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单元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第一单元核心素养任务群学习目标1.理解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2.理解诗歌凝练的语言及其所表达的情感。3.掌握象征手法及其作用。主题时文奋斗是最好的青春宣言哲人卡莱尔说:“奋斗停止,生命也就停止了。”近段时间以来,“积极废人”“佛系青年”“隐形贫困人口”等网络流行语成为青年人自我标榜的符号。有人说这是青年群体中正在流行一股自嘲、颓废、丧气、焦虑的情绪,许多人成了这种情绪的感染者。80后、90后曾被称为“垮掉的一代”,可这些年来,经历了诸多大事件,人们也从中看到80后、90后的担当与责任,早已改变之前的看法。在担当和责任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在面对新的压力时,亦会有乐观的态度和勇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如今的青年人正处在人生的上升期,生活在纷繁多变、加速发展的社会,就业压力大,肩上责任重,房子车子还需些时日,难免有些急躁、焦虑不安。这些困难就像成长路上的“石头”,青年人若能积极面对,这些“石头”就会成为成长的助推器;如果消极懈怠,就成了绊脚石。每一代人都有属于那一代人的磨难与坎坷,每一代人也都有属于那一代人的归宿和寄托。不变的是,每一代人都要承担起属于他们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唯有不断奋斗、向上,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作为青年一代,正值奋斗的大好年龄,最应该摒弃消极亚文化,用奋斗、努力、担当去谱写自己的青春岁月。奋斗是人生的底色。前方路途遥远,道路不时荆棘,但也有无限美景。“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车尔尼雪夫斯基如是说。人的一生,最美好的时期,莫过于青春时代。拥有梦想、肩扛责任,在筑梦的路上奋力而行,不失为一种幸福。遇到挫折、面对困难,去跑步、健身,流一身的汗释放压力;去学画、唱歌,用艺术去缓解内心的焦虑……而后努力工作,拼搏奉献。天底下没有白流的汗水与泪水,有些收获并不是通过金钱可以衡量的。在人生阅历的增长以及经验的积累后,褪去稚嫩,走向成熟。心智也更加健康,更加向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中的谆谆话语,正是青年一代的前进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动力。青年一代那些莫名的迷茫,那些责任衍生的焦虑,都会随梦想与奋斗慢慢化解。他们也终将成为能够实现梦想、担当责任、成就自我的新时代青年。国学经典1.原文: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解读:孔子的这句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指爱一切人。但本句中所说的“爱人”则非此意。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统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治国方略的,因而颇具尖锐性。2.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解读: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其教育都是为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诗海拾贝江头四咏·丁香[唐]杜甫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赏析】杜甫由于曾逢安史之乱,空怀壮志,无处抒发,便借柔软的丁香咏志,暗抒家国情怀。诗人特有的浪漫情怀,使他见到任何美丽的事物,都有着不同凡人的温柔情思。全诗的意思是:“丁香很柔弱,结子又多,叶子和花都漂亮,但这是素色中的美丽,却不是妖艳。把丁香种在房子后面,是给有思想的人欣赏的。丁香早晚像兰麝一样发出芳香,却不必想自己会被磨成粉末。”诗人认为丁香花柔弱的枝条互相纠结缠绕,宛若一层花垫,有支撑他人的崇高品德,令人感动,动人遐思。一个柔弱美丽的生物,以自己的特质,完成自我。虽然自我的最后,恐怕是粉身碎骨。杜甫写这首诗,思想是积极的。他用白描的手法,如叙家常一般,虽朴素无华,平淡无奇,却把柔弱的丁香蕴含的坚强的特性,讲得明明白白。可是谁能理解一个伏枥的老骥空空的悲切?文学常识一、作者档案档案(一)【简历】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撰写《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49年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曾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78年6月12日,因病长期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作品】《女神》《天狗》《天上的街市》等档案(二)【简历】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字友三,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作品】《红烛》《七子之歌》《死水》等档案(三)【简历】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38军114师文工队队员,后加朝鲜战事,负伤致残,转入河北省荣军学校教书。1955年赴青海参加大西北开发,任青海省文联《青海湖》杂志编辑。1957年被划为右派。1979年重返文坛,任青海省作协副主席、荣誉主席,青海省文联第三、四届委员,青海省第六届政协委员、第七届政协常委。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作品】《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昌耀四十年诗作精品》《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昌耀的诗》等档案(四)【简历】珀西·比希·雪莱(Percy·Bysshe·Shelley,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WilliamWordsworth曾称其为“Oneofthebestartistsofusall”,同时期的拜伦称其为“WithoutexceptionthebestandleastselfishmanIeverknew”,更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其一生见识广泛,不仅是柏拉图主义者,更是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创作的诗歌节奏明快,积极向上。雪莱短暂的一生也正像他的诗歌展现的那样,虽然屡遭挫折,身处逆境,却仍能正直刚强,勇敢前行【作品】《麦布女王》《伊斯兰的起义》《致英国人民》《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云》《致云雀》《西风颂》等二、背景链接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10月间,当时整个社会受“五四”时代社会思潮“劳工神圣”的巨大影响,诗人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由衷地赞美和颂扬劳动和工农大众。2.《红烛》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先是专心作画,已初有成就。然而,仍念念不忘对文学的深情,加上寂寞的异国生活和销魂的思乡之情,激发了他的创作冲动,产生出大量的爱国诗篇。1923年,闻一多第一部诗集《红烛》经郭沫若、成仿吾介绍,由泰东书局出版。《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大学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它的内容丰富广泛,既反映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的思想情绪,更表现了诗人希望献身艺术、报效祖国的理想;既反映了诗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失望和愤恨,更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思乡之情;同时,既有对爱情、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也有感到前途渺茫的感伤和哀怨。诗集《红烛》不但以浓烈的色彩独树一帜,而且还以丰富的想象、精练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3.《峨日朵雪峰之侧》这首诗写于1962年,其时作者身处的环境稍显冷寂与沉闷,作者用一颗冷静的心审视时代与自身,故短诗《峨日朵雪峰之侧》定格了他所有诗歌的情绪基调和精神向度,是他生命精神质量的承载,更是他对生命本质强力的确认。4.《致云雀》这首诗写于1820年夏季的一个黄昏,雪莱在莱杭郊野散步时听到云雀鸣叫有感而作。第一节写的似乎就是诗人当时的强烈感受和最初反应,其余各节全都是由此生发出来的。三、作者逸事从到武汉大学开始,闻一多开始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他从唐诗开始,继而上溯,由汉魏六朝诗到《楚辞》《诗经》,由《庄子》而《周易》,由古代神话而史前文学,同时对古文字学、音韵学、民俗学也下了惊人的功夫,涉猎之广,研究之深,成果之丰,郭沫若叹为“不仅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闻一多的夫人说,闻一多有时候半夜里睡着觉忽然坐起来,夫人醒了忙问“怎么了”,他说“我想起来了,我想起来那一个字,那个字应该怎么考证”。自从来到蒙自后,闻一多就一直埋头于古代文化典籍的研究,“除了吃饭上课之外,难得下楼一次”。郑天挺回忆说:“我和闻先生是邻屋,闻先生十分用功,除上课外轻易不出门。饭后大家去散步,闻先生总不去,我劝他说何妨一下楼呢,大家笑了起来,于是成了闻先生的一个典故,一个雅号——‘何妨一下楼主人’,犹之古人不窥园一样,是形容他的读书专精。”后来文学院迁回昆明,罗庸在一次学术讲演会上讲起这件事,结果“何妨一下楼主人”这个雅号传遍整个校园。闻一多先生在西南联大开设了“诗经”“楚辞”“周易”“尔雅”等近十门课。“诗经”和“唐诗”最受学生欢迎。他讲课极为生动,介绍诗歌的时代背景如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诗人生平如讲自己熟识朋友的趣事逸闻,分析内容形式又如诗人在谈自己的创作体会。闻一多讲唐诗是联大叫座的课。如果说朱自清沉静似水,闻一多则热烈如火。他原来就是诗人,对唐诗的理解,其见解和感受有别于其他学者。闻一多最赞赏五言绝句,认为五言绝句是唐诗中的精品,二十个字就是二十个仙人,容不得一个滥竽充数。汪曾祺说:“能够像闻一多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因为闻先生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而且对西方美术十分了解,因此能将诗与画联系起来讲解,给学生开辟了一个新境界。”他讲唐诗,不蹈袭前人一语。讲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一起讲,特别讲到“点画派”。中国用比较文学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2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课件 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10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