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析考情明方向卷别频次考点卷Ⅰ卷Ⅱ卷Ⅲ海南卷内力作用与地貌2018·T8——2018·T6~72018·T142014·T17、20外力作用与地貌2018·T6~72016·T7~92015·T10~112017·T9~11——2018·T152016·T19~20地形对交通和聚落的影响2018·T92014·T4~6————2018·T22大气受热过程2017·T9~11——————大气环流——2018·T72014·T10——2017·T21析考情明方向卷别频次考点卷Ⅰ卷Ⅱ卷Ⅲ海南卷气温和降水2018·T112015·T372014·T102017·T37(1)2015·T1、20、232014·T4~5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及影响2018·T37(1)2017·T82018·T9、112017·T14天气系统和气象灾害——2018·T372015·T4~52018·T37——气候变化——2017·T37(1)(2)2016·T6~82016·T10~112015·T13~14等压线图的判读————2018·T37——析考情明方向卷别频次考点卷Ⅰ卷Ⅱ卷Ⅲ海南卷水循环及其意义2018·T37(2)2017·T6~72015·T1~3——2018·T82018·T36(1)2016·T7~92018·T19~202015·T2、T8~9河流特征、湖泊特征2018·T37(3)2018·T9~112016·T9~112016·T36(1)2015·T9~112016·T36(1)2018·T172015·T15~17水资源2015·T7~92014·T6~7————洋流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4·T16第一讲岩石圈与地表形态123Contents抓基础基稳楼高研考点突破重难析图表专项提能抓基础基稳楼高1一、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1.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的变化。类型传播速度能通过的介质共性A表示___波较___固体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的变化而变化B表示___波较___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速度横纵慢快【点1】(1)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纵波),再感到左右摇晃(横波,破坏力最大)。(2)船只上人们只感到上下颠簸(纵波)。(3)地震波穿过不同物质的界面处,波速会发生明显变化。(4)人们可以利用地震波勘探地下矿藏。(2)不连续面:名称波速变化①表示_____界面此面以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突然__________②表示界面此面以下横波,纵波波速突然莫霍明显增加古登堡完全消失(3)划分:①三个圈层:图中C为,D为,E为(由外核和内核组成)。②软流层:位于的上部,由塑性物质组成,是的主要发源地。下降地壳地幔地核地幔岩浆2.岩石圈的结构由组成,包括C层和以上的地幔部分。岩石软流层【注1】文字中描述波速的变化是指从地表向地心传播时经过不连续界面时的波速变化,如果从地心向地表传播时,波速变化正好相反。【联1】陆地上地壳厚度大,海洋上地壳厚度小;陆地上高原高山地区的地壳厚度大,平原低地的地壳厚度小。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岩石形成常见岩石岩浆岩岩浆________________、玄武岩沉积岩风化、______、搬运、____和固结成岩_______、砂岩和页岩变质岩在______、_____作用下发生变质______、板岩、片麻岩冷却凝固侵蚀花岗岩石灰岩沉积高温高压大理岩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的分类:A是;B是沉积岩(或变质岩);C是______(或沉积岩)。(2)地质作用:①;②(或变质作用);③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④。岩浆岩变质岩冷却凝固外力作用重熔再生【注2】(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始于岩浆,最终又回到岩浆。(2)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形成。(3)沉积岩和变质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三大类岩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转化为岩浆。【点2】常见的变质岩类型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有的结构和成分发生变化而形成新的岩石,即变质岩。常见的变质岩及原有岩石如下:原有岩石花岗岩石灰岩页岩砂岩形成变质岩片麻岩大理岩板岩石英岩三、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1.内、外力作用比较作用特点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______________地球外部,主要是以及地球重力能表现形式________、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化、、搬运、等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使地表趋于平坦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地壳运动侵蚀堆积【联2】各种外力作用互为条件、密切联系、共同作用、塑造地表,其相互关系如图所示:2.板块构造学说(1)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大板块。(2)板块运动区——裂谷或大洋中脊碰撞区——山系3.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1)褶皱形成:产生强大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基本形态:和【联3】(2)断层形成:岩层受力,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注4】地貌:谷地或陡崖六张裂褶皱地壳运动背斜向斜断裂【注3】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区别(1)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变形变位,它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它主要有褶皱(向斜、背斜)、断层。(2)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它的主要类型有山地、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特别注意向斜谷、向斜山、背斜山、背斜谷、断块山均为地貌类型。【联3】(1)“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由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对于复杂的褶皱,不能仅从地表形态上区分,而应根据地下岩层的弯曲状况及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2)背斜处开采煤炭,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向斜处开采煤炭,易发生透水事故。【注4】断层和断裂的区别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二是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是断层,若只有破裂但无位移不能算作断层,而仅为断裂。4.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侵蚀地貌堆积地貌流水作用河谷、峡谷冲积扇或洪积扇,和河口三角洲风力作用风蚀蘑菇、风蚀洼地_____、沙垄冲积平原沙丘研考点突破重难2岩石类型及岩石圈物质循环考点一(一)三大类岩石的概念及其特点特点概念类型片理构造;富含金属矿物岩石受到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新岩石变质岩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非金属矿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变成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成岩石沉积岩矿物结晶颗粒较小;有流纹或气孔地下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沿岩石圈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喷出岩结晶颗粒较大;密度大,坚硬地下岩浆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侵入岩石圈上部,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侵入岩岩浆岩(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1.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以下图为例)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1)岩浆:三进一出。(2)岩浆岩:一进三出。(3)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2.判断箭头含义(1)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2)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3)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4)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集训过关](2019·长沙模拟)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①~⑤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回答1~3题。1.图示岩石中,花岗岩属于()A.甲类岩石B.乙类岩石C.丙类岩石D.丁类岩石2.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A.②—外力作用B.①—喷出作用C.④—地壳下沉D.③—高温熔融3.关于岩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类岩石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B.乙类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C.丙类岩石具有层理构造D.丁类岩石的典型代表是大理岩解析:第1题,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结合图可知乙为岩浆侵入形成的岩浆岩。第2题,根据图中箭头和上题分析可知①~⑤分别是侵入作用、外力作用、固结成岩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第3题,甲为喷出岩,多具气孔构造;乙为侵入岩,不可能找到化石;丙为变质岩,无层理构造;丁为沉积岩,代表岩石为石灰岩、页岩等,大理岩属于变质岩。答案:1.B2.A3.A普陀山位于钱塘江口、舟山群岛东南部海域,古人称之为“海天佛国”。普陀山是燕山运动晚期的侵入花岗岩,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经风化侵蚀,形成众多孤峰突兀的风景地貌。据此完成4~5题。4.普陀山主要由图乙中的哪类岩石组成()A.A类岩石B.B类岩石C.C类岩石D.D类岩石5.图甲地貌形成的原因是()A.海浪侵蚀B.冰川侵蚀C.风力侵蚀D.风化作用解析:第4题,由材料可知,普陀山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属于侵入型岩浆岩。A为喷出型岩浆岩,B为侵入型岩浆岩,C为变质岩,D为沉积岩。第5题,由图甲可知,该地貌为海浪侵蚀地貌。答案:4.B5.A考点二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引起地表起伏和海陆变迁等变化,按地壳运动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如下表所示:垂直运动水平运动运动类型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举例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对地形的影响岩层运动方向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一)地壳运动(二)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举例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变质作用火山地貌,如富士山、夏威夷群岛、五大连池岩浆喷出经冷凝形成火山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岩浆活动(三)板块运动与地貌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如下表所示: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相撞张裂板块运动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形成裂谷或海洋对地球面貌的影响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图示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举例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相撞张裂板块运动[典题精研][典例](2018·全国卷Ⅲ·节选)贝加尔湖(如图所示)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km。据此完成(1)~(2)题。(1)贝加尔湖形成于()A.地壳断陷集水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D.滑坡阻断河流(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A.湖区降水量加大B.入湖径流增多C.湖盆在加深D.入湖泥沙增多[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贝加尔湖比较狭长,而且与东部山地落差较大,结合题干信息“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可推断出贝加尔湖是构造湖,是地壳断裂下陷集水形成的。第(2)题,由材料可知,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该地区地壳还在不断下沉,湖盆加深,C对。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处于内陆,降水稀少,A错。入湖径流增多只会导致湖泊水量增多,与贝加尔湖湖水深度关系不大,B错。入湖泥沙增多会导致湖水深度变浅,D错。[答案](1)A(2)C[考题变式](变设问)芬兰是千湖之国,下列湖泊与该国多数湖泊成因相似的是()A.贝加尔湖B.密歇根湖C.长白山天池D.维多利亚湖解析:芬兰大多数湖泊与密歇根湖成因相似,都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贝加尔湖是断裂下陷形成的,长白山天池是火山湖,维多利亚湖是盆地积水形成的。答案:B[集训冲关]如图为板块边界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甲地的宏观地形是()A.海岭B.海沟C.地堑D.裂谷2.下列板块边界,最符合图意的是()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C.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D.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解析:第1题,甲处在大陆地壳与海洋地壳的交界带上,是大洋地壳向大陆地壳之下俯冲形成的海沟;海岭是海底火山;地堑是岩层相对两侧岩层下降形成的凹陷带;裂谷是板块
本文标题: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模块一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讲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课件 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377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