法归结为20以内加减法即可。例11和例12讲完后可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3、例13的教学例13是估算教学。估算是运算能力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估算教学应注意把握估算教学的阶段要求。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是第一学段估算的核心。估算的方法既是具体的,又是灵活的,要能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这道题的估算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因此不能简单地看出单纯的计算。在解决带500元钱够吗?这一问题时,策略是多样的,可以像书本中的加法估算,减法验证,也可以用减法估算,加法验证。同时要注重学生对估算结果的分析,常常会出现估算是对的,结果判断却是错的这种现象。这一内容学习时可以用小组合作6/6学习的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让思维过程的充分暴露,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本文标题: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329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