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单元抨击时弊忧思家国第2课大连丸上第一单元抨击时弊忧思家国古意李颀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①。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②。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③。第一单元抨击时弊忧思家国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④。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⑤。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⑥。第一单元抨击时弊忧思家国【注】①事长征:指从军。幽燕:幽,是幽州;燕(yān),古国名,古时游侠多在这一带出没。②七尺:泛指一般成年男子的高度,多用来代指成年男子。③猬毛磔(zhé):猬,刺猬。毛磔,毛纷纷张开,此处喻威武。④黄云:比喻云色昏暗。陇底,即陇阪,今甘肃陇山。⑤小妇:少妇。解:懂得,此指擅长。⑥羌:古代西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第一单元抨击时弊忧思家国【赏析】这是一首边塞诗。诗先描写远征驻守边疆的男儿,豪侠勇猛,忠于职守,具有终身报国的豪情。但后来听到辽东少妇的笛声,思乡之情也不禁袭上心头。本诗气势雄豪奔放,基调慷慨激昂,结尾虽略带苍凉,但苍凉中显出悲壮。作品通过有特色的动作描写,来突出战士以身许国的豪情,刻画他们的英雄形象。【思考】本诗的风格特点怎样?一、字音辨识1.单音字嗅.觉(xiù)舷.板(xián)顶撞.(zhuànɡ)警察署.(shǔ)起锚.(máo)蠕.活(rú)铰.咬(jiǎo)2.多音字假长假.(jià)假.如(jiǎ)中中.型(zhōnɡ)中.标(zhònɡ)二、字形辨认拢lǒnɡ(围拢)胧lónɡ(朦胧)珑lónɡ(玲珑)舱cānɡ(船舱)伧chen(寒伧)苍cānɡ(苍白)舷xián(船舷)弦xuán(弓弦)炫xuàn(炫耀)摊tān(摊开)滩tān(沙滩)瘫tān(瘫痪)三、词语辨析1.激荡·动荡“激荡”,受到冲击而动荡,引申为不平凡。“动荡”,比喻情况或局势不安定,不稳定。例:两个多小时的《建国大业》,反映了许多____________岁月中的人物的命运,表现了或浪漫或慷慨或____________或悲壮的故事和传说。动荡激荡2.检视·注视“检视”,检验查看。“注视”,集中注意力看。例:“神九”发射工作舱内,工作人员最后____________机器设备。而全国观众____________着电视荧屏,观看发射直播。检视注视四、词语释义①约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抚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蠕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迷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无边无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急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制管束使不超越范围。用手轻轻摩挲。慢慢地活动。对某一事物过度爱好而难以舍弃。形容范围极为广阔。碰到不称心的事情易于激动。1.走近作者萧军(1907—1988),原名刘鸿霖,生于辽宁义县。笔名三郎、田军等。1933年与萧红两人出版了第一部小说、散文合集《跋涉》。1935年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1951年调至北京市“文物组”当文物研究员,不久专门从事写作。他先后编写了《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注释了萧红、鲁迅给他的信。出版了自传《我的童年》。2.写作背景《大连丸上》作于1935年,由于家乡被日寇占领,人民遭受着苦难,自己也随时随地都可能遇到危险,于是和爱人不得不离开故土,辗转到青岛和上海。文章真实地记述了自己与爱人当初乘“大连丸”号轮船离开东北故乡时,在船上遭受汉奸盘查刁难、险遭不测的经历,写出了沦陷区人民的屈辱和愤怒,揭露了汉奸走狗的奸诈无耻,表达了对敌人的无比憎恨和对祖国的强烈热爱。【点拨】盘问的内容可分为去向、来处、职业、关系人的姓名、年龄、籍贯、亲属、证明材料等等,可谓详细。其目的就是想千方百计地找出“我”的破绽,从而对“我”施以其他方式的刁难,充满着奸诈而凶狠的意味。尽管如此,从“我”的简短而有力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我”的从容不迫,有备而来。1.在文章的“盘问”这一部分当中,“盘问”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目的?“我”的回答则显示了“我”的什么心态?2.“我”的内心深处其实是有一种满腔的爱国之情,从哪里可体现出来?【点拨】通过“我”与汉奸走狗针锋相对的对峙体现出来。在对峙过程中,表面上看,汉奸走狗气势汹汹,横行无忌,似乎是“强者”;而“我”处处被压制,受欺凌,被百般刁难,似乎是弱者,但实际上,“我”在精神上、情感上则对汉奸走狗构成了一种“威压”之势,内心充实,无所畏惧,蔑视奸恶,从容应对。具体体现在:①对话当中,从容镇静,对答如流,表面上被迫应付,但决不示弱乞怜,镇静、有骨气。②行动上,不卑不亢,敌人耍尽手段,自己则抱定宗旨,令汉奸无可奈何。③到达“祖国”后,则将压抑的情感,尽情地喷发宣泄出来。3.文中有几次写到自己的妻子?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点拨】文中共五次写到妻子。第一次“妻的脸色白白地,病后的眼睛更显得扩大和不安”,通过神态描写刻画妻子面对敌人的盘查的惊讶和不安。第二次“妻的眼睛更扩大了……”,进一步写出了妻子的惶恐。第三次“妻这面询问的人已经走开,她正在扒着舷板的圆窗,样子像在看海”,更突出了妻子的孤独与无奈。第四次写“妻望望我,我望望她,谁也不说什么……”,表达了对黑暗的痛恨和对未来的向往。最后一次当“我”说出要反抗时,妻子表现出极度的不安。文中作者不断地写妻子病后的情景,与残暴的敌人形成鲜明的对比,更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4.第二部分的“搜查”与第一部分的“盘问”,作者在写作时有何不同?【点拨】汉奸们仔细检查了“我”的所有物品,甚至一页页的白纸,尽着他们作为日本侵略者的“忠实而仔细的狗”的责任。不同于上一部分的是,这部分内容中对话很少了,而是以叙述为主,间或夹杂着一点议论,将汉奸们的无耻丑态作进一步的刻画,将自己和爱人的烦闷、绝望、无奈、痛苦和憎恨的复杂感情与心态写到极致。最后的“我”吃苹果和汉奸们一无所获后离开时的“在频频回着头,好像迷恋着我一般”的情态,更是写出了“我”的轻蔑和汉奸们的心有不甘,极具讽刺意味。《大连丸上》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来刻画汉奸走狗的本性,请找出并加以说明。【各抒己见】♣“怎么是‘大概’呢?他的眼睛一向是细着的,现在圆起来了。脸上的肉一向是皱折着的,现在是铅一般地平展开;他身后的人们也同样睁好他们不同形的眼睛——我还看到了挂着枪的,用手去抚摸他们的枪;手里有棍棒的,也颠动了两颠动……”这段话运用了肖像描写、行动描写的手法,流露出“我”对走狗的憎恨与厌恶的思想感情。♣“他的手伸在我的眼前了。——那是一只肥厚的、有点凶残意味的手。”这句话运用了外貌描写的手法,突出“我”的厌恶之情。“末春的阳光和着风,愉快地从舷板上的圆孔窗投到舱内的席子上”,则运用了环境描写的手法,衬托出当时“我”的机智镇定。♣“记得当时我已经什么全绝望了,只要他把我带到‘水上警察署’,只要橡皮鞭子抽到我的身上,只要那煤油或辣椒水一注入我的鼻孔……便什么全完了!”这段文字运用了心理描写,与当时“我”的爽快、平静、勇敢形成反衬,同时也暗中刻画了敌人的残忍与刻毒。大连丸上一、写法归纳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多种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比如刻画汉奸、走狗时,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用环境描写衬托气氛,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内心等等,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二、技法指导1.多种描写手法可灵活综合运用。2.无论用哪些描写手法,都要为塑造人物典型形象服务,不能随意乱用。三、随堂练笔请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一个人物,注意突出其性格特征。(不少于80字)四、他山之石被汗水浸透了洗得发白的军衣,紧裹着他那健壮而匀称的身躯。他那白中透红的清秀的面孔,像涂了油彩似的闪闪发光。两条漆黑的、细长的眉毛,有力地向上扬,将到顶端时,才弯成形。一双像熟透了的葡萄一样又黑又大的眼睛,机灵地、警觉地扫视着充满汗味和传出鼾声的车厢。他的右手,很自然地伸到衣襟下面,汗湿的手掌,轻轻握着腰间的小手枪。萧军与萧红的爱情萧红因为反对包办婚姻而离家出走,无钱吃饭,她便去报社投稿,没想到事业和爱情双丰收。她与萧军共同完成了一部散文集,两人的爱情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两位文学青年将“小小红军”拆开,各取名为萧红和萧军后,他们的悲欢离合,文学上的成就,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没过多久,两人便就此天各一方。萧军去了延安继续革命,萧红为摆脱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她结识了文人端木蕻良并与之相爱,不久辗转到香港。还没等享受爱情的幸福光阴,疾病便夺去了“文学洛神”的生命。[适用话题]这则材料适用于“纯真的爱情”“志同道合”“人生之路”等话题作文中。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抨击时弊 忧思家国 第2课 大连丸上课件 语文版选修《中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8812 .html