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目录ONTENTSC专题跟踪检测(十四)模块四选修部分专题十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试题特点]本专题高考命题重在考查考生“评价功过是非、归纳成败原因、学习优良品德”的能力。(1)高考试题重点考查历史人物的贡献,一般要求认识历史人物积极的一面,高考很少考查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的历史活动。(2)高考比较类的试题较多,一般将多个历史人物进行对比,要求考生认识其历史活动的异同点,考生需具有一定的比较归纳能力。(3)学习古今中外历史人物重在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而非历史人物的具体活动。(4)从考查的角度看,材料简单,设问直接。这些特点与选考试题分值较低有很大的关系,但是,高考非选择题向小型化方向发展更适合中学生的实际能力,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方向。真题感悟/找准考向·体验高考考向(一)通过历史人物的言行,突出对正面人物的奉献祖国精神的考查[例1](2019·高考全国卷Ⅰ)(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刘源张(1925—2014),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质量管理之父”。20世纪50年代,留学美国的刘源张冲破美国政府阻挠回到祖国。回国后,他投入到工业化建设中,将所学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运用到生产实践,影响很大,被称为“工厂大夫”。1976年后,他倡导并积极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在第二汽车制造厂等企业所取得的经验,经国务院采纳在全国企业推广,产生重大影响。1989年起他主持了“中国工业生产率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提出工业企业定额制定准则,在企业应用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他提出的有关质量管理的理论曾获奖。他参与了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质量发展纲要》的起草和定稿工作,该《纲要》明确规定:“推动建设质量强国”。——摘编自方莉等《少壮常怀强国志华巅犹抱济时心》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源张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源张等先进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7分)[解析]本题是一道典型的材料阅读分析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并提炼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问,解题的关键有两点:根据内容把材料划分层次(分值为8分,提示考生采分点有4个,故可分4层);二是概括提炼每层的主要内容,即可得到答案要点。由材料“回国后,他投入到工业化建设中,将所学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运用到生产实践”,可得出将西方先进质量管理科学引进中国;由材料“1976年后,他倡导并积极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可得出倡导并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由材料“他主持了……项目,提出工业企业定额制定准则,在企业应用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可得出将质量管理理论运用到生产实践,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由“他参与了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质量发展纲要》的起草和定稿工作……‘推动建设质量强国’”可得出丰富了质量管理理论,在国家质量发展规划等制订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第(2)问,由材料“冲破美国政府阻挠回到祖国”“投身到工业化建设中”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热爱、报效祖国;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奋发图强的精神;由材料“将所学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运用到生产实践”,可得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答案](1)将西方先进质量管理科学引进中国;倡导并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丰富了中国质量管理理论,将质量管理运用到生产实践,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在国家质量发展规划等制订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2)热爱、报效祖国;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奋发图强的精神;理论与实践结合。考向(二)结合历史人物的历史贡献,隐性考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例2](2019·高考全国卷Ⅱ)(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少好读书,因仰慕蔺相如而自名。汉景帝时入皇宫为郎,后辞官,游于梁王封国,作《子虚赋》颂梁国之盛而含讽谏之意。汉武帝即位后,因得读《子虚赋》而喜之,召相如入京,侍于左右。相如曾奉命安抚西南,使“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述天子音乐活动场景:“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歌颂了国家的强盛和天子的威严,宣扬了大一统中央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威。他的散体大赋叙事夸张,铺陈物象,句式整齐,文辞华丽,气势磅礴。时人赞曰:“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据《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司马相如的历史贡献。(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司马相如取得文学成就的原因。(6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奉命安抚西南,使‘邛……皆请为内臣’”得出推动国家的统一;根据材料“宣扬了大一统中央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威”得出积极维护朝廷统治权威;根据“他的散体大赋……时人赞曰……”可知推动了汉赋发展。第(2)问,从时代需要、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及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答案](1)汉国家统一的积极参与者;汉朝廷权威的维护者与歌颂者;推动汉赋发展的代表性人物。(2)作品适应时代的需要;文学形式和内容创新;个人的努力和天赋。考向(三)以历史人物的事迹为切入点,渗透对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家国情怀的考查[例3](2019·高考全国卷Ⅲ)(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人(今属陕西),“长六尺余,体貌秀杰”,通过武举考试成为将领。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反,朝廷军队溃败,玄宗奔蜀。郭子仪从朔方节度使任上率兵勤王。经过多年征战,平定叛乱。后回纥受人唆使,举兵威胁长安,郭子仪已年近七十,率数十亲兵赴回纥军中劝阻。回纥首领深受感动,与郭子仪饮酒结盟而退军。郭子仪“临下宽厚,每降城下邑,所至之处,必得士心”,其麾下数十人成长为文武大臣。经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郭子仪身系天下安危近二十年,子孙与皇室通婚。“时方握强兵,或方临戎敌,诏命征之,未尝不即日应召,故谗谤不能行”。后代史家称赞他为“大雅君子,社稷纯臣”,认为“自秦、汉以还,勋力之盛,无与伦比”。——据《旧唐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子仪的历史功绩。(6分)(2)根据材料,简析郭子仪取得功绩的原因。(9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郭子仪从朔方节度使任上率兵勤王。经过多年征战,平定叛乱”“率数十亲兵赴回纥军中劝阻”“其麾下数十人成长为文武大臣”“经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郭子仪身系天下安危近二十年”等信息,可以概括出郭子仪的历史功绩。第(2)问,根据材料中的“从朔方节度使任上率兵勤王”“率数十亲兵赴回纥军中劝阻”“所至之处,必得士心”“诏命征之,未尝不即日应召,故谗谤不能行”等信息,从郭子仪的个人品质、智谋和当时的形势等方面分析。答案:(1)平定安史之乱;长期维护唐朝稳定和国家统一;培养人才。(2)身逢时势,勇于担当;忠于朝廷;身强体健,善于领兵,英勇善战;富有政治智慧。规律方法/核心提炼·认知深化一、人物活动背景(原因)、措施等答题一般规律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背景类、原因类(1)背景类:要素分析法为主,把人物放回到所处时代,结合要素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回答。(2)原因类:根据材料逐句概括为主,同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回答。2.人物的活动,如措施、贡献的回答方法,一般从材料中依据分数、标点逐句概括得出,也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归纳概括回答。二、人物主张(措施)的作用或意义的答题思路1.中国古代政治人物:一般可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归纳其主张和措施,并逐条分析其作用或意义。2.中国古代少数民族领袖:主要看其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对本地区、本民族发展有何作用或意义,对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有何作用或意义,对国家的统一巩固有何作用或意义。3.中国近现代政治人物:主要看其主张、措施和行动,在政治上对反侵略、反专制、挽救民族危亡有何作用或意义,在经济上对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有何作用或意义,在思想上对西学的传播有何作用或意义,在外交上对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探索强国富国之路有何作用或意义。4.世界史中的政治人物:主要看其政治主张、对外政策和行动,对本国、本民族历史发展进步有何作用或意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对本国人民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交往有何作用或意义,对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步有何作用或意义。5.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其作用或意义主要分析其活动的影响,一般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从时间上看,有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从空间上看,有对本地区的影响和对世界的影响。三、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和一般原则1.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历史人物的评价关键是要把握线索:一是以“事迹分类”为线索;二是以“时间分期”为线索。(1)事迹分类法即把历史人物一生重大事迹分类。古代帝王事迹大多适用此法。一般可分为: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经济(实行宽舒政策,发展生产)、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方面。(2)时间分期法:即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纳入各个历史时期加以叙述、评价的方法。近代史上人物大多适用此法。2.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原则(1)客观性:正确认识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2)时代性:把历史人物置于特定历史条件(时代、阶级属性)下,进行具体分析。(3)发展性:把重点放在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影响看,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4)全面性:一分为二,既充分肯定历史人物的功绩,也要恰当评价其时代与阶级局限性。(5)史论性: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做到史论一致。
本文标题: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模块四 选修部分 专题十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371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