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1)强基础、自我诊断精梳细理练基础冲名牌、学霸加餐辨清易错巧夺冠提能力、分层集训基础巩固练综合强基础、自我诊断从北极上空看:2_______方向,如下面甲图所示从南极上空看:3_______方向,如下面乙图所示[自主梳理]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1.方向(1)侧视:1__________。(2)俯视自西向东逆时针顺时针2.周期时间旋转角度意义恒星日4______________360°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360°59′5__________周期23时56分4秒昼夜交替3.速度角速度除6__________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15°/h线速度由7__________向8_______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极点赤道两极二、昼夜交替(如图)1.昼夜现象(1)昼夜现象产生原因: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2)昼夜半球图中甲处所在半球为9__________图中乙处所在半球为10__________(3)晨昏线:11_____半球和12_______半球的分界线(圈)。如图中AB线所在大圆为13______线(圈),AOB︵为14_____线。(4)昼弧、夜弧:晨昏线(圈)把经过的15__________分割成昼弧和夜弧。夜半球昼半球昼夜晨昏晨纬线2.昼夜交替(1)成因:地球不停地16__________。(2)周期:17_______小时,叫一个18__________。自转24太阳日[牛刀小试]下图为“某半球俯视图”,回答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该图为北半球②该图为南半球③该图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④该图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选B东经度度数顺地球自转方向增大,所以该图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③正确;地球自转方向为南顺北逆,所以该图为南半球,②正确,故选B。2.与a点角速度相等的点有()①b②c③d④e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选C除南北两极点外,地球各地自转角速度都相同,图中e点位于南极点,所以图中除了e点外,其他各点角速度都与a相等,故选C。读下图,完成第3题。3.图中C点的人们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是()A.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B.比地球自转真正周期多3分56秒C.比地球自转真正周期少3分56秒D.23小时56分4秒解析:选BC点的人们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是1个太阳日,为24小时,比地球自转真正周期(23小时56分4秒)多3分56秒,故选B。4.有关昼夜交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就不存在昼夜交替现象B.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就不会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C.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个恒星日D.昼夜交替的周期有利于地球上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解析:选D昼、夜半球的出现与地球的自转无关。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即1个太阳日),有利于地球上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如果地球不自转,只存在绕日公转,地球上仍有昼夜交替现象,不过周期变为一年。提能力、分层集训[基础巩固](2019·山东省实验中学测试)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野外宿营时,夜间同学们用摄像机长时间对准天空某区域,下图是拍摄的图像。据此回答1~3题。1.图像反映出()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流星运动D.恒星运动解析:选A夜间同学们用摄像机长时间对准天空某区域,天体运行轨迹呈同心圆,应是对准北极星拍摄的轨迹图。图像反映出地球自转的特点,A对,B错。流星运动轨迹不是圆,C错。恒星是相对静止的,不能拍摄到恒星运动,D错。2.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像中心天体可能是明亮的月亮B.圆圈表示天体围绕中心天体作顺时针运动轨迹C.最小的圆圈是水星留下的运动轨迹D.图像中的中心天体位于地轴延长线上解析:选D该图像中心天体是其它天体的绕转中心,可能是北极星,A错误。圆圈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天体围绕中心天体作逆时针运动轨迹,B错误。最小的圆圈是某遥远恒星留下的运动轨迹,C错误。图像中的中心天体位于地轴延长线上,是北极星,D正确。3.某一遥远的恒星A在该日23:00位于图中的☆位置,那么,第二天该恒星处于星空同样位置最接近的时间是()A.23:00B.22:56C.23:04D.21:52解析:选B某一遥远的恒星A在该日23:00位于图中的☆位置,那么,第二天该恒星处于星空同样位置,即经过了一个恒星日,经过了23时56分,最接近的时间是22:56,B对。A、C、D错。4.(2019·云南曲靖一中测试)有关A,B,C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点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三点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C.三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B点大于C点D.三点线速度相同,角速度A点大于B点解析:选C图中三点自转角速度相同,纬度不同,自转线速度不同,A、B、D错。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三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B点大于C点,C对。[综合提升]5.(2019·福建福州一中测试)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用表示夜半球。(2)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_(填“晨”或“昏”)线,它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________。(3)B即将进入________(填“昼”或“夜”)半球。(4)图中各点中,时刻为正午12:00的点是________,比B晚2小时的点是________。解析:第(1)题,在图中画晨昏线时,晨昏线与阳光垂直,且过圆心。用阴影表示夜半球。图中连接A、B、C的直线即为晨昏线,阴影在左侧。第(2)题,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分界线是晨线,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它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相互垂直。第(3)题,B位于晨线上,即将进入昼半球。第(4)题,图中各点中,时刻为正午12:00的经线是D点所在经线,时刻为12点的点是C、D。结合等份,图中一份是30°,相差2小时,比B晚2小时的点是F、G。答案:(1)画法:连接A、B、C的直线即为晨昏线,阴影在左侧(2)晨相互垂直(3)昼(4)C、DF、G冲名牌、学霸加餐[易错清单]●易错点恒星日与太阳日混淆1.一船轮船从美国圣弗朗西斯科开往上海,海员们在甲板上观测到从前一天正午到后一天正午的时间间隔是()A.一个恒星日B.一个太阳日C.比恒星日稍短D.比太阳日稍长些解析:选D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周期。同一地点,从前一天正午到后一天正午的时间间隔是一个太阳日,为24小时。从美国圣弗朗西斯科开往上海的轮船航向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因此在轮船甲板上观测到的从前一天正午到后一天正午的时间间隔要长于一个太阳日。2.右图为太阳日与恒星日比较图,下列关于A、B的叙述,正确的是()A.A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B.B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C.A的时间是24时3分56秒D.B的时间是23时56分4秒解析:选D本题考查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区别。据图可知,A表示的是太阳日,B表示恒星日,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真正的周期,故A错误;太阳日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故B错误;A的时间是24时,故C错误;B的时间是23时56分4秒,故D正确。[状元笔记]1恒星日和太阳日的不同,主要是参照物的不同造成的。在运用时,抓住一个关键即可:题目中若指的是太阳,就是太阳日;若指的是某一颗恒星,则为恒星日。另外,恒星日以遥远的恒星度量,更准确一些,常用于科学研究;太阳日以太阳为参考,常用于日常生活。2乘飞机飞行时,会感觉太阳日的长短有变化。其规律是:乘飞机向东飞行,感觉太阳日短于24小时;向西飞行,感觉太阳日长于24小时。[轻巧夺冠](高考经典题)如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3~4题。3.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A.低纬地区B.中纬地区C.北极附近D.南极附近解析:选A图中能看到北极星,并且北极星的仰角很小,说明当地在北半球,且地理纬度较低。4.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A.1个多小时B.3个多小时C.5个多小时D.7个多小时解析:选B图中恒星的视运动实际上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天空中的恒星转过50°,说明地球自转了50°,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15°/h,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3个多小时。(2019·江西临川一中测试)我国某中学天文观测地理兴趣活动小组经常观察天空中的恒星运动规律,该小组某学生于某日北京时间21时看到织女星正好位于天顶。下图为此时北极星和织女星的位置图。读图,完成5~6题。5.该地可能位于以下哪座城市附近()A.海口B.上海C.北京D.哈尔滨解析:选C图中显示该地观察北极星的高度为40°,说明该地位于北纬40°纬线上;结合选项,四个城市位于北纬40°的只有北京,故选C。6.该学生于次日在同样的位置再次观测到织女星位于天顶,此时北京时间为()A.21时整B.21时3分56秒C.20时56分4秒D.20时52分8秒解析:选C地球的自转周期为一个恒星日,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因此第二次看到织女星位于天顶时,应该为第二天的20时56分4秒,故选C。(2019·重庆巴蜀中学测试)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7.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解析:选A南北纬30°的自转线速度约为1447km/h,南北纬60°的约为837km/h,且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地区向两极地区递减。图示区域大部分线速度大于837km/h、小于1447km/h,即纬度小于60°、大于30°,该地区应该位于中纬度,且自北向南地球自转线速度逐渐变大,为北半球。8.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解析:选Aa点线速度大于b点,且处于同纬度,则a点海拔高于b点,地表离地心的自转半径大,旋转弧线长,所以线速度大。(2019·浙江镇海中学测试)发射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密切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完成9~10题。9.下列发射场中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A.拜科努尔(46°N)B.肯尼迪(28°N)C.酒泉(40°N)D.库鲁(5°N)解析:选D同步卫星为借助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一般向东发射,发射点自转线速度越大的地方越有利于同步卫星的发射。结合选项分析库鲁(5°N)距赤道最近,最有利于发射同步卫星,故选D。10.地球同步卫星的绕地公转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自转速度比较,它们的()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D.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解析:选C地球同步卫星在地球赤道上空运行,在运行过程中相对于地球表面某点静止,角速度相同;物体运动线速度的大小与运动半径呈正相关,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半径大于地球半径,线速度较地面对应点要大。故选C。
本文标题:2020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3节 地球的运动 第1课时 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1)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344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