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单元整合一二一、法国大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1.18世纪末,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蓬勃发展,商业贸易持续繁荣。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受到旧的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尤其是封建国家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使农民非常贫困,导致法国工业品的国内市场比较狭小。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已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2.革命前的法国仍保持着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第一、第二等级是封建特权等级,享有免税权。第三等级是被统治阶级,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承担者,他们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阶级矛盾最终体现在特权等级与第三等级的冲突上,并逐渐白热化。一二3.18世纪规模空前的思想启蒙运动,深刻揭露和批判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广泛传播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等思想,为即将开始的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舆论准备。4.在革命形势成熟的背景下,政府的财政危机加速了革命的爆发。一二二、法兰西共和体制确立的过程1.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群众为反对以国王为首的特权等级举行武装起义,攻占巴士底狱,开始法国大革命。2.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1789年7月至1792年8月)(1)代表阶级: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2)主要贡献:颁布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制定了《1791年宪法》,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3)结束:1792年八月起义,推翻了波旁王朝,结束了君主立宪派的统治。一二3.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1792年9月至1804年)(1)吉伦特派执政期间(1792年8月至1793年6月):①开始:八月起义后,吉伦特派控制了立法议会,并掌握行政大权。②代表阶级: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③主要贡献:1792年9月召开国民公会,废除王权,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处死路易十六,法国民主力量取得决定性胜利。④结束:1793年5月底到6月初,巴黎人民发动第三次武装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的统治。一二(2)雅各宾派专政阶段(1793年6月至1794年7月):①开始:巴黎人民发动第三次武装起义,把雅各宾派推上专政宝座。②代表阶级:资产阶级民主派。③主要贡献:采取一系列措施打击反革命,保障人民的利益,维护革命成果,扭转了国内外紧张局势。④结束:1794年7月,“热月政变”使雅各宾派统治被推翻,法国大革命高潮过去。一二(3)热月党人统治时期(1794年7月至1799年11月):①开始:1794年7月,“热月政变”。②代表阶级: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③主要活动:恢复和建立资产阶级正常的政治和经济秩序,尽力保护革命成果,维护共和制度;通过1795年宪法,建立督政府。④结束: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4)执政府统治时期(1799年11月至1804年5月):1799年11月,拿破仑在巴黎发动雾月政变,成立执政府,自任第一执政,后改为终身执政。一二4.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1804年至1814年3月)(1)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2)1804年,颁布《民法典》。(3)不断取得与反法联盟战争的胜利。5.复辟的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1814年至1830年7月)。6.七月王朝统治时期(1830年7月至1848年2月)(1)建立:1830年巴黎人民发动七月革命,推翻封建的波旁王朝,建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权。(2)代表阶级:代表资产阶级中金融贵族的利益。(3)1848年2月,巴黎人民起义,七月王朝土崩瓦解。一二7.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时期(1848年2月至1852年11月)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胜利后,在新成立的临时政府中,资产阶级共和派占据统治地位,临时政府宣布实行共和政体;不久,资产阶级共和派通过了第二共和国宪法。8.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1852年11月至1870年9月)(1)建立:1852年底,路易·波拿巴登基称帝。(2)废除:1870年9月,迫于人民起义的压力,资产阶级宣布废除帝制。一二9.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1870年9月至1940年6月)(1)建立:1870年9月,资产阶级宣布恢复共和国。(2)确立:①1875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制。②1879年,资产阶级共和制在法兰西最终确立。(3)灭亡:1940年6月,面对德国法西斯的进攻,法国投降,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灭亡。
本文标题:2019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单元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523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