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强基础、自我诊断精梳细理练基础冲名牌、学霸加餐辨清易错巧夺冠提能力、分层集训基础巩固练综合强基础、自我诊断[自主梳理]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地球内部1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热能。2.表现形式: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和4__________。放射性元素衰变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3.地壳运动(1)分类(2)相互关系: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就全球而言,以10__________为主,以11__________为辅。(3)总体趋势:使地表变得12__________。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5__________,形成6__________和7__________。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8_________和9________。弯曲变形断裂带褶皱山脉起伏变化海陆变迁水平运动垂直运动高低不平二、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地球外部的13__________,主要是14__________。2.主要形式:15__________、16__________、17__________、18__________。3.总趋势:使地表起伏状况19__________。4.与内力作用的关系:同时起作用。能量太阳辐射能风化侵蚀搬运堆积趋向平缓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20__________、变质岩和沉积岩。岩浆岩2.三类岩石的形成岩浆岩21__________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22__________形成沉积岩碎屑物质被搬运后沉积,经过23__________作用形成变质岩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24__________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凝固固结成岩温度3.三大岩石的相互转化图中代号代表的作用分别是:①25__________;②26__________;③外力作用;④27__________。冷却凝固变质作用重熔再生[牛刀小试]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它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以内力作用为主的是()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B.崇明岛的形成C.澳大利亚东面海域珊瑚礁的形成D.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解析:选D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是流水侵蚀形成的,崇明岛是河流泥沙堆积形成的,澳大利亚东面海域珊瑚礁是珊瑚虫遗体堆积形成的,都是以外力作用为主,A、B、C错误;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板块碰撞挤压隆起形成的褶皱山脉,以内力作用为主,D正确。2.决定华北平原土层深厚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下沉幅度大,河流携带的泥沙多B.冰川侵蚀作用C.成土过程时间长D.风力搬动能力强解析:选A决定华北平原土层深厚的主要原因是地壳下沉幅度大,沉积前地势低洼,河流携带的泥沙多,长时间不断堆积作用的结果,故选A。下图中的数字表示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完成3~4题。3.图中各数字与地质作用相对应正确的是()A.①—固结成岩作用B.②—风化作用C.③—变质作用D.④—侵蚀作用解析:选A①作用形成沉积岩,是固结成岩作用,A正确;②作用形成沉积物,是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B错误;③箭头指向岩浆,是高温熔化作用,C错误;④由岩浆经过冷却凝固作用,形成岩浆岩,D错误。4.④过程最终形成的岩石可能是()A.石灰岩B.花岗岩C.大理岩D.砂岩解析:选B④过程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是岩浆岩,侵入地壳上部的是花岗岩,喷出地表的是玄武岩。最终形成的岩石可能是花岗岩,B正确;石灰岩、砂岩属于沉积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A、C、D错误。提能力、分层集训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基础巩固]1.(2018·北京卷)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图中()解析:选C据图可知,甲处为花岗岩,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的软流层,A错误;据图可知,花岗岩没有发生错动位移,说明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前,B错误;岩浆侵入会提供高温条件,可能导致接触部位乙处岩石变质,C正确;丙处的溶洞景观是因石灰岩岩体受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D错误。故选C。(2019·云南曲靖一中测试)丹霞山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仁化县境内,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地质学上以丹霞山为名,将同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读图一“丹霞地貌景观图”和图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2~4题。2.塑造图一中所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海浪侵蚀C.冰川侵蚀D.流水侵蚀解析:选D塑造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的侵蚀作用,D项正确。3.图二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A.①——重熔再生B.②——沉积作用C.③——冷却凝固D.④——变质作用解析:选B图中有三个箭头指向d,则d为岩浆,④表示重熔再生,岩浆d指向a,则a为岩浆岩,①表示冷却凝固,A、D两项错误;如果b为沉积岩,则c为变质岩,则②表示沉积作用,③表示变质作用,B项正确,C项错误;如果c为沉积岩,则b为变质岩,则③表示沉积作用,②表示变质作用,此时无答案。4.构成丹霞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为图二中的()A.aB.bC.cD.d解析:选B形成丹霞地貌的是红色砂砾岩,属于沉积岩,根据上题分析可知,b为沉积岩,故B项正确。[综合提升](2019·重庆巴蜀中学测试)下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读图,完成下题。5.上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最可能为()A.①②③④⑤⑥B.⑤⑥④③②①C.④③②①⑤⑥D.④③②①⑥⑤解析:选C读图,沉积岩先形成,然后岩浆再侵入;沉积岩形成时,下层先形成,上层后形成,即形成先后顺序是④③②①;⑤⑥为侵入岩,⑥切断了⑤,所以先是⑤岩浆岩形成,然后是⑥岩浆岩形成。故C项正确。(2019·湖南长郡中学测试)位于浙江省乐清市境内的雁荡山,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经过抬升、切割、剥蚀,导致火山根部天然裸露成多方位立体断面模型。据此回答6~7题。6.阅读雁荡山峡谷图片,试分析该景观形成的原因()A.古冰川作用B.古岩浆活动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解析:选D浙江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因而雁荡山峡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受外力作用,即流水侵蚀作用。7.雁荡山形成的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岩浆活动—流水侵蚀—地壳抬升—风化B.岩浆活动—地壳抬升—风化—流水侵蚀C.搬运—流水堆积—变质作用—地壳抬升D.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流水堆积—地壳抬升解析:选B结合材料,该处地貌首先是受岩浆活动影响形成流纹岩,之后经过抬升、切割、剥蚀,最后受到风化、流水侵蚀作用,故选B项。冲名牌、学霸加餐[易错清单]●易错点不会判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2019·哈尔滨三中测试)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保护区”是世界著名的岩球地质公园,但其岩石并不是大理岩(碳酸盐),而是花岗岩。图a为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石球景观图,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a中的岩石类型属于图b中()A.甲B.乙C.丙D.丁解析:选B由材料可知,图a中的岩石为花岗岩,其类型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图b中乙为侵入型岩浆岩即花岗岩。2.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选A该地貌是花岗岩经地壳抬升后,出露地表,经外力风化所致,是花岗岩的球状风化。图b中①表示风化作用,②表示变质作用,③表示固结成岩作用,④表示冷却凝固作用。[状元笔记]巧妙掌握三个突破口:1各类岩石在地球内部经重熔再生都可以变成岩浆。2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3岩浆岩、沉积岩可以经变质作用变成变质岩,岩浆岩、变质岩可以经外力作用变成沉积岩,但沉积岩、变质岩不能直接变成岩浆岩。[轻巧夺冠](2019·河南郑州一中测试)下图为某一出露地表的岩石,A~F为沉积岩,G为花岗岩,f为断层。B岩层中有三叶虫(5.6亿~2.4亿年)化石,E岩层中有恐龙(2.3亿年~6500万年)化石,F层中有火山灰层T,T层中矿物的形成距今约300万年。据此完成3~4题。3.岩层的走向为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断层的走向为断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则图中岩层A~E和断层f的走向分别为()A.都为东北—西南走向B.都为西北—东南走向C.西北—东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D.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解析:选C由材料信息可知,A~F为沉积岩,G为花岗岩,f为断层,岩层的走向为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断层的走向为断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因此图中岩层A~E和断层f的走向分别为西北—东南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花岗岩G侵入在火山喷发T之后B.断层f发生在花岗岩G侵入之前C.a处岩石年龄最老,b处岩石年龄最新D.花岗岩G的地质年龄可能为1400万年解析:选D花岗岩是侵入岩,所以先是岩浆侵入,然后地壳抬升,露出地表,被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最后形成该地貌。花岗岩G侵入在火山喷发之前,断层f发生在花岗岩G侵入之后,花岗岩G的地质年龄可能为1400万年。选D。(2019·福建福州一中测试)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5.左图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A.风力堆积形成B.流水沉积作用C.风力侵蚀残留D.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解析:选B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在极干旱地区的干涸的湖底中,常因干缩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然后经历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了这种顶部平坦的平顶山状雅丹,故选B。6.右图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A.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B.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C.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D.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解析:选A雅丹地貌分布区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由于高速大风的长期吹拂,导致迎风坡的岩石侵蚀比较严重,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形,另一侧由于位于背风坡,侵蚀作用较弱,因此地势相对和缓。故选A。
本文标题:2020版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345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