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2课*木假山记专题三杂记1.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木假山记》2.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六国论》3.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苏辙《武昌九曲亭记》4.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权书上》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一、字词积累1.字音蘖.(niè)殇.(shāng)拱.(gǒng)啮.(niè)食(fén)樵.(qiáo)夫薪.(xīn)踞肆.(sì)岌.(jí)然··2.一词多义(1)数①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礼、乐、射、御、书、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_________________④数.吕师孟叔侄为逆_________________⑤数.遗魏王及公子书____________名词,气数,非人力所控制的偶然因素名词,六艺之一,算术动词,计算,查点动词,列举罪状副词,屡次副词,只,仅仅名词,同一类的人名词,被罚服劳役的人副词,白白地(2)徒①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_________________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__________________③秦令少府章邯免郦山徒.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_________________(3)肆①予见中峰魁岸踞肆.___________________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____________③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____________④开荒地,使民肆.力于农事____________形容词,指仪态自然动词,延伸名词,店铺动词,尽动词,砍伐动词,征讨,攻打动词,夸耀名词,功劳,功业(4)伐①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_____________②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_________________③每一令出,平伐.其功_____________④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_________________(5)其①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______________②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___________③且其.蘖而不殇,拱而不夭____________④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_____________指示代词,那副词,其中代词,它代词,自己3.词类活用①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而不为人所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木之生,或蘖.而殇_____________________名词活用作动词,伐而为薪名词活用作动词,取材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叹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避免名词作动词,成为蘖4.古今异义①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古义:______今义:表示另提一事。②强之以为..山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认为。到。把……当作。③魁岸踞肆,意气..端重古义:______今义: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④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未开化的人。神情。村野之人。5.文言句式(1)__________①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为……所”表被动)②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为”表被动)③则为人之所材(“为……所”表被动)④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为……所”表被动)(2)__________强之以(之)为山被动句省略句二、文学常识1.走近作者见“专题二《名二子说》”2.写作背景苏洵的散文纵横捭阖,老练深奥,既有《战国策》的雄放,又兼《韩非子》的峭劲,为宋代文坛开了生面。他写文章力求“务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踪”(曾巩《苏明允哀辞》),不抄袭旧说,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苏洵的家中有一木雕的假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木假山记》就是由此生发感慨而作的。他从木假山联想到树木的遭际,又由此而联想到当时的社会情状,“疑其有数存乎其间”。本文是一篇绝妙的散文,全文托物寓意,小中见大,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摧残,赞美了一种巍然自立、刚直不阿的精神。3.相关知识苏洵之文,以奇崛出名。这篇《木假山记》,不但记下了天下奇物木假山,还自况言志,倾吐了胸中一段奇思。我国自汉代以来,园林中已造假山,魏晋以后,又有假山清供,置于几案之上,以供赏玩。到唐宋时期,欣赏假山的风气已经很盛。但假山之料多是山石,以木为山者,并不多见。苏洵的木假山,实为审美发现一奇,自此以后,又开创了木假山清供的新领域。据苏轼《木山并叙》和梅尧臣、苏辙木山诗得知,这木假山是苏洵在家乡时,用“貂裘”从一位“溪叟”那里换来的,木质为楠木,“雨侵藓涩得石瘦”,形成逼真的三山。苏洵得之,因“为之记与诗”(诗已佚)。苏家对此木假山与五峰木假山,“益奇”。苏轼、苏辙嘱其子带回老家,并把三苏及梅之诗文“并刻之其侧”,珍藏于家。对于这世间少见的木假山,老苏没像后来梅尧臣和二苏那样,只是赏其审美形象,而是由假山的生成自况身世,谈成才之难。作者指出,树木的一生是多灾多难的:有的苗殇,有的夭折,有的被风拔水漂,有的虽然长成栋梁之材,仍有斧凿刀锯之患。只有极少数幸运者,经“漂沉汩没”“激射啮食”,形成木假山,又被具有审美慧眼的人拾去,清供于几案间,成为艺术珍品。这足见成才之难。这只是谈木假山的经历吗?不,其中显然有作者的身世之感。老泉少年不学,壮复发愤,其于成才,甚费周折,有如木不夭折而成栋梁。其后困益甚,甚似风拔水漂不破不腐者。在写作上,尽烧昔所为文,又读圣贤书七八年,勤学苦练,终于成为著名古文家。这又很像湍沙“激射啮食”而成“文”山。晚年同二子知遇于文坛领袖欧阳修,并父子三人各成一家,这不很像木假山的命运吗?这些显然是自况身世的。我国古代的审美快乐,有悦目(身)、赏心、畅神、乐志、悟理诸境界。梅尧臣和二苏咏假山诗,多是前三个境界,而老苏之记,则侧重后两个境界,文章第一段的身世自况,正是乐志之言,有磨难,有幸运,有苦也有甜,而人木之间水乳交融,人之志是通过木的经历体现出来的,这就比别人的抽象言志更胜一筹。第二、三段则面对三峰,赏其风骨,悟人生哲理:作者见中峰魁伟稳健,意气端重,若有以气势服其旁二峰;旁边二峰也庄重坚实,峭拔峻立,凛然不可侵犯。它们在形、势上虽服于中峰,而巍然独立,决无逢迎依附之意。作者面对三峰肃然起敬,很有感慨。而感慨什么,却未明说。文章至此,戛然而止。这正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思考的广阔空间。作者从三峰矗立中悟到了什么人生哲理呢?作者也许悟到的是在社会生活中做人的原则和应有的品格。从全文看,这木假山不是废木,不是栋梁,而是大自然造就的艺术品。三峰的人格化,似当指文艺人才。一个出色的文艺人才,应具备什么品格呢?应是风骨凛然,独树一峰,为文艺天地做出创造性的贡献。一个人应善于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但在艺术创作上,却不可人云亦云,做没出息的附庸;而应从天地吸取营养,在社会中经受锻炼,塑造出自己的一峰,那才能使文艺天地千峰竞秀、万壑争流,创造出一个美不胜收的艺术天地。文艺史上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作家、艺术家,都是自成一峰、各具面目、绝不雷同的,作者也许在寓指自己和二子的关系,这是很有可能的。从全文思路上看,前面是自况身世,后面很可能是自比品格。作者说“予家有三峰”,虽然是实指木假山,但从“予家”二字,不也可使人想到他是在寓指父子三“文山”吗?苏轼三子迈、迨、过,苏辙二子千乘、千能,不也与那“益奇”的五峰木假山有相似之处吗?难怪二苏在三十年后写诗作序,让千乘、千能亲自把五峰木假山送回老家,与三峰木假山放在一起,那其中不也有继承父志、弘扬家风、望子成才之意吗?梅尧臣当年,在看到木假山和老苏之记时,似乎也看出了有自比父子三人品格之意,故写诗道:“唯存坚骨蛟龙锼,形如三山中雄酋。左右两峰相挟翊,尊奉君长无慢尤。”这里的“尊君”,泛指封建社会的君臣常理;而那“奉长”,不也可使人想到二苏对老苏的孝敬之情吗?所以我们说,三峰寓指父子三人品格,是很有可能的。但老苏与梅尧臣看法却不同。在老苏看来,就是父子三人,也应三峰各自矗立。做父亲的育子成才,在形、势上自高于二子,是无可非议的(不论三苏总的成就,单就所写木假山诗文,老苏确高于二苏,也高于梅尧臣),但他却不希望二子做他的附庸,而希望他们各自成为独立的一峰,有自己的独创。文学史证明,老苏的育子之法是高明的,大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宋代第一大家,正是老苏独立“造峰”的结果。借木假山而谈一个人要有独立的人格,要有独创的人生价值,这正是老苏此记不落常套的奇崛之思。一、结构图解木假山记不幸中的最幸者人才遭压制吾家木假山有数存乎其间社会现实不可违木假山之二峰庄栗刻峭,岌然无阿附意独立人格二、内容研读1.作者在文中写树木的遭际,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那么作者的真实目的是什么?试分析。[明确]作者以极其复杂的心情来写树木的遭际,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文章字面上是写树木,其实字字句句都在写人。作者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在当时的社会,作者和广大知识分子的命运有类于此。在那个人才受到压制的社会,不知有多少知识分子处在厄运之中,有多少有用之人被无端毁掉。偶尔有一个人被“好事者”看中了,取用了,“强之以为山”,但也是被用来做成木假山式的装饰品,供人装饰其门面。作者借写树木的遭遇,写出了知识分子的遭遇。他把当时知识分子的命运,借着树木的命运写了出来,较之直写人的遭遇更为自然,更为感人。作者由家中的木假山的三峰,“疑其有数存乎其间”,继而又推想开去,揭示出“则其理似不偶然也”,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批判力度。清代学者沈德潜评论这篇文章时说:“前以不幸归本‘数’字,后从‘数’字转出‘理’字,极变幻中自成章法。”这话说得极为准确。2.本文最后一段“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作者“爱之”“敬之”的原因是什么?[明确]在当时弊病多端的社会中,“天数”是难以改变的,但作为一个人,能够保持自己的品格是很重要的。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由写树木的遭遇,转向写木假山,借写木假山山峰的品格来写人的品格,表达了自己对高尚情操的追求。木假山放在高雅的场所,供人们赏玩,作者所赞赏的并不是它的端庄峭拔,而是木假山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作者“爱之”“敬之”,不仅是因为它的匠心独运的雕刻艺术,而更在于爱山的中峰的“魁岸踞肆,意气端重”,爱其旁之二峰的“庄栗刻峭,凛乎不可犯”,这是一种傲岸不屈精神的体现。作者特别强调旁之二峰,作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中的一部分,其势是“服于中峰”的,然而却有自己独立的品格,“岌然无阿附意”,表现出不卑不亢的姿态、精神。这正是作者“爱之”“敬之”的原因。他们所表现出的高尚品格,也可以说是作者自己的思想品格的写照。3.比较第一、二两段文字的异同,说说为什么第二段的很多内容在第一段已经写过却没有重复之感。[明确]相同之处是:两段文字都写了树木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遭遇,都写到了“蘖而殇”“拱而夭”“任为栋梁则伐”“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为人之所材”“樵夫野人所薪”等。不同之处是:第一段是就树木的普遍遭遇写的,并且是从两个方面来历数的,一方面是幸运者,另一方面是不幸者;第二段是针对家中的木假山来说的,这是一个幸运者,所以在历数它的经历时,是从幸运者的角度去写的,所以貌似相同,实无重复之感。三、主旨归纳本文在咏木假山的背后蕴含着作者对人才问题的深沉的感喟与思考,树木的坎坷遭际实际上是隐喻当时社会上人才遭受到的压抑与摧残。表现了苏氏父子凛然不屈、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三 杂记 第2课 木假山记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81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