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学习目标:1.了解地质史上环境变迁导致的两次生物灭绝。2.理解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重点)3.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重点)自主预习探新知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1)物种衰退和灭绝的原因:不利于的环境变化。(2)两次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时期全部灭绝部分灭绝古生代末期脊椎动物中的和古老的两栖类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中生代末期_____海洋中50%以上的动物种类生物生存原始鱼类恐龙无脊椎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是地理环境要素之一;人类能够有意识地和自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大。2.产业革命以来,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1)原因:人类对的大规模开发利用。(2)实例: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等,导致。产物适应改造自然资源砍伐森林全球变暖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3.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作为人地关系的主导因素,人类活动已经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表现有利通过社会发展和改善环境,开发资源,造福于社会科技进步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不利给自然环境带来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启示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与的关系环境生态保护社会经济建设(1)地质历史上的生物演化、生物灭绝,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互不影响。()(2)新生代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销声匿迹。()(3)全球气候变暖只与人类活动有关。()(4)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扰动强度和幅度,已超过自然扰动的程度。()(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机演化在环境变迁中一直扮演着极其活跃的角色B.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绿色植物C.植物能改造自然,对环境不具有依赖性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改变了大气的性质,促使地理环境从无氧向有氧转变提示:(1)×地质历史上的生物演化说明了某自然要素变化对整体环境演变的影响;生物灭绝说明了整体环境演变对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影响。(2)×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销声匿迹的地质历史时期是中生代末期。(3)×全球气候变暖既有自然原因,同时也有人为因素,如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植被破坏等。(4)×科学家们认为,在10年和100年的时间尺度上,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扰动强度和幅度,已达到了可与自然扰动相类似甚至更强的程度。但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人类活动的作用还相对较小。(5)D[在生命出现之前,地表发展以化学演化过程为主;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植物依赖于环境,也能改造自然。]合作探究攻重难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变迁材料燕子石,又叫多福石,学名叫三叶虫化石。在其形成进程中,三叶虫的一部分形成化石,这一部分化石头鞍弯曲如弓,两弓刺大于身一倍,两弓如翼而融为一体,身小如雨燕而得名,石玩者又称它为“飞上天石”。问题1(综合思维)在燕子石形成的过程中,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有哪些过程?提示:在燕子石形成的过程中,地球表层经历了地层的沉降和沉积过程。问题2(综合思维)三叶虫是何时在地球上灭绝的?提示:三叶虫在地球上灭绝的时间是古生代末期。[归纳总结]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变迁的关系生物进化对环境变迁及环境变迁后对生物灭绝的影响,可以用下面的结构图表示:在掌握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重点抓住以下几条线索:(1)时间变化:从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可用首字太元古中新加以记忆)。(2)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3)植物变化:海生藻类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1.读某地地质剖面略图,回答(1)~(3)题。(1)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2)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3)关于地层和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叶虫化石存在于元古代地层中B.各类岩石组成的地层中都有化石C.化石是埋藏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D.元古代地层中常含有恐龙化石(1)A(2)B(3)C[第(1)题,三叶虫是古生代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另外还有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动物在古生代同时灭绝,所以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含三叶虫和鱼类化石的地层。第(2)题,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经历了大约20亿年的漫长演化,在距今约14亿年前,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以后又依次出现了原始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第(3)题,化石是指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一般存在于沉积岩中。不同时代的地层里往往含有不同种属生物的化石,恐龙化石所在的地层属中生代,三叶虫化石所在的地层属古生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材料南极萨布尔基地冰穴测定的大气中CO2体积分数的历史数据。问题1(综合思维)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提示:过度砍伐森林;人口剧增,呼出的CO2增多;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作燃料等。问题2(综合思维)你认为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将会给世界沿海城市带来什么影响?提示:CO2含量增多,导致全球变暖,从而使得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低地,海水倒灌。[归纳总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2.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是挖去1m厚的淤泥层,把翻上来的沙砾与土覆盖在防渗膜上,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2)题。(1)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有()①湖泊周围树木生长受到影响②水生生物种类锐减③湖泊耗水增多④湖水循环周期加长,更新缓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圆明园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北京水系演变的见证。近年来,北京城市水系日益萎缩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生活用水增加B.全球变暖,蒸发加剧C.气候变迁,降水减少D.城市建设填埋(1)C(2)A[第(1)题,湖底的防渗工程因为没有水的下渗致使湖泊耗水减少;而湖泊周围的树木因为得不到湖水灌溉而受到影响,并且防渗膜的存在阻碍了湖底和湖水的相互作用,使生物种类减少。第(2)题,生产、生活用水的增加是导致北京城市水系日益萎缩的主要原因。]当堂达标提素养读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示意图,回答1~3题。1.在①时期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________过程()A.大气演化B.化学演化C.物理演化D.生物演化2.在生物演化过程中,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动物是()A.爬行动物B.真核细胞生物C.原核生物D.无脊椎动物3.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的时期是()A.①B.②C.③D.④1.B2.D3.C[第1题,在①时期以前,生命尚未出现,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演化过程。第2题,在生物演化过程中,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动物是无脊椎动物。第3题,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的时期是古生代末期。]动物对地理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发挥着平衡功能。据此回答4~5题。4.把非洲热带草原上的狮子、猎豹等大量捕杀,若干年后最可能出现的景象是()A.大群的羚羊、斑马生活在安宁的草原上B.草原依然如故,没有变化C.初期食草动物大增,后又数量锐减D.草原退化、沙化5.美国黄石公园的工作人员发现公园里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原因是鹿的数量增长过快,那么他们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允许猎杀鹿,获取更多收入B.将鹿驱赶到黄石公园以外C.从非洲进口食肉动物狮子、猎豹等D.从加拿大引进灰狼4.C5.D[第4题,狮子、猎豹等被大量捕杀后,虽然短时间内会使食草动物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但食草动物的数量又会因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而减少。第5题,A、B两项是“短期”行为,C项热带草原的食肉动物难以适应美国黄石公园的环境。]Thankyouforwatching!
本文标题: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 第3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396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