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9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成就[考纲要求]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3.教育事业的发展。考点一现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1.两弹一星(1)原因:为了反对核威胁、____________,中共中央做出发展原子弹、导弹,在一些尖端科学技术上取得突破的战略决策。(2)成就年份成就1964年第一颗________试爆成功;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67年第一颗______试爆成功1970年发射“___________”号人造地球卫星1975年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打破核垄断原子弹氢弹东方红—12.“东方魔稻”(1)成就: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________”,此后又培育出“超级杂交稻”。(2)意义①杂交水稻技术丰富了______________的理论和技术。②为中国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3.“银河”系列计算机(1)成就①1983年,每秒运算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型机诞生。②1997年,每秒运算130亿次的“_________”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2)影响: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南优2号作物遗传育种银河—Ⅲ4.“神舟”号飞船(1)发射: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_______________飞船把杨利伟送上了太空。(2)意义①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航天科技步入发达国家行列。②成为带动_________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神舟”五号宇宙高新技术[轻巧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学技术成就(1)一个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两个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3)三位杰出人物:钱学森、袁隆平、杨利伟。(4)五大领先技术:核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水稻培育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易错易误]1.“两弹一星”的含义“两弹一星”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一星的意义既有回击帝国主义威胁的政治意义,也有保卫国防的军事意义。2.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大国行列。要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及其意义史料从1958年起,由聂荣臻主持的国防科技研究已迈开步伐。党和政府克服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协定、撤走专家、停止供应设备所造成的严重困难,自力更生发展国防技术工业,终于取得了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国防尖端技术的巨大发展,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大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这也集中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当时达到的新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摘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思考:根据史料,指出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大发展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化大革命”前我国“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突破”的表现。你对我国发展科学技术有何建议?提示:(1)加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国际地位。(2)表现: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3)建议:注重自主研发;引进世界先进技术等。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发展的两大阶段(1)20世纪80年代以前①背景:美国敌视中国;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威胁;中国贫穷落后。②重点:发展军事科技:如“两弹一星”;解决粮食问题:如籼型杂交水稻。③作用:维护了国防安全;提高了国际地位;粮食领域引发了“第二次绿色革命”。(2)20世纪80年代以后①背景:中国改革开放;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②重点:科技为经济服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核能、卫星、生物等领域均有突出成就。③作用:提高了综合国力,推动了经济发展。2.研制“两弹一星”的目的、意义及原因(1)研制“两弹一星”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和平的环境。(2)意义①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③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④带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⑤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3)原因①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②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③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④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人才储备。1.从考查内容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的考查较少,即使涉及到的,题目也较简单。2.从考查角度看:题目设计以选择题为主,侧重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3.复习备考时,一要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发展进行分期,重点掌握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二要准确掌握每个阶段的代表成就,分析其原因。[考情分析]《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解析]注意题目限定“改革开放以来”。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故A项错误;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是在2003年,故B项正确;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故C项错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是在1973年,故D项错误。[真题探究][命题意图]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试方向]本题以《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内容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科技所取得成就的识记和运用能力,体现了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要求,也体现了新课标高考依托教材而高于教材的命题思路。[答案]B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重大事件,按其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东方红—1”号成功入轨②中国成功试爆第一颗氢弹③“神舟五号”发射成功④籼型杂交水稻成功培育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的发展状况。①“东方红—1号”成功入轨是在1970年,②中国成功试爆第一颗氢弹是在1967年,③“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是在2003年,④籼型杂交水稻成功培育是在1973年,依据时间排序,C项符合题意。答案:C[能力提升]2.2013年9月29日,农业部委派的专家组现场组织指导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制的“Y两优6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的收割、验收工作,此批次的超级杂交稻承担着冲击大面积亩产988千克难关的重任。下列对此评述正确的是()A.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在过渡时期就取得重大突破B.中国水稻亩产988千克难关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就已经攻克C.杂交水稻技术为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D.世界性饥饿问题因杂交水稻技术得到解决解析:本题考查“杂交稻之父”袁隆平研制的“Y两优6号”的影响。A项错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是在“文革”时期取得的;中国水稻亩产988千克是新目标,故排除B项;D项显然不符合史实。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3.2013年6月11—26日,中国“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轨飞行15天,与目标飞行器进行交会对接,并首次开展了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2013年6月17—20日,“蛟龙”号在南海进行4次下潜作业,分别搭载3位科学家下潜,并取得大量科研样品。下列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我国科技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②这些科技成就彰显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③科技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④中国航天科技和深潜技术已跻身世界一流行列A.②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科技的发展。题干中两项科技成果的取得反映出我国的航天科技和深潜技术已跻身世界一流行列,但无法得出“我国科技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结论,①错误,④正确;科技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指标之一,②正确;科技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具有重要影响,但不能得出“科技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的结论,③说法错误。故选A项。答案:A考点二国运兴衰、系于教育1.扫盲教育(1)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_________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2)措施①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工农教育以_____教育为主,_____教育应配合国家各项生产建设的开展。②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要扫除文盲。③1993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在20世纪末,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扫盲工作识字扫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3)成就:2001年1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2.义务教育(1)地位:是国家普及________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提高_________、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2)措施①1986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②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提出了“________”的战略。(3)成就:2001年1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战略目标。青少年人口素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科教兴国3.高等教育时间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参照_____模式,改造、调整高校1958—1976年(1)实施“__________”,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1961—1963年全面调整高等教育。(3)“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1)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专业结构、招生和分配制度合理调整。(2)__________高等教育、_____高等教育和_____高等教育发展苏联教育大革命少数民族成人民办[轻巧识记]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1)一个方针: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2)两种制度:全日制与半工半读教育制度。(3)三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形成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一片混乱,新时期蓬勃发展。(4)四项决策:恢复高考、科教兴国,“三个面向”、义务教育。[要点图示]动乱中的教育[图示理解]教育的复兴[图示解读]教育、科技和经济之间的关系要点全面认识现代中国的教育事业史料思考:图中所示教材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哪一时期?当时教材所呈现的特色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提示:“文革”时期。主要原因: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指导下,教学内容与阶级斗争紧密相关;开展“教育革命”“开门办学”,教材呈现出与工厂、社队紧密联系的内容。1.现代中国教科文艺发展的阶段特点(1)1949—1976年(第一阶段)①科技:从“两弹一星”到杂交水稻及计算机和生物技术方面,中国科技发展初步取得成就。②文艺: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受“左”的路线影响,“双百”方针贯彻执行曲折。③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制定正确的教育方针,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遭到重大破坏。(2)1978—2015年(第二阶段)①科学技术:载人航天标志着空间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发展。中国在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领域取得巨大发展。②文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重新恢复,给科学和文艺领域带来了欣欣向荣的景象。③教育:改革开放后,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教育出现了迅速发展的局面。2.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影响阶段方针政策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把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教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中小学一度停课,大学招生通过推荐方式教育战线一片混乱,人才出现断层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80年代提出“三个面向”;20世纪90年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211工程”计划;实施义务
本文标题: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九单元 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和科教文艺 第19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成就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370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